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此时,原本喧闹的人群之中突然有一人扯开嗓门大声喊道:“不知太子殿下是否已经给小皇孙起好了名字呀?”此语一出,周围顿时安静下来,众人纷纷将目光投向站在前方的墨寒明身上。
只见墨寒明面含微笑,不紧不慢地回答道:“就在前两天,本宫进宫向父皇禀报喜讯之时,父皇亲自为我的孩儿赐下了名字——墨铭轩。”他的声音清晰而洪亮,在空气中回荡着。
听到这个名字,人群里不禁传来阵阵赞叹之声。其中有人高声说道:“墨铭轩,铭记于轩,真是个寓意深远、朗朗上口的好名字啊!”此言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同,一时间称赞之词此起彼伏。
然而,就在此时,人群之中忽然传来一声质疑:“这可是皇上的第一个孙子啊!想那皇上向来对皇嗣极为看重,尤其是长孙,更是视若珍宝。照常理推断,皇上理应亲自莅临现场,共享这份天伦之乐。怎奈今日,竟未见皇上龙颜,这其中究竟有何缘由?”此语一出,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得在场诸人纷纷交头接耳,议论不休。
不多时,便有人随声附和道:“所言极是!此事着实令人心生疑窦。”一时间,质疑之声此起彼伏,整个场面顿时陷入一片混乱。
面对众人的疑惑与不解,一直沉默不语的墨寒明终于微微皱起了眉头。但仅仅片刻之后,他便迅速调整好了自已的情绪,重新恢复了往日里那副镇定自若、胸有成竹的模样。只见他轻咳两声,清了清嗓子,然后不紧不慢地开口解释道:“诸位切莫胡乱猜测,听本王细细道来。如今天色渐晚,又值岁末年终,临近年关之时,朝廷上下诸事繁杂,父皇每日需处理大量政务,可谓日理万机,分身乏术。正因如此,父皇虽心系爱孙,却也实在难以抽出时间亲至此处。不过,请各位放心,待到来年新春佳节,待得一切事务稍有闲暇,本王定会怀抱我家轩儿入宫觐见,届时定要让父皇好好瞧瞧他这聪明伶俐、活泼可爱的小孙儿。”言罢,墨寒明嘴角微扬,脸上流露出一抹自信而从容的微笑。
就在此时,一位身形略微佝偻、面容略显沧桑的大臣缓缓地从人群之中站了出来。他那双看似浑浊却又时不时闪烁着精明光芒的眼睛,紧紧地盯着坐在高位之上的太子殿下,嘴角微微上扬,流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狡黠笑容。
只见这位大臣稍稍向前迈了一步,然后双手抱拳躬身行礼,开口说道:“太子殿下,微臣近日听闻民间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说是孩子出生之时,如果其祖父未能亲临现场送上祝福,恐怕日后将会遭遇一些不太好的运势。虽然这仅仅只是一个坊间传闻罢了,但是毕竟涉及到咱们尊贵无比的小皇孙啊!所以,殿下您是否应该对此事慎重考虑一下呢?”
听到这番话之后,原本端坐着的墨寒明心中不禁猛地一凛,然而他那俊朗的面庞之上却依旧保持着惯有的平静与沉着。他轻轻地挑了挑眉梢,目光如炬般直视着那位大臣,缓声回应道:“本殿下对于此事自然也是有所考量的。诸位应当都能看到,父皇对轩儿的宠爱可谓是人尽皆知,单单是赐予‘轩’这个名字,就已经是给予了他最大的祝福和期许。此外,本殿下更是早已吩咐下去,令人在宫中精心设立了专门的祈福香案,并安排专人日夜焚香祷告,为轩儿祈求平安顺遂。如此一来,想必定然不会出现任何差错的。”
听完太子殿下这番言辞恳切的话语,在场的众人面面相觑,尽管心中或多或少仍存有一些疑虑,但此时此刻也实在不好再多说些什么了。于是乎,整个宫殿之内再度陷入了一片短暂而凝重的沉默氛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