魂断乌江,梦续汉宫

第21章 鸿门宴3

加入书架
书名:
魂断乌江,梦续汉宫
作者:
随风爱意
本章字数:
3368
更新时间:
2024-11-22

刘邦在韩信和张良的掩护下,逐渐靠近营外,逃脱的希望近在眼前。可是,范增的杀机不曾消退,他察觉到刘邦的意图后,立即命人封锁营地出口,并亲自带领一队精锐士兵,企图截住刘邦一行人。项羽见状虽未立即下令追击,但他的神情已透露出迟疑与不满。

此时,刘邦心中非常清楚:如果在营外遭遇范增的追兵,必然凶多吉少。韩信在营外布置的精兵已做好准备,一名亲信飞马至刘邦身边,低声说道:“我们的人马已在东侧准备接应,请速往此方向脱逃。”刘邦不敢耽搁,连忙示意韩信带路,一行人沿着东侧的小路快速移动。

范增虽全力追击,但营地内部的混乱为刘邦赢得了宝贵的时间。韩信安排的精兵不仅制造了烟火扰乱,还趁乱劫走了部分物资,引得项羽的士兵一时间疲于奔命,难以集中力量围剿刘邦。范增虽怒不可遏,但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混乱,也只能命人先行平息,以免形势进一步失控。

刘邦带领随从奔至营地东侧时,汉军已在此布下阵势。韩信赶紧安排了一支骑兵,快速将刘邦护送至安全区域。他双手抱拳,低声说道:“刘侯,危机虽暂解,但切勿掉以轻心。范增仍可能派追兵至此,我们需尽快远离项羽大营。”刘邦对韩信的机智与忠诚深表感谢,立刻命人传令,加快速度撤退。

然而,事情并未完全结束。范增的精锐部队很快追至东侧,韩信判断出他们的行动路线,立即安排精兵进行阻击战。范增的兵力虽强,但面对韩信的伏击,进攻速度大大减缓。韩信下令:“以游击战术扰乱敌军,不与其正面交锋,争取更多时间。”这支精兵训练有素,行动迅捷,每次发起短促袭击后迅速撤离,让范增的部队难以形成有效打击。

这场紧张的追逐战中,韩信的精妙战术展现得淋漓尽致。他清楚刘邦的队伍体力不支,需要更多时间逃脱,于是不断在各个小道设置障碍和伏兵,将范增的追兵逐步拖入迷宫般的地形中。刘邦一行人趁此机会,迅速向更为安全的地带撤离。

一路上,刘邦与樊哙低声交流,感慨道:“若非韩信之助,今日恐怕已命丧此地。”张良也颇为感叹:“韩将军真乃用兵如神,此人若得大用,天下必有可为。”刘邦点头同意,暗下决心:若能日后立足,定要重用韩信,以报今日之恩。

范增眼看追击不成,心中怒火中烧。他返回项羽大营,向项羽抱怨道:“刘邦诡诈多端,”项羽闻言,面色凝重,半晌不语。范增继续道:“此人不除,日后必成祸患!大王切勿妇人之仁!”

而在远离大营的树林中,刘邦和韩信暂时会合。韩信向刘邦简要汇报了营外的形势,并叮嘱道:“此次脱险并非完全胜利,项羽必不会轻易罢休。刘侯须迅速回营整军,伺机而动。”刘邦深以为然,韩信此时心中也有万般感慨。在这场波诡云谲的权谋博弈中,他不仅要自保,更要在乱局中找到一线生机。

刘邦在脱离险境后,率部迅速返回自已控制的地区。他立即召集诸将,准备应对项羽可能的下一步行动。在这次脱险中,韩信的谋划和机智让刘邦的危机得以化解。韩信的谋略和胆识,不仅在鸿门宴上得以充分展现,也使得刘邦看到了未来争雄的曙光。

鸿门宴后,刘邦安全返回自已的营地,深知此次脱险虽然侥幸,但项羽和范增必不会善罢甘休。此刻,刘邦心中开始酝酿反击之计,他召集诸将,商议如何应对项羽的进逼。张良、樊哙等人各抒已见,纷纷献策,但刘邦始终未露声色,似乎在等待更为深远的布局。

数日后,项羽派使者前来试探,声称只是鸿门宴的误会,并邀刘邦再次会面共议大业。刘邦暗笑项羽的伎俩,表面上满口答应,安排使者回去传达自已的“诚意”。实际上,他已暗中派人加强防备,严密监视项羽大军的动向,张良与韩信及刘邦交换了鸿门宴后的看法。韩信直言道:“项羽刚愎自用,难成大器。韩信缓缓道出他的想法:“目前项羽大军虽强,但其主力多集中于攻城略地,疲于奔波。若能利用项羽内外皆敌之局势,招揽天下有志之士,并以坚守之势逼其分兵,便可一举击溃。”张良思索片刻,赞同韩信的思路,认为此举既可消耗项羽军力,又能为刘邦赢得时间和地利之势。刘邦听后十分振奋。他意识到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于是当即下令,各地守将暂时避战守城,将项羽的主力引向外围,同时分派人马积极招揽有志之士,增强自已的军力。

刘邦还通过使者四处传递“义军不屑内斗,只愿共除暴秦余孽”的消息,以此争取民心,使得项羽的声望逐渐被削弱。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