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爷爷是朱元璋

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打得一拳开

加入书架
书名:
大明:我爷爷是朱元璋
作者:
yp卿卿
本章字数:
5304
更新时间:
2025-07-05

第一千零三十七章:打得一拳开

“想要治理当地就需要从宗教信仰和文化习俗方面出手,为了避免因为出海捕鱼争地盘或者是其他打架斗殴的现象发生,可以根据其部落所在的地理不同划分出不同的区域,并严禁他们浸入其他种族的范围,禁止他们浸入其他种族的范围内。”

“除了以上这些办法以外,必须要求他们严格遵守大明的律法,若是在发生这种围攻布政使司府的现象,就要迎接大明的怒火。”

朱标轻声说道:“老九已经将闹事的部落酋长请到了布政使司府,要求他们约束百姓,就怕他们听而不闻,继续我行我素。”

听着朱标这样的话,朱雄英脱口说道:“爹,您可告知九叔,若是那些部落酋长不听劝告,任由部落百姓闹事的话,就集结兵马镇压。”

“文的不行,那就武力解决一切问题,谅他们也不敢说些什么。”

听着朱雄英这样霸气侧漏的话,朱标苦笑不得地说道:“你呀,太过于好勇斗狠了。”

朱雄英耸耸肩说道:“别人都欺负到家门口了,若是一味忍让,会让他们以为咱们是软柿子呢。”

朱标清了清嗓子说道:“成吧,我就将话带给你九叔。”

听取了朱雄英的建议之后,朱标就离去了。

东南半岛那些种族因为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的不同,时不时的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发生冲突。

双方一旦发生冲突,基本不会是那种耍几句嘴皮就可以罢休的,而是会引起种族的大战。

这种事情在东南半岛上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当年大明兵马以摧枯拉朽的姿态拿下这些地方以后。

诸多部落短时间内暂且安定下来,然而好景不长,双方的争斗依旧会时不时的发生。

这可就苦了镇守在东南半岛上的诸多皇子们,诸如朱梓的苏门答腊,朱杞的占城,朱椿的澜沧江布政使司,朱檀的暹罗布政使司,朱桂高棉布政使司等,基本都发生过不大不小的械斗。

如何有效或者是妥善处理辖区内的不同种族,使得部落与部落,种族与种族之间和平相处,就成了朱梓等皇子们头疼的事情了。

仅仅是这个月,朱梓,朱杞等人纷纷上书朝廷,陈述区域内诸多种族之间多次发生打架斗殴的事情。

以前发生这种事情,朱梓,朱杞等人觉得没必要告知朝廷。

可随着次数的增多,若是不告知朝廷,怕是也说不过去,毕竟他们都担心这些种族与部落有一天会冲击布政使司。

近几日,朱雄英每日往来于作坊,体育场,商会的时候。

朱标又一次与洪武大帝坐在了一起。

只要是遇到繁琐的事情,朱标会习惯性的与洪武大帝商议,只要是洪武大帝给了些许建议以后。

朱标会与群臣进行商议,最后形成可行的措施告知与洪武大帝,最后就是颁布全天下了。

对于东南半岛诸多布政使司区域内,百姓动不动就发生打架斗殴的事情,洪武大帝的意思很明确。

“大孙以前曾经说过一句话,打的一拳开,免得百拳来,你明白是什么意思吧。”

“父皇的意思大概就是,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

洪武大帝哈哈大笑一声,欣慰地说道:“看来你已经明白咱的意思了,说到底,真正的和谐不是靠退让获得的,而是靠实力维护的。”

朱标站起来坚定不移地说道:“孩儿挑选些武将去东南半岛走一圈。”

就在朱标这番话落下以后,朱雄英迈步走来说道:“又要打仗了吗?”

待的朱雄英落座,朱标脱口说道:“前几日和你提过的,东南半岛诸多种族发生打架斗殴的事情,你皇爷爷与你的意思相差不大,都是坚决的予以打击,杀杀那些种族与部落的嚣张气焰。”

洪武大帝耸耸肩说道:“其实说白了,就是让将士们过去秀秀臂膀,吓唬吓唬那些种族与部落。”

闻言朱雄英笑道:“既然是秀臂膀,那就让一些老将军带着大明最先进的火器,专门挑选一些人口众多的部落附近,操练一番不就行了嘛。”

听着朱雄英这样的话,洪武大帝诧异地说道:“这个法子貌似也不错。”

朱标赞赏地说道:“的确不错。”

只听朱雄英说道:“东南半岛上诸多将士们已经在那里驻扎四年之久了,也该给他们换个地方了。”

“大孙你的意思是?”

“在中原一十三省内的卫所抽调十万兵马,分别派驻至占城,苏门答腊,澜沧江布政使司,暹罗布政使司,高棉和绵中等地区。”

“这些卫所将士去往各地以后,就像我刚才说的那样,先行在区域内几个较大的部落周边,展开一场声势浩大的演练,诸如什么燧发枪,火药罐,火油罐,洪武炮之类的火器,莫要心疼,不要钱的往外打,一定要搞得声势震天效果才是最好的,当然了,若是想震慑那些种族及部落,可邀请他们参加咱们的军演。”

听着朱雄英口若悬河一般说出这番话,洪武大帝欣喜地说道:“好,好,咱觉得大孙这个主意不错。”

朱标皱着眉头说道:“虽然主意是挺好的,但调动十万兵马前去占城等地,短时间内怕也组织不起来吧。”

洪武大帝略一沉思说道:“大明一十三省驻扎着将近七八十万卫所的将士,抽调十万兵马还不是简单的事情?”

朱雄英不假思索道:“其实朝廷一纸令下,估摸着卫所的军户肯定会积极响应的,但这样似乎没点人情味了。”

“大孙你什么意思?”

“有些卫所将士常年待在中原,兴许已经成婚生子,若是抽调其去往东南半岛驻扎上四五年,估摸着人家不一定愿意去呢。”

“你说的也有道理,让人家骨肉分离,却也不是什么好事情。”

朱标看向洪武大帝与朱雄英,不解地问道:“那该如何是好呢?”

洪武大帝眉头紧锁,一时还想不出什么有效的办法。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