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不妥?”太子朱厚照急切问道。
朱厚照没看出哪里不对,杨慎却说不妥,这让他很不爽。
杨慎道:“老师训斥县丞等几人理所应当,尤其是那个捕头,赶出衙门都可以。只是公开表扬方教谕不太好。”
朱厚照不解:“那是为何?”
杨慎耸了耸肩,道:“堂下诸人,方正年职位最低。老师厌恶众人而单独夸方正年,相当于把他架在火炉上烤。方正年成为众矢之的,只怕以后日子不会好过!”
陈青阳点了点头:“杨慎所说不错!为师一激动,就没想那么多!”
朱厚照不相信,他心想,先生可不会这么浅薄,定有深意。
朱厚照托腮沉思了一会儿,犹犹豫豫的说道:“我觉得老师是故意的!”
陈青阳不置可否,朱厚照看老师不打断,顿觉自已猜的不差。
“我想起了老师讲的商鞅立木为信的故事。商鞅立木是为了变法取信于民。老师革新大兴县政,也需要让大家看到一个榜样。这样大家才会愿意卖力履职。如果学生所料不错,老师应该会提拔推荐方正年。”
朱厚照侃侃而谈。
“那方正年不会受到排挤吗?”
现在轮到杨慎反问,他依然觉得方正年日子不好过。
杨慎反问的话,陈青阳不禁叹息。
陈青阳心里嘀咕,难怪嘉靖三年“大礼议”纷争之时会被朱厚熜充军。
原来这孩子饱读诗书,但太轴,认死理。
这可不好,我得纠正他。
陈青阳道:“太子殿下分析的很对。至于说方正年受排挤,那也是事实。我没上任之前,只怕他就一直受人排挤,所差者,知县也未必赏识他也。现在我欣赏他,已经算是助力。”
“不遭人妒是庸才!方正年若是被人排挤,就干不了事,哪也成不了啥大事。慎儿放心,我离任之前,定当保举他为一县主官,让其发挥所长。”
杨慎听着太子殿下和老师的话语,陷入沉思。
“让你买的东西,买好了吗”刘瑾急急问道。
“义父命令,儿子自是马不停蹄。这是儿子刚从地里摘来的大西瓜!”贾得荣小声回道。
刘瑾低声怒道:“昨日不告诉你了,公开场合不准称义父,你忘了吗?!”
见刘瑾发怒,贾得荣告罪:“卑职知错,请刘公公恕罪!”
实则,贾得荣内心里也不想叫刘瑾义父。
刘瑾再次提出这要求,他表面惶恐告罪,其实内心开心得很,以后当面不需要叫他干爹啦。
“西瓜钱,你给了百姓吧?花了多少钱,告诉我,随后我跟殿下汇报时,再十倍赏还你!”刘瑾问道。
贾得荣道:“这个,花了五钱银子。”
“一个西瓜这么贵?竟要五钱银子!”刘瑾诧异道。
明代中期五钱银子的购买力相当于后世四百元的购买力,一个西瓜四百块,刘瑾吃惊很正常。
贾得荣道:“买了四个,一个孝敬您老人家,另外两个锦衣卫的兄弟们分食。”
看干儿子安排的妥当,刘瑾不再说话。
他抱起西瓜,直接闯入内堂。
“殿下,炎炎夏日,请尽几块西瓜消消暑气!”
刘瑾不让他人动手,接过李欣然的菜刀,咔咔咔几下,将西瓜切成了十多个小块。
他亲自捧起最大的一块,递给朱厚照。
朱厚照接过,转递陈青阳:“请先生先用!”
陈青阳笑道:“先生只是先生,但不必先用,殿下请!”
刘瑾的眼神,看着朱厚照时是崇拜怜爱,看着陈青阳时,是面无表情。
若陈青阳接过吃了,相当于刘瑾孝敬他,又僭越了太子。
陈青阳当然不会这么干。
朱厚照见老师不接,只得挥手让众人一起分食。
杨慎拿起一块递给陈青阳,陈青阳坦然接受,大口啃瓜,大口吞落,那叫一个痛快。
屋内几人也开始吃瓜,惟有刘瑾小心翼翼伺候朱厚照,接过瓜皮,又递上一块。
不多时,李欣然领着几个丫头,将午饭端了进来。
陈青阳爱吃素,桌上菜全是素食。
这倒不是为了迁就他,而是县衙没钱,只得省俭过日子。
朱厚照没意见,对于天天大鱼大肉的他,偶尔吃几顿素食,乃是享受。
杨慎无所谓,他对吃的不看重。只要能增长学问见识,吃糠咽菜他也愿意。
桌上就刘瑾不爽,因为他是无肉不欢。
他之所以坐在桌上,不是陈青阳多喜欢他,而是他得试菜。
纵然是微服出巡,朱厚照吃的每一道菜都得让刘瑾先吃一口,过会儿大家才可陪同朱厚照用膳。
众人吃饱以后,打算回屋午休。
倏地听见,有人在大门口嚷嚷着要钱。
陈青阳听到,未穿官服,走向门口,一探究竟。
他害怕衙门人阻碍视听。
来人是一老头,一看就是饱经风霜的那种,肤色黝黑,皱纹密布,脸上写满沧桑困苦。
陈青阳道:“老人家,你有何事要闯县衙?”
老者道:“我要见知县大老爷。我要问他一件事!”
陈青阳道:“什么事?”
老者愤愤道:“我想问大老爷,他的兵偷老汉的西瓜,他管还是不管?!”
陈青阳道:“竟有此事?你可认识那偷瓜之人?”
老者道:“你能管得了不?这事我得给陈老爷说!”
旁边衙役提醒道:“这就是咱们大兴县的知县大老爷!”
老者一听是大老爷,立马跪下道:“请大老爷为小民作主。小民种了亩把西瓜,全家嚼用全靠它。谁知一个多时辰以前,三四个骑马的人来到小民田地,不由分说就摘瓜。”
“小人向他们讨钱,他们非但不给,还将小老儿推搡在地。小人一路打听过来,他们都说强贼住在县衙。请大人给小民作主!”
陈青阳道:“老人家请进大堂,本官定会还你公道!”
不等授意,衙役们立即通知衙门内众人齐聚大堂,朱厚照、杨慎也闻讯而至。
陈青阳道:“老人家认得抢瓜贼吧?”
老者道:“小人老眼昏花,大约认得一两位。”
陈青阳道:“那就好,您老仔细看看,堂下可有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