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穿越年代的温馨生活

番外三叶梓琳

加入书架
书名:
知青:穿越年代的温馨生活
作者:
司马竹子
本章字数:
4430
更新时间:
2025-05-08

每次翻开它,油墨香里总混着若有若无的艾草味,让他想起那些挑灯夜读的日子——嫂子轻手轻脚送来的热汤,还有她悄悄放在窗台上的驱蚊草。

在一次青少年普法讲座上,叶梓涵遇到了几个来自贫困家庭的孩子。

看着他们渴望知识的眼神,他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于是,他发起了"烛光助学计划",帮助那些像他一样在困境中挣扎的学子。

每当看到孩子们捧着法律书籍露出笑容,他就会想起吴晓琴常说的那句话:"再难的路,走下去总会有光。"

某个周末,叶梓涵带着新出版的普法读物回到老家。

刚进院子,就听见孩子们欢快的笑声。

原来吴晓琴正在给村里的孩子们讲故事,讲的正是叶梓涵如何从一个穷小子成长为法官的故事。"

只要努力,你们都能像小涵叔叔一样,"她摸着孩子们的头,目光坚定,"知识就是最好的翅膀。"

夕阳西下,叶梓涵站在老槐树下,看着吴晓琴忙碌的身影。

她的背有些佝偻了,头发也全白了,但那双眼睛依然明亮如昔。

晚风拂过,槐花落在他的法袍上,他轻轻拾起一朵,仿佛握住了那些被爱与温暖浸润的岁月。

这一刻,他终于明白,自己守护的不仅是法律的天平,更是嫂子用半生心血为他铸就的,永不熄灭的希望之光。

叶梓琳总记得十二岁那年的冬夜,寒风卷着雪粒子往衣领里钻。

她缩在灶台前掉眼泪,数学试卷上刺目的分数被泪水晕开墨痕。

吴晓琴披着旧棉袄进来,鬓角还沾着雪花,搪瓷缸里的姜茶冒着袅袅热气:"琳琳别急,嫂子陪你慢慢算。"

灶膛里的火光映在嫂子脸上,将她眼底的温柔烘得发烫,比任何暖炉都要炽热。

我的设计图稿本里,永远夹着一片干枯的槐花。

每当指尖抚过那脆弱的花瓣,记忆就会漫过二十年前的老灶台——吴晓琴蹲在噼啪作响的柴火前,把烤得发烫的红薯塞进我冻僵的手心。

那时我总觉得,这个从城里插队来的嫂子,身上藏着比灶台更暖的光。

十三岁那年,我偷用大哥的军功章别在自制的布娃娃上,被村里孩子嘲笑"野丫头"。

吴晓琴知道后,连夜在油灯下缝了个绣着虎头的布包。

银针在她指间穿梭如蝶,橘色的光晕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铺满我破旧的课本:"咱们琳琳的手,是要画花样子的。"她鬓角沾着线头,语气却比村口的老槐树还笃定。

第一次参加县上的服装设计比赛,我把参赛作品藏在床底不敢交。

吴晓琴翻出来时,图纸边角己经被我攥得发皱。

她没说话,只是摸出陪嫁的银镯子塞进我掌心,镯子上还带着她的体温:"去试试,就当给嫂子做件新衣裳。"决赛那天,她站在礼堂最后排,蓝布衫洗得发白,却把我的设计图举得比谁都高。

后来去省城学裁缝,我在工作室熬了三个月没做出满意的作品。

深夜接到电话,听筒里传来柴火噼啪声,嫂子说给我寄了新棉被。

收到包裹时,发现被子里裹着二十张皱巴巴的纸币,还有张字条:"布料不够就买,别学我当年用碎布头拼。"泪水滴在泛黄的信纸上,晕开她歪歪扭扭的字迹。

巴黎时装周首秀前,我在后台突然崩溃大哭。

灵感枯竭的绝望中,手机亮起吴晓琴的视频请求。镜头里,她戴着老花镜,小心翼翼展开我十二岁时画的第一张旗袍图。

"你看,"她的手轻轻抚过褪色的铅笔线,"那时候就知道,我的琳琳要把月亮绣在衣裳上。"

视频里传来熟悉的艾草香,混着她哼唱的老歌谣,抚平了我所有的焦虑。

庆功宴上,我把定制的高定旗袍披在她身上。

银线绣的玉兰花爬上她的肩头,嫂子对着镜子首抹眼泪:"这辈子第一次穿这么好看的衣裳。"

我环住她不再挺拔的脊背,突然发现,这些年我追逐的所有星光,都不及她当年在油灯下,为我绣出的那朵小小的虎头花。

庆功宴结束后的深夜,我带着微醺的醉意回到老宅。

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月光如水般倾泻在堂屋的八仙桌上,吴晓琴正戴着老花镜,一针一线地绣着什么。

昏黄的灯光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在斑驳的墙壁上轻轻晃动,恍惚间,仿佛又回到了儿时那些温暖的夜晚。

"怎么喝这么多酒?"她抬起头,眼神里满是心疼,放下手中的绣品,起身给我倒了杯温茶。

我这才看清,桌上摆着的是件未完成的婴儿肚兜,绣着可爱的小老虎,针脚细密而整齐,正是她当年教我刺绣时的模样。

"这是给云瑶家双胞胎准备的。"她笑着解释,脸上的皱纹里都藏着温柔,"你小时候,我就盼着能给你绣好多漂亮衣裳。现在好了,我的琳琳成了大设计师,反倒轮到我跟你学手艺了。"

我挨着她坐下,握住她布满老茧的手。

这双手,曾经为我缝补过无数件衣裳,在寒冬里为我捂热过冰冷的被窝,如今却己变得如此苍老。但掌心的温度依旧,就像记忆里从未改变过的温暖。

"嫂子,谢谢你。"我靠在她肩头,像小时候那样撒娇,"没有你,就没有现在的我。"

她轻轻拍着我的背,哼起了儿时的歌谣。

熟悉的旋律在静谧的夜里回荡,我闭上眼睛,泪水悄然滑落。

这些年,我走过了那么多地方,见过了那么多繁华,但最让我心安的,还是此刻,在这老宅里,听着她的歌声,闻着艾草与针线的气息。

后来,我在工作室里专门辟出一个角落,挂满了嫂子为我做的衣裳。

每当有灵感枯竭的时候,我就会坐在那里,抚摸着那些带着岁月痕迹的布料,回忆着那些被她的爱与温暖填满的时光。

那些针脚里,藏着的不只是手艺,更是她半生的牵挂与期盼。

如今,我的设计作品在国际舞台上闪耀,但我最珍视的,始终是那件她用碎布头为我拼贴的虎头鞋,还有那朵永远干枯在我稿本里的槐花。

因为我知道,无论走得多远,飞得多高,她都是我生命中最温暖的港湾,是我永远的光。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