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时不候

第367章李二陛下也终于开窍了!【求月票】

加入书架
书名:
过时不候
作者:
王蜀蜀
本章字数:
10126
更新时间:
2025-06-26

随着寒冬的到来,唐军在辽东战场的进度,已经陷入了停滞。

李世民原本想要跟之前一样,势如破竹的拿下辽东城,结果却因高句丽人的顽强抵抗,以及各种天气的不可抗因素,打乱了他所有的计划。

此时此刻,外面大雪纷飞,铁器冻如冰锥。

一堆堆篝火在唐军帐篷里点燃,一锅锅滚烫的青菜疙瘩汤在不停的翻滚。

虽然唐军的粮草尚未出现短缺的情况,但就这么一直耗下去,明显不是办法。

于是,李世民在三天之内,召开了五次军事会议,每一次军事会议的主题,都是如何拿下辽东城。

本来之前按照李孝恭的战术,通过并排使用抛石机,达到全面火力覆盖的状态,差点就将辽东城攻破了。

结果天降大雨,给了高句丽喘息之机,让他们在后来的防御中,找到了应对唐军并排使用抛石机的战术。

如此一来,唐军再想攻破辽东城就难上加难了。

当然,除了应对唐军的战术,老天似乎也在帮高句丽人的忙,不止那天下了大雨,接连好几天都在下大雨。

而大雨过后,又是风雪天气,直接就将唐军的节奏全打乱了。

却听李世民率先开口道:“朕为解民倒悬而来,并非嗜杀之主,今剑指辽东,乃不得已而为之。然,高句丽大对卢渊盖苏文,不尊上国,不爱子民,更兼负隅顽抗,朕欲给他一个狠狠的教训。”

“只可惜,天不遂人愿,这辽东城着实难攻。故而,朕打算退回定州,待明年春来,再行攻伐之事,诸位觉得如何?”

在说完这句话的时候,李世民仿佛用尽了所有的力气,不由颓然坐了下去。

其实,话虽然说得好听,实际就是承认了这次战争的不利。

这对于一直在军事上无往不利的李世民,肯定是有不小的打击的。

然而,他的话音刚刚落下,李孝恭就率先站出来拒绝道:“陛下,咱们在辽东打了快半年的仗了,怎么能说放弃就放弃?”

“是啊陛下,咱们再坚持一段时间吧!不就是一个月没攻下辽东城吗?当初杨广百万大军都折戟在了辽东城,我们还算好的了!”尉迟恭也站出来随声附和道。

其余将领虽然没有开口,但他们同样不希望李世民撤军。

毕竟李世民若要撤军的话,他们之前打下的那些城池,可就白打了。

但是,也不是所有人都反对撤军的,比如侯君集。

只听侯君集冷不防地开口道:“以我军目前的情况,就这么耗下去,没有任何意义,反而让士兵们的士气越来越低,与其如此,不如早点撤退,再做打算!”

“不错,打仗讲究天时地利人和,现在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在我们这边,这仗还有打的必要吗?”张俭也立刻附和道。

一时间,众文武大臣纷纷陷入了争执。

有支持撤军的,有支持继续战斗的,更有甚者,支持和谈的。

但无论哪种争执,最终都没有争出个所以然来。

直到李世民沉声喝断了了他们:“够了——!”

此言一出,全场瞬间鸦雀无声。

就连尉迟恭,程咬金这些将领,都不由噤若寒蝉。

却听李世民又沉沉地道:“你们以为朕不想打吗?关键是,咱们有打的办法吗?”

“这个.....”

众将此言了一下,却听李道宗讪笑着道:“办法是人想出来的,咱们这么多人,难道还想不出一个可行的办法吗?”

“哼,若是想得出,朕至于三天开五次会吗?”李世民冷哼一声。

众将闻言,立刻变得无比尴尬。

却听李道宗又讪笑道;“不瞒陛下,我倒是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不知道可不可行,一直没敢说出来。”

“什么办法?”

李世民一个冷眼扫过去。

若是换做平时,他是绝对不会问李道宗办法的。

因为李道宗的军事才能,在他看来,就跟程咬金一样,还不如让他做先锋大将呢。

只见李道宗摸了下鼻子,嘿嘿笑道:“上一次,我们之所以没有攻下辽东城,除了天气原因之外,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攻城武器不行。”

“等下!你的意思是,抛石机不行?”

李孝恭立刻就站出来反驳道:“我们打了这么多年的仗,哪次不是用抛石机攻城的?”

“你说的那是以前,现在都什么时候了,还用抛石机,这不就是娶了小妾,陪夫人吗?”

“哈哈哈——”

众将闻言,顿时轰然大笑。

而李孝恭则满脸铁青,咬牙切齿道:“道宗,你别在这里胡说八道,东拉西扯,陛下是问你攻取辽东的办法!”

“对啊,我就是在说攻取辽东的办法啊!”

李道宗耸肩道:“我觉得,比起抛石机,用火炮会更有威力!”

“而且火炮的弹药种类多,比如开花弹,打击城楼的效果会更好!”

“但是火炮的射程短,很容易被敌军骑兵骚扰.....”张俭冷不防地插嘴道。

李道宗则不以为然地看了他一眼,道:“谁说我们就一定要将火炮放在地上了?我们就不能想办法,搭个台子,将火炮放在台子上射击吗?”

“搭台子?”

李世民也忍不住道:“搭什么台子?”

“回陛下,臣昨天与太子那些工兵私下交流,据那些工兵说,他们会一种短时间内搭建高台的技术,而且那种高台,还可以向前推进。故而,臣就在想,何不采用这种高台,将火炮架到高台上去,一边向前推进高台,一边平射辽东城城楼,再配合云梯,派出敢死队强行登城,纵火焚烧城西,在强风之下,火势必定迅速蔓延。”

“如此一来,高句丽守军必定慌乱,而我们.....”

说到这里,李道宗的话便没有再继续说下去,因为他已经看到李世民的脸上,挂满了神采奕奕的笑容。

很明显,李二陛下终于开窍了。

之前他从李承乾那里搞来的辅助兵团,因为接连取胜的原因,一直被雪藏至今。

若不是李道宗提起,他都差点忘了,李承乾给他的辅助兵团。

现在想起来,他是真的有点后悔,为什么没有早点想起辅助兵团,否则也不至于用出退兵这种激将法来激将众臣想办法。

是的,李二陛下从来都没想过退兵,他刚才的一切,都是假装的。

不得不说,他的演技是真的好,不仅得到了办法,还挽回了颜面。

只见他微微一笑,旋即环顾众臣道:“诸位爱卿觉得,道宗的办法可行吗?”

“这个.....”

众臣面面相觑,心说你都这个表情了,我们还能说什么?继续打呗!

“臣等附议——”

众臣很快便异口同声。

却听李世民又笑道:“好,立刻传令下去,让那些工兵搭建高台,让火炮营准备弹药,等风雪一停,立刻攻城!”

“是!”

........

另一边,辽东城内。

辽东城守将崔顺,此时正眉头紧锁的坐在城主府里。

虽然唐军的进攻陷入了停滞,但唐军并没有撤离战场,也就是说,唐军随时都可能继续进攻辽东城。

作为渊盖苏文最信任的部下,崔顺自问已经足够忠心了,但现在的情况是,辽东城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高句丽国内的援军却迟迟没有到来。

他已经不知多少次写信让渊盖苏文派兵来支援自己,结果那些信都仿佛石沉大海一般,遥遥无期。

说实话,他已经没有多少信心能守住辽东城了,只期望唐军能知难而退。

最好等风雪结束后就撤走。

可是,期望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他做梦也没想到,唐军会在这风雪天准备攻城。

却听一名将领急匆匆的跑了进来,禀报道:“崔将军,唐军正在调兵,好像要对我们发动进攻了!”

“什么!?”

崔顺闻言,不禁大吃一惊,连忙从座位上站了起来,然后带着部将前往城楼。

只见城外的唐军,一边搭建高台,一边搬运木材,也不知道在干什么,但看情况,应该是为攻城做准备。

却听崔顺皱眉道:“他们是打算搭建箭楼吗?”

“看起来不像啊,若是箭楼,为何要搭建那么大?这样移动起来会很慢的!”一名将领随声接口道。

崔顺眯了眯眼睛,然后朝身边下令道:“不管如何,一定不要让那个东西靠近城墙,给我准备一些火油,还有火箭,只要那个东西靠近城墙,立刻给我点燃!”

“是!”

一名传令官立刻领命而退。

紧接着,崔顺又朝另一名传令官下令:“马上通知城里的军民,准备随时迎战,还有,保护好我们的粮草,将粮草和妇女孩子全都送进地道里!”

“遵命!”

很快,整个辽东城就进入了战时状态。

而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气氛也渐渐变得紧张了起来。

大概过了三天,老天爷终于站在了唐军这边。

在风雪停下的一个时辰之后,李世民果断下令,对辽东城发起猛烈的进攻。

只见一排排的火炮,在下方数百人的推行下,几乎与城墙齐平的开始轰击城墙上的高句丽守军。

每一炮下去,高句丽城墙就炸起无数烟尘,以及哀鸿遍野。

“该死!这是什么战术!快!快来人去毁掉那些高台!”

崔顺终于反应了过来,那些高台根本不会靠近城墙,只需要缩短与城墙的距离,再加上高台的视野,比抛石机的杀伤力大了数倍不止,于是连忙派遣骑兵前去摧毁高台。

但是下一刻,一大队唐军骑兵就出现在了高台附近,像是在为高台保驾护航一般。

而随着高台的不断靠近,火炮的射击精度,以及威力,也在逐步提升。

那些高句丽守军,根本抵挡不住。

而李世民也是找准了时机,在火炮轰出一个缺口的下一刻,立刻派遣敢死队,利用云梯攀爬上城墙,倾倒火油在城楼上。

紧接着,又利用火箭,将城楼点燃。

忽地,一支火箭射进了高句丽军准备的火油区域,火势顿时猛增,不到片刻时间,辽东城西南的城楼就陷入了一片火海。

“不好!快派人去灭火!不要让火势蔓延至城内!”

崔顺吓了一跳,赶忙命令麾下将领带人去灭火。

情况也正如李道宗分析的一样,辽东城城楼起火,让高句丽守军方寸大乱,不仅城楼上的守军手忙脚乱的灭火,就连城内的军民也乱成了一团。

“哈哈哈!好!好啊!”

李世民见状,不由开怀大笑,旋即朝身后的众将道;“给朕全力攻城,务必拿下辽东城!”

“是!”

众将异口同声。

很快,唐军就对辽东城发起了总攻。

炮火之下,一名辽东城将领,一脸狼狈的冲到崔顺面前,慌慌张张地道:“崔将军,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自然是死守辽东城,等待援军到来!”

“可是,唐军士气正盛,火器凶猛,我们恐怕支撑不了多久了。”另一名辽东城将领,不由面露难色。

只见崔顺无奈地陷入了沉默。

他当然知道现在的情况很不妙,但是现在除了死守,他已经没有任何办法了。

“崔将军,不如我们派人出城,向白岩城求援吧?”

又有一名辽东城将领,冷不防地开口道。

崔顺闻言,顿时眼前一亮,旋即点头道:“好,立刻派人出城求援,告诉白岩城守将孙代音,辽东城危在旦夕,让他务必尽快派兵增援!”

“是!”

这名部将闻言,立刻领命而去。

然而,他刚走出没多远,便又急匆匆地跑了回来:“崔将军,不好了,唐军已经攻进城了!”

“该死!”

崔顺忍不住骂了一句。

他没想到唐军的动作居然这么快。

“崔将军,要不我们还是投降吧?”

一名将领忽地开口道。

但是,他的话语刚落,便遭到了其他将领的怒斥。

“你说什么?我们高句丽人,宁死不屈!”

“没错,我们宁愿战死,也绝不投降!”

“......”

崔顺看着这些激昂的将领,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流。

他知道,这些将领都是忠诚的勇士,他们为了保卫家园,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

而他,同样也愿意与辽东城共存亡。

只见他抬手就是一刀,直接劈在了那名提投降的将领身上,恶狠狠地道:“谁敢再说投降,杀无赦!”

此言一出,众将立刻精神一震。

紧接着,纷纷杀向了那些唐军。

而与此同时,唐军在火炮的掩护下,不断翻上城墙,对着城墙上的高句丽军,大开杀戒。

只见城墙上的高句丽军,一个接着一个的倒下。

他们并没有退缩,而是继续坚守在城墙上,与唐军展开了殊死搏斗。

崔顺看着这些英勇的士兵,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豪情。

他知道,只要这些士兵还在,辽东城就永远不会被攻破。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高句丽士兵的损失越来越大,城墙上的防御也开始变得薄弱。

崔顺看着这一切,心中焦急万分。

他知道,如果再这样下去,辽东城迟早会被唐军攻破。

“崔将军,唐军来势太凶猛了,特别是那些火炮,我们根本阻挡不了,这可怎么办啊!”一名将领神色慌张地问道。

崔顺沉默片刻,旋即咬牙道:“传令下去,打开城门,让勇士们冲出去,不惜一切代价,摧毁那些火炮!”

此言一出,周围的将领都不由神色大变。

他们知道,打开城门就意味着放弃城墙的防御,这无疑是一场冒险。

但是,看着城墙上不断倒下的士兵,他们也知道,如果再这样下去,辽东城迟早会失守。

于是,他们纷纷领命而去,开始组织士兵准备冲锋。

城门很快便被打开了,高句丽的勇士们如潮水般冲了出去,与唐军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战。

崔顺站在城墙上,看着下方激烈的战斗,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悲壮之情。

他知道,这场战斗的结果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崔顺无愧于渊盖苏文的信任。

战斗持续了整整一天,直到夜幕降临,才渐渐平息下来。

即使高句丽军殊死抵抗,依旧没能阻止得了唐军。

此战,高句丽守军战死了一万多人,另有一万多名士兵和四万多平民被俘虏了。

而作为辽东城守将的崔顺,则被唐军团团围在了城楼之上。

崔顺看着城内外满地的尸体,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哀伤。

这时,李世民带着众将,缓缓来到了他的身前,平静而淡漠地直视着他,隔了片刻,才冷冷地说道:“朕敬你是个忠耿之人。不过,忠于渊盖苏文那个逆臣,着实该死!”

“呵呵....”

崔顺不置可否地笑了笑,旋即面无表情地道:“大唐恃强凌弱,说得倒是冠冕堂皇。不过,你以为你们赢了吗?不,你们会折戟在我高句丽的土地上,就跟隋朝灭亡一样.....”

说完,他便二话不说的拔剑自刎了。

见到这一幕,李世民没有任何情绪上的波动,只是挥手下令道:“传朕旨意,将辽东城置辽州,任命李道宗为辽州都督!”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