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出将入相,开创中兴

第109章 焦芳请客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大明:出将入相,开创中兴
作者:
陆海横流
本章字数:
4138
更新时间:
2024-11-25

朱厚照爽快答应,陈青阳刚要致谢。

朱厚照又说道:“不过你得答应我一件事!”

“殿下请说!”

“不能带杨慎出使。我去不了,他也不能去!”

朱厚照小孩脾性上来,禁止杨慎参与。

陈青阳郁闷,他确实有心带杨慎出使,让他见见世面。

况且,杨慎秉性喜欢热闹,若知有此好戏,定然主动请缨随行。

“臣答应,臣保证,绝不带杨慎!”,陈青阳信誓旦旦。

离开皇宫,陈青阳回到家里,杨慎已等候多时。

自从四川老家回来,杨慎每日都是早早来到陈青阳府上,聆听老师教诲。

陈青阳入宫,杨慎就听吩咐,在陈青阳的书房温习功课。

李欣然添茶添饭,杨慎再三称谢。

杨慎不通男女之事,但他看得出,李欣然与老师关系非比寻常,他又听齐山说李欣然并非奴婢,故而恭谨有礼,直做师母看待。

李欣然见小杨慎嘴甜又恭敬,对他也是格外照顾。

这几天,陈青阳把汉语拼音、标点符号一一讲解,并将自已标注的四书五经送与杨慎一套。

杨慎虽能识得四书五经文字,并且也能断句,但终究是劳神费力。

陈青阳标注之后的四书五经,不需再留神断句,学习起来轻松不少。

杨慎佩服之至,内心里暗暗感激父亲的先见之明。

临行前,叔叔还说,自已一个人回京城,可能会耽误学业。

父亲说道:“陈翰林之才举世无双,慎儿跟着他进学乃是天大福分。”

杨慎徜徉在回忆里,一声问话将他拉回书房:“我将要奉皇命出使鞑靼,功课的事,你得自已学习一段时间,放心我会安排好你的课业。”

陈青阳临出东宫之前,已将朱厚照的课业安排妥当。

两个学生,不能厚此薄彼,陈青阳同样也为杨慎安排功课,当然,可能用不上。

杨慎道:“恭贺老师荣膺皇命!”

陈青阳嘴角微微上翘,露出一丝笑意:“没了?课业呢,打算怎么学?”

臭小子,看你忍到啥时候。

杨慎连忙道:“先生曾教导学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书本上的东西是好,只是若不与实际结合,未免美中不足。学生想,嗯,想……”

杨慎扭扭捏捏,陈青阳看不下去了:“男子汉大丈夫,作女子忸怩之态,成何体统!”

见老师发怒,杨慎心一横,傲然道:“学生想随侍老师,见识草原风土人情,磨炼自身才干!”

陈青阳竖起大拇指:“好!有志气!不愧是杨廷和之子,不愧是……杨慎!”

陈青阳说完杨廷和之子,觉得未免小瞧了杨慎,故而急忙找补夸赞他。

“不过,”,陈青阳话锋一转,“此去草原有危险,令尊知晓恐怕不会同意让你参与!”

“先生所言可能没错,但这是我想去,并非他人强迫。家父在此,我也是这句话。若说危险,老师您不怕,学生又有何惧?”

“况且,学生兄弟四人,真有意外,家父也挺得住。”

杨慎言下之意分明是说,就算自已挂了,家中还有三个弟弟,杨家绝不了后,不必顾虑。

陈青阳点头道:“好吧,我答应带你去,不过凡事得听我安排。另外,下次见了太子殿下,他要问起,你得说是你自已死皮赖脸追上的,我从来没同意过让你跟着!”

杨慎不解:“为何?”

“因为殿下不让你去!”

陈青阳撂下最后一句,打发杨慎回家收拾东西,嘱咐他明日休息,后日一早出行。

陈青阳难得休息,齐山推门而入:“礼部侍郎焦芳家仆送来了请帖,邀请你晚上去他家赴宴!”

焦芳请自已吃饭,陈青阳陷入沉思。

难道今天上午乾清宫内阁谢迁举荐他的事,老家伙知道啦?

定然是这个事。

靠,消息传的是真快!

这才几个时辰,焦芳竟然知晓是自已为他开脱,可见老家伙在宫里有内应。

内应会是谁呢?

陈青阳不认识宫里几个人,此刻他再聪明,也猜不到谁是焦芳的内应。

罢、罢、罢,既然请吃饭,老子就去,不吃白不吃。

白捡一个人情,陈青阳觉得还行,能接受。

傍晚时分,陈青阳带着齐山与四名锦衣卫,欣然赴宴。

焦芳府邸。

“侍郎大人临时邀请陈青阳,你觉得他会来吗?”,寿宁侯张鹤龄坐在客位,假装不经意的问道。

焦芳笑了笑:“应该会来。”

张鹤龄随口道:“但愿!”

“侯爷放心,老夫保管陈翰林一定出现。”焦芳打了包票。

“何以见得?”

“原因有三,一是老夫官比陈翰林大。他虽得宠,现在还是从六品,以上下论之,他该来。”

“二是年龄。老夫已六十多岁,陈翰林才二十出头。长者相邀,若不来则显得托大,不利名誉。”

“三则,他明白老夫今日为何邀请他。早上之事,托侯爷福我已知晓,陈翰林焉能不惊?有此三条,老夫包管他定然回来!”

焦芳分析有理有据,张鹤龄只有拜服的份:“一会就全拜托您老美言啦!”

焦芳点头:“待会看情况说……”

话没说完,家仆来报,陈青阳持帖在门外等候。

焦芳立即偕同张鹤龄,门口恭迎:“陈翰林如约而至,阖府上下蓬荜生辉!”

张鹤龄夸赞道:“张某有幸,今日得见陈翰林,真是一表人才!”

看到张鹤龄在这里,陈青阳愣了一下。

他虽与张鹤龄不熟,但出入宫门照过面,而且在河间府好像也看到过一回。

所以陈青阳不认识张鹤龄,但远远见过他的面相。

“焦部堂、寿宁侯客气啦。派个人来引我登堂就可以,二位竟亲自出来相迎,折煞下官福分。”陈青阳谦让道。

陈青阳暗道,张鹤龄在这,内应就不用猜啦。

道理很简单,皇宫里还有比张皇后更牛的内应吗。

三人分宾主坐定,焦府侍女依次端上菜肴,有京酱肉丝、宫保鸡丁、烤鸭、葱烧海参等菜品,陈青阳最爱的是其中的酱牛肉和灌肠。

三人吃了几口菜,喝了三盅太禧白酒。

焦芳首先开口:“多谢陈翰林日升时分仗义执言,免去老夫奔波之苦!”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