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出将入相,开创中兴

第49章 退田良筹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大明:出将入相,开创中兴
作者:
陆海横流
本章字数:
4092
更新时间:
2024-11-25

“寿宁侯府的管家和那天辱骂朕的人,畏罪自杀了。”

客栈内,皇帝朱祐樘向着陈青阳说道。

半个时辰前,张鹤龄来到朱祐樘的下榻之处,禀报了这件事。

陈青阳听罢,不需多想,便明白张鹤龄这是断臂求生之意,为了少退些良田,视人命如草芥,手段不可谓不辣。

“侯府管家,臣并不知晓。但那天辱骂我们的那个无赖张高,不像是个能自我了断的人。”陈青阳试探着回道。

地痞流氓,没人嫌命长。爱惜狗命的人,是没有自尽的勇气的。

“爱卿之意,是说张鹤龄逼他们自尽的吗?”,听出了陈青阳的言外之意,朱祐樘不悦的说道。

朱祐樘是相信他们畏罪自尽的。从张鹤龄禀报的事情来看,自杀的二人乃是父子,无论何人干出公然辱骂皇帝之事,也都明白项上人头是保不住了。这可不能用,不知者无罪来开脱。

其实,若非朱祐樘素日仁善,锦衣卫指挥使牟斌当时就会毫不犹豫的把张高咔嚓掉。

“臣不敢妄下断言,但寿宁侯急急忙忙来面圣,禀报家奴自杀之事,总有所图吧?”陈青阳咽了一口茶,徐徐言道。

不能说杀人灭口,可断臂求生再明显不过,皇上还不太相信,陈青阳暗暗叹了一口气,只希望这次河间之行不要虎头蛇尾。

朱祐樘用筷子夹了一口驴灌肠,放进嘴里,徐徐说道:“爱卿之言有理。但朕不会因为惩治了恶仆,就放过土地兼并的事。张鹤龄等河间大户,必须奉行退还百姓田地之策。”

说完,朱祐樘又夹了一筷子酱驴肉。这几天他的味蕾让驴肉给征服了,御膳房可没有这么好吃的菜。

世人皆说皇帝富有四海,可老子好东西都没吃过多少,朱祐樘内心不爽的道。

谈到了正题,陈青阳神色凝重的问道:“不知陛下打算让他们退还多少良田?”

朱祐樘哈哈笑道:“退还一半吧,这就够他们肉疼的啦。”

“臣觉得远远不够!”陈青阳坚毅的回道。

“远远不够?朕觉得无偿退还一半田地,算是大罚啦。”

看皇帝不认同自已的话,陈青阳转向锦衣卫指挥使牟斌,问道:“牟兄,以为如何?”

牟斌心里边暗暗骂了陈青阳一句,但看到陛下投来的目光,他又不能不回答。“臣也觉得,退还一半足够啦。”牟斌虽算个相对正直的人,可他认同的还是那套士农工商的调调,士自当高高在上,与众不同。达官贵人,没有良田金银,算什么权贵阶层?

一时间,陈青阳有些尴尬,他凭着对历史的了解,知道牟斌比较正直,忘了这是在明朝,再正直的官僚也是有优越感的权势阶层。

但既问出了口,陈青阳不得不驳斥。

“以寿宁侯为例,他名下之田,十二三万亩,纵使退还一半,还有六七万亩。皇上,你可知道,普通小农之家一般有多少亩田地吗?”

朱祐樘道:“朕虽不详知,但依户部历年所报税负估算,怎么着也有个三五十亩吧?”

陈青阳正色道:“北直隶平原地带,一般农家只有七八亩田地。这还是有地的,还有很多没有田地的农民,为了活命,他们只能卖身为奴,投靠大户人家做奴才,换口饭吃。全国的良田,人均不超过十亩,这其中还有一半不在农民手中。”

“臣是乡下长大的,臣家有田十二亩,在村里已是中上人家,但也不过勉强糊口而已。”

陈青阳随口说出、随手比划大明的田地情况,令朱祐樘感到惊奇。

“爱卿,何以对田亩数知之甚详?”朱祐樘赞许的问道。

陈青阳如实回道:“臣立身朝堂,不敢忘国家大事。臣入职翰林院之后,即向户部同僚请教天沐人口之数。”

“若朝廷大臣皆像爱卿这样效力,何愁天下不治!”

陈青阳慷慨激昂的道:“若不能抑制土地兼并,天下永难太平!”

“抑制土地兼并的事,咱们回京之后,定出详细章程。现在在河间,咱们先试行试行,总不能一上来就把人打死吧?”朱祐樘中庸的说道。

读圣贤书长大,自然深得中庸之精髓。

陈青阳对于和稀泥的处置方式深恶痛绝,面对皇上,他也不想退缩。

“臣听闻‘发上等愿,能得中等果,即为心想事成’,如今抑制土地兼并的国策尚未实施,就大打折扣,只怕全国实行起来,会千疮百孔,难成伟业。”

“那依爱卿之见,想留给张鹤龄他们多少田地?”见陈青阳不依,朱祐樘决定听听他打算给河间的大户们留多少良田。

“良田在三万亩以上的富户,留田一万亩;良田一万亩以上、三万亩以下,留田七千亩;良田三千亩以上,一万亩以下,留田两千亩。”

“那三千亩以下呢?”,旁边牟斌忍不住插嘴问道。

“三千亩以下暂不过问。”

朱祐樘想了想,说道:“青阳主意是不错,但若他们不肯交还,朕总不能强索吧。堂堂天子,去抢人的田地,说出去多丢面儿啊。”

陈青阳笑道:“陛下勿忧。大户人家的良田多数都是强买强卖、低价掠夺来的。陛下可令河间知府谢文,张榜公布,凡是强卖、低价卖出田地的农民,可携田地买卖契约来府衙告状,官府会给给予补偿。”

皇帝的口气是答应了退还的条款,陈青阳自然乐得出个好主意,维护圣上清名。

朱祐樘拍手笑道:“好法子,好法子。爱卿年纪轻轻,并未处理过地方政务,为何能想出这样的高招?”

陈青阳道:“臣在广平府老家之时,曾跟随邯郸知县韩慕淹研习过民政。”

陈青阳说的没错,但最主要的原因,陈青阳没说,他是穿越之人,二十世纪,打土豪、分田地、斗地主的故事,陈青阳耳熟能详,现在稍微借鉴一下,自然龙颜大悦。

“既如此,咱们明天就去拜会一下这位谢文谢大人吧。来到这六七日,也该见见地方官了。朕也想看看,他的为官行事。”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