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断乌江,梦续汉宫

第37章 汉朝建立

加入书架
书名:
魂断乌江,梦续汉宫
作者:
随风爱意
本章字数:
5110
更新时间:
2024-11-22

然而,在用人方面,这种重情重义却也成为了你的弱点。你往往根据个人情感来判断一个人是否可用,而不是看他们的才能。

陈平在你麾下却得不到重用,他的智谋未能在你这里得到施展的机会,最终他们都转投刘邦,成为了你强大的对手。

在垓下之败后,你逃至乌江畔,本有机会渡江回到江东。

江东之地,还有百姓对你的支持,还有资源可供你东山再起。

可你却因为觉得无颜见江东父老,放不下自已的尊严和名声,选择了自刎。

你的这种选择,让我既敬佩又惋惜。敬佩的是你对自已尊严的坚守,惋惜的是你放弃了最后的希望。

你太在意自已在世人眼中的形象,太执着于自已的名声,却不知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时候为了更大的目标,需要放下一些个人的荣辱。

项羽,你的一生是如此波澜壮阔,你的性格塑造了你,也毁灭了你。你是英雄,是霸王,即使在失败的那一刻,你的光辉也未曾黯淡。但你的性格缺陷却如同命运的诅咒,让你在历史的舞台上过早地谢幕。韩信拿起身边的酒坛,倒了三碗直接泼洒在项羽的墓碑前,拿着酒坛直接豪饮起来,而后摔碎酒坛扬长而去。

楚军的俘虏,韩信没有进行屠杀。对属下吩咐道:“他们也是为了自已的信念而战的勇士。将他们分散编入汉军军队,有不愿者让他们解甲归田。希望这场战争的伤痛能够尽快平息,希望百姓能够重新过上安宁的生活。

乌江之战,是我军事生涯的巅峰,也是我命运的转折点。它让我成为了名震天下的英雄,也让我陷入了无尽的政治漩涡。

我时常在深夜梦回乌江,看到项羽那决绝的眼神,听到战场上的厮杀声。那是一段无法忘却的历史,是我心中永远的烙印。

垓下之战后,项羽败亡。刘邦的营帐中,气氛凝重又带着几分欣喜。

“项羽已败,楚地当速平。” 刘邦看向众将,目光坚定。

韩信出列,抱拳道:“陛下,臣愿领一军,前往楚地,定不辱使命。”

刘邦微微点头:“有你出马,朕放心。韩将军,此次楚地事宜,全赖你了。”

韩信领命而去,大军迅速开拔。楚地陆续被平定,消息不断传回。

公元前 202 年 1 月,刘邦正式称帝。朝堂之上,一片热闹景象。

刘邦大声道:“朕能有今日,众卿功不可没。尤其韩将军,垓下之战,功在千秋。朕封你为楚王。”

韩信赶忙跪地:“谢陛下隆恩。臣定当为陛下守好楚地。”

刘邦微笑着扶起韩信:“朕信你。楚地百姓,也需你这样的贤才治理。”

随着江山逐渐稳定,一天夜晚刘邦屏退身边所有的侍卫,独自走到大殿上,刘邦坐在御座上。御座由珍贵的檀木雕刻而成,其上镶嵌着璀璨的宝石,在昏暗的宫殿中散发着幽幽的冷光。周围的空气仿佛都凝结着一种沉重的氛围,每一丝气息都像是带着铅块,沉甸甸地压在人心上。此时的他,江山社稷已然在握,天下初定,百姓们逐渐从战乱中恢复生机,田野里又有了劳作的身影,集市也开始热闹起来,一切似乎都在向着繁荣稳定发展。可是内心却依旧被无尽的不安所笼罩,宛如置身于一片迷雾弥漫的沼泽,越挣扎陷得越深。

刘邦缓缓抬起头,望向那华丽却又空旷的宫殿。殿中的立柱粗壮而高耸,其上雕刻着精美的龙凤图案,彰显着皇家的威严。墙壁上挂着一幅幅巨大的织锦,色彩斑斓却在此时显得有些阴森。

他的目光穿过空旷的殿堂,思绪飘回到了往昔。他想起了与项羽并肩作战反抗暴秦的日子,那时他们是盟友,是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奋斗的兄弟。在那烽火连天的岁月里,他们一同冲锋陷阵,面对秦军的刀枪剑戟,毫无畏惧。项羽的霸王枪所到之处,秦军如麦秆般倒下,而他刘邦,也带着自已的人马奋勇杀敌。他们在营帐中一起商讨战略,大碗喝酒,大块吃肉,那爽朗的笑声仿佛还在耳边回荡。

然而,时光流转,一切都已改变。他从项羽手中夺得了这天下,可这过程中的种种权谋与争斗,就像一道道无法愈合的伤口,时刻刺痛着他的良心。

他想起在楚汉相争的那些年,为了获取情报,他曾派人潜伏在项羽身边,用计离间项羽与其麾下的关系。

那些被他利用的人,眼中的绝望和愤怒,如同夜枭的叫声,在他的灵魂深处萦绕。每一次的阴谋算计,都像是在自已的荣誉之墙上划下一道深深的痕迹,让他原本纯净的初心变得斑驳不堪。

在江山初稳之时,刘邦对一些臣子的举动就已开始留意。

江山初稳,刘邦已对臣子起疑。彭越在封地掌控军队,与旧部往来密切,刘邦派人探听。英布扩充军备、积极施政,刘邦虽未明言,却暗自猜忌。

他深知自已的江山得来并不光彩,每一个夜晚,当他躺在床上,那用丝绸和锦缎铺就的床铺此时却如同荆棘之榻。那些曾经的画面就会在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

他仿佛又看到了鸿门宴上的剑拔弩张,项羽那英武却又带着一丝犹豫的面容,在烛火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清晰。项羽的眼神中有着对他的不屑,却又因那一丝贵族的仁慈而没有痛下杀手。还有范增那充满智谋却又无可奈何的眼神,范增多次举起玉玦暗示项羽动手,那眼中的急切和愤怒,就像燃烧的火焰。自已是在项羽的仁慈与疏忽下才得以逃脱,而后一步步走向权力的巅峰。

刘邦的手不自觉地握紧,那粗糙的手掌因用力而指节泛白。他害怕,害怕身边的旧臣们,那些曾经与他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们,会像他当年背叛项羽一样背叛自已。

他清楚地知道韩信那卓越的军事才能,韩信点兵,多多益善,这句传言就像一把锐利的剑刺在他的心头。是韩信在战场上的一次次胜利,才让他在楚汉战争中逐渐占据上风。

韩信排兵布阵,如神来之笔,无论是背水一战还是垓下之围,都展现出了非凡的军事天赋。可如今,韩信就像一把悬在他头顶的利剑,让他寝食难安。

韩信的威望在军中日益高涨,士兵们对他的敬重几乎不亚于对自已的。每当刘邦想到这里,心中就涌起一阵嫉妒与恐惧的混合情绪。

他看着那些士兵们望向韩信时眼中的狂热,那是一种对英雄的崇拜。

觉得韩信就像是一颗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一旦他有了异心,这好不容易得来的江山就会再次陷入动荡。

而且,他始终认为自已是从项羽手中抢来的天下,既然自已可以做到,又怎么能保证韩信不会有同样的想法呢?韩信年轻有为,军事才华横溢,他难道不会渴望那至高无上的权力吗?

这种不安已经深入到了他的骨髓,他开始派人暗中监视韩信的一举一动。他的密探们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他们伪装成各种身份,有的是街头的小贩,在韩信府邸附近摆摊叫卖,实则留意着进出府邸的人员;

有的是府邸的杂役,在府中打扫卫生,暗中窥探韩信的言行。这些密探遍布韩信的府邸周围,试图从韩信的日常言行中找到一丝一毫的破绽。

他们会记录下韩信每天见了什么人,说了什么话,哪怕是一个不经意的表情,都会被详细地汇报给刘邦。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