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并没有说谎,供销社对于猪肉这块的采购,其实途径和肉联厂差不多。
都是从当时的国营农场进货,可受限于当时的交通运输能力,他们不可能每天都进货。
因此,只能一次性采购一定数量的生猪,存贮在供销社开设的临时猪舍里面饲养着。
等供销社的肉档卖完了,再按需宰杀,这样既能保证猪肉的新鲜,也省去了大量的冷冻费用。
在这种情况下,供销社自然也会多进一些生猪,只是数量不会有肉联厂那么多。
当然,供销社之所以也会存贮高达上百头猪,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李元的不负责任。
因为他的不作为,没能及时发现,因发现陈良第一个店铺开业,供销社流失了大量客源的市场变化。
才会导致供销社的猪肉供大于求,越存越多。
如果在往常没有竞争的情况下,供销社自然也就能接下肉联厂这三百多头猪的库存,无非就是往后一段时间少进一点货。
可是,现在完全不一样了,陈良新店开业,一下子就抢走了供销社更多客源。
李元清楚记得,自己在来之前,好像今天供销社的肉档就没开张,连一个买肉的都没有。
只是,这些话他可不敢如实告诉吴佩蓉。
而吴佩蓉和秦飞二人,听完李元的解释后,不约而同的对视一眼。
吴佩蓉皱着眉头道:“那你们供销社能吃下多少头?总不能看着这三百头猪肉烂在厂里吧?”
李元咬了咬牙道:“厂长,我,我最多只能吃下五十头,再多了,我怕真的卖不动。”
秦飞想了想道:“厂长,要不然我们也降价销售?直接去街上自行售卖。”
吴佩蓉还没想同意,李元便立刻反对道:“厂长,这个绝对不行,咱们供销社所有的东西都是国家统一调配,统一销售和统一定价的。
如果我们擅自降价出售,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责任可就大了。”
吴佩蓉深耕国营二十多年,自然明白李元这番话背后的意思。
其实,对于目前国家对经济等各方面的改革政策,她也了解一些的。
但是,从她的身份地位和角度来说,降价出售肉联厂内的猪肉是不合适的。
至少这件事儿,不能由他们这些肉联厂的人去做。
因为这样,非但会遭人非议,容易授人以柄。
更会对供销社本就艰难的处境,造成冲击,到时候一顶扰乱市场定价的大帽子扣下来,那可就完了。
李元当然不会为了吴佩蓉的乌纱帽着想,他担心的是,如果肉联厂自己这么干了,那自己的供销社业务岂不是要遭到双重打击?
所以,宁愿让肉联厂的猪肉烂在仓库,也不能让他们这么干。
说到底,他们这些体制内出身的人,在面对问题的时候,首先考虑的不是公营资产,而是自身的利益和仕途。
毕竟肉联厂也好,供销社也好,本就不是纯粹的营利企业。
而是国家政策延伸产物和保障供给的手段。
想到这,吴佩蓉便放弃采纳了秦飞的建议,而是对李元道:“李元,你回去统计一下,看看你们供销社,现在究竟能接下多少头猪。
我给你的要求是最低一百头,希望你不要让我失望。”
李元脸色惨然,不敢违抗,只好点头答应下来道:“好,我尽量,尽量。”
说完,便告辞离去。
目送李元离开后,秦飞这才开口对吴佩蓉道:“厂长,就算供销社能承接一百头的库存,我们还有三分之二的库存没发解决呢,这可咋办?”
吴佩蓉皱着眉头道:“别急,我再想想办法,再等几天看吧。”
……
由于平安果蔬店服务热情,价格实惠,在接下来的两天里,新店的生意越发火爆。
尤其是第三天,花钱找人雕刻而成的招牌被送来后。
店里的生意火爆程度,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三天下来,营业额超过了三千块,第三天更是超过了一千三百块。
而陈良这边的成本算上新增的售货员,搬运工后,也基本上能控制在百分之五十左右。
也就是说,光是新店一个店,三天下来的净盈利已经超过了一千五百元。
而且这个数字,还会随着平安果蔬口碑的传播,而不断攀升。
等老店那边装修好了,生意还会更好,一天纯利进账一千块绝不是问题。
要知道这可是在1984年呀,一天纯利润一千块,一个月就是三万块,一年就是三十六万。
但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到四天后,老店装修完毕重新开业的第一天。
已经专门负责下乡收菜,采购生猪的陈老三,便苦着个脸找到了陈良。
对他说道:“良子,猪肉恐怕要短缺了。”
“哦?”陈良有些意外道:“怎么回事?”
陈老三道:“我们过去这一个多月,几乎把方圆百里村镇农民家养的生猪给收购一空了。
昨天我们跑了二十多个村子,也才买到两头猪。
虽说不少村民家里,已经自发的买来了小猪仔,还有人开始尝试多养了不少头。
但这些猪长大是需要时间的呀,少则三五个月,长则一年半载。”
陈良听的眉头一皱,他知道陈老三说的这个还真是个问题。
毕竟,当时的农村虽说家家户户,都会养一些家禽和牲畜,但架不住自己这个多月来的大量收购呀。
现在看来,靠着从乡下收猪来卖这块的供应链,已经消耗殆尽了。
至少在三五个月之内,百姓们家里饲养的新猪没成长起来之前,是指望不上了。
“我知道了,三叔,你先忙吧,我来想想办法。”陈良知道这事儿急不来,只是急切间,他也能想到太好的办法。
就在他抽着烟,陷入思考之中时,一个身影出现在了跟前。
“陈老板?真的是你。”一个洪亮的声音将陈良从思考中拉回了现实。
陈良循声抬头一看,只觉得眼前这人有些眼熟,但一时却想不起来在哪见过了。
于是,有些茫然的问道:“你是?”
“我是卖你房子的陈百善呀,陈老板真是发财了,贵人多忘事呀。”
“哦哦!”陈良恍然大悟,这段时间见的人太多了,加上又有心事儿,他实在没认出来。
有些尴尬的笑了笑,问道:“陈大哥现在在哪工作呢?”
“唉,还能去哪儿,还是在肉联厂呗。”陈百善叹了口气道。
“肉联厂?”陈良却如醍醐灌顶一般,听的眼前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