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鱼米饭

第023章辛无羁名落孙山

加入书架
书名:
鲍鱼米饭
作者:
谢云墨
本章字数:
4278
更新时间:
2024-12-30

公元1127年,金国南下攻宋,势如破竹,一举攻破宋朝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宋徽宗、宋钦宗二帝被掳走北上,史称“靖康之耻”。至此,金国彻底占领了北宋大片领土,宋朝被迫南渡,偏安一隅,建立南宋政权。

金国虽然武力强大,但在文化方面却相对薄弱。而北宋时期,文化繁荣,诗词歌赋、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因此,金国统治者对北宋的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向往之情。他们开始积极吸收和借鉴北宋的文化成果,推动金国自身文化的发展。

金世宗学习北宋的科举制度,开科取士。招揽天下人才。金世宗开科取士,天下学子纷至沓来。

这一年,考场之上,气氛凝重而肃穆。众多才俊汇聚于此,怀揣着梦想与抱负,奋笔疾书,期望能在这场激烈的角逐中脱颖而出。

而在这众多考生之中,有一人格外引人注目,他便是辛弃疾。辛弃疾自幼饱读诗书,胸怀壮志,文韬武略皆备。他曾亲历战火,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心中早有报国之志。此次参加科举,更是他一展才华的绝佳机会。

辛弃疾,一位怀揣屠龙梦想的少年

北宋覆灭之时,辛弃疾的家族就像被遗忘的小船,没能南迁,被困在了那片被异族铁骑肆虐的苦海之中。

改朝换代,对普通百姓来说,就像暴风雨后的宁静,表面上风平浪静,其实暗流涌动。

当那鲜红的血迹被时间的洪流冲淡,冰冷的尸体被黄土覆盖,繁华的城市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但是,由于对金朝骑兵的极度恐惧,大多数人选择把仇恨藏在心底,继续为生活忙碌,交税、参加科举、服徭役,好像什么都没有变。

那高高在上的龙椅,不管谁坐在上面,对他们来说,都没什么区别。

而还有一群人,他们的脊梁像钢铁一样坚硬,无法忍受异族的统治,明里暗里,都在筹划着反抗,渴望推翻金朝的黑暗统治,拥立华夏的正统。

辛弃疾的祖父辛赞,就是这样一个隐藏在黑暗中的“叛逆分子”,他虽然担任着金国的官职,却像那黑夜里的明灯,一直悄悄地为各地的起义军传递着重要的情报。

他给刚出生的孙子取名“弃疾”,就像在黑暗中播下了一颗希望的种子,期待他能像汉朝的大将霍去病一样,横刀立马,赶走异族,守护这片古老的土地。

少年辛弃疾,就在祖父的殷切期望中快乐地成长,没有让人失望:他的文采像星星一样闪耀,武艺像风一样迅猛,格局和见识更是远超同龄的孩子。

13 岁的时候,祖父辛赞带着他去爬泰山,祖孙俩半夜就出发了,迎着日出,到达了山顶。

少年累得气喘吁吁,手撑着膝盖,在天的尽头,云层之上,一轮火红的太阳慢慢升起。

祖父将水壶轻轻递给辛弃疾,语重心长地问道:“你已然长大,未来可有何志向?”

辛弃疾挺直腰板,铿锵有力地回答道:“您为我寻觅了最为杰出的诗书先生,最为卓越的剑术师傅,还亲自向我传授兵法谋略,我自是心知肚明您对我的期许。”

辛赞不禁叹息一声,宛如重锤敲在辛弃疾的心头:“此事实非易事,我本欲将此重任托付于你父亲,奈何他英年早逝,唯有你能肩负此任了。”

辛弃疾昂首挺胸,如苍松般笔直,他的手指向远方山峦起伏之处,豪迈地说道:“虽金国人如豺狼虎豹般盘踞于此,主宰着这里的生死,但这壮丽山河,绝非他们所能染指。”

“驱除鞑虏,光复旧都。”辛弃疾转身,向着祖父深深一躬,如磐石般坚定地说道:“此乃我此生矢志不渝的追求。”

欠我们的血,迟早要拿命还,欺辱我们的人民,总归要付出代价。

此时的少年,还不懂誓言的分量,往后余生,他会为此奔波到死。

北渡南归

15 岁的辛弃疾如一颗璀璨的星辰,被官府保举,前往燕京参加科举,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他竟名落孙山。

18 岁时,官府再度举荐辛弃疾奔赴燕京科举,同行的,还有挚友党怀英。

考场上,辛弃疾迈着坚定的步伐,稳步踏入,他的眼神犹如燃烧的火焰,坚毅而炽热。定而沉着。他轻轻放下笔墨纸砚,那一方砚台古朴而厚重,散发着淡淡的墨香。他缓缓坐下,整理了一下衣衫,仿佛要以最庄重的姿态迎接这场挑战。待试题发下,他微微眯起双眼,快速扫视题目,心中已有了大致思路。随后,他提起笔,那支毛笔笔尖圆润,笔杆光滑,握在手中仿佛有千钧之力。他手腕微微用力,笔尖如行云流水般在纸上舞动。时而停顿,微微皱眉思索,那紧锁的眉头仿佛在与难题进行一场激烈的较量;时而奋笔疾书,仿佛要将心中的豪情壮志全部倾泻而出。他的身姿挺拔如松,每一个动作都充满着自信与专注。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的身上,为他披上一层金色的光辉。

当考试结束,阅卷官们被辛弃疾的文章深深震撼。他们惊叹于这位考生的才华横溢和远大抱负,一致认为他的文章当属上乘之作。

终于,放榜之日来临。众人齐聚榜前,翘首以盼。辛弃疾也早早来到此处,双手背在身后,脚步略显焦急地来回踱步。他的目光紧紧盯着那即将张贴榜单的墙面,心中既有期待又有一丝紧张。他的额头上微微渗出细密的汗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光芒。他不时地抬头看看天空,又低头看看地面,仿佛在等待命运的宣判。当看到自已的名字赫然在列,金榜题名之时,他先是微微一愣,随后眼中爆发出璀璨的光芒。他猛地向前一步,双手紧紧握拳,嘴角忍不住上扬。他的心跳急剧加速,仿佛要跳出胸膛。全场一片沸腾。辛弃疾的心中也涌起一股难以言表的喜悦和自豪。

自此,辛弃疾踏上了仕途,他决心以自已的智慧和才能,为国家的繁荣富强、百姓的安居乐业贡献自已的力量。在金世宗的统治下,他积极建言献策,参与国家治理。他的勇气和担当,成为了那个时代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