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时不候

第377章李承乾的回忆!李世民暴怒!【求月票】

加入书架
书名:
过时不候
作者:
王蜀蜀
本章字数:
10064
更新时间:
2025-07-06

幽州城,燕王府。

原本装饰奢华的寝殿此刻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和草药苦涩的气息。

李祐脸色惨白如纸,躺在巨大的床榻上,双目紧闭,嘴唇干裂,每一次微弱的呼吸都牵动着左肩下那被厚厚麻布包裹的伤口,渗出刺目的暗红。

数名幽州城内最有名的郎中围在床边,个个额头冒汗,神色凝重。

他们用煮沸过的桑皮线小心翼翼地缝合着那深可见骨的伤口,又敷上特制的金疮药粉,再用洁净的麻布一层层紧紧裹缠止血。

“殿下失血过多,脉象浮滑无力,这是气血两亏、邪气内侵之兆!”

一位须发皆白的老郎中捻着胡须,忧心忡忡地对守在床边的阴智弘低声说道,“眼下伤口虽已处理,但最怕的是引发高热,以及那匕首是否淬了毒…若熬不过这两日,恐怕…”

阴智弘的脸色同样阴沉得可怕,他死死盯着李祐毫无生气的脸,眼神复杂难明。

有震惊,有后怕,但更多的是一种计划完美执行的欣慰和一丝难以察觉的…冷酷。

听到郎中的话,他猛地转头,眼中寒光迸射:“恐怕什么?!给本官不惜一切代价!用最好的药!殿下若有个三长两短,你们全家都去陪葬!”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令人胆寒的煞气。

几个郎中吓得浑身一抖,连忙磕头应诺,更加卖力地救治。

“舅舅…舅舅…”

昏迷中的李祐似乎被这压抑的气氛惊扰,无意识地呻吟着,含糊不清地喊着舅舅,声音里充满了痛苦和一种孩童般的依赖与委屈。

这声呼唤让他的眼神闪烁了一下,但很快又被更深的阴鸷覆盖。

他俯下身,凑近李祐耳边,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带着一种奇异的安抚和诱导,缓缓说道:“祐儿…别怕…舅舅在…舅舅知道你痛…是太子…是李承乾那个伪君子…是他派人害你…他想除掉你这个威胁…他好狠的心啊…连亲兄弟都不放过…”

他的声音低沉而充满蛊惑,如同毒蛇吐信,将“太子”、“李承乾”、“害你”这几个词清晰地烙印在李祐模糊的意识深处。

昏迷中的李祐似乎受到了强烈的刺激,眉头痛苦地拧紧,身体也微微抽搐起来。

阴智弘直起身,眼中闪过一丝满意的寒芒。

他转向跪在一旁,面如死灰的护卫头领和一众参与追捕的护卫,声音冷得像冰:“一群废物!连殿下都护不住!那刺客呢?!抓到了吗?!”

护卫头领额头重重磕在地上,声音带着恐惧和绝望:“回…回长史!那两名刺客对幽州城地形极其熟悉,身手也异常了得,尤其是那个假扮女子的…翻墙入巷,如同鬼魅…属下们…属下们追丢了…只…只在巷子深处发现了这个…

他颤抖着双手,呈上一块沾着雪泥的黑色布片,上面精细的花纹,绝非普通布坊能制作。

“废物!统统都是废物!”

阴智弘一把拽过碎布,厉声下令:“封锁全城!挨家挨户给本王搜!掘地三尺也要把那两个刺客挖出来!活要见人,死要见尸!还有,立刻派人去通知陛下!将所有情况,如实禀报!”

“是!是!”

护卫们如蒙大赦,连滚带爬地退了出去。

.........

与此同时,浑州城内。

李承乾接到长安太子府的急报,整个人都懵了。

隔了好半晌,才见他扭头看向裴行俭:“你知道此事吗?”

“不知道!长安的防控一直都很严密,如果出了天花这种瘟疫,不可能一点消息都没有!”裴行俭摇了摇头,同样感觉很震惊,却听他又朝禀报之人问道:“杨千户知道此事不?”

“回镇抚使,天花瘟疫就是杨千户发现的,而且是在宫中发现的!”禀报之人连忙答道。

李承乾与裴行俭再次一惊。

却听李承乾不可置信地道:“你说天花瘟疫是从宫中发现的?这是怎么回事,快详细说来!”

“是!”

禀报之人应了一声,立刻便将天花瘟疫的来龙去脉,说了个清楚。

原来,天花瘟疫是从香菱那里最先发现的,后来凡是接触过香菱的人,都被感染了,唯独长孙皇后没有感染。

李承乾猜测,应该是长孙皇后修行了《太玄养生经》的缘故,可以百毒不侵。

但关键问题是,香菱是怎么感染的?

后来经过杨囡囡,联合大理寺卿的仵作,以及宫里的相关人等配合,他们才初步搞清楚,原来香菱是使用了皇后赏赐给她的一个杯子,才开始不舒服的。

再后来,经过长孙皇后的回忆,确认,那个杯子竟是吐谷浑王妃送来的礼物。

而听到这里的李承乾,也很快回忆起来,确实有这么一件事。

因为那个杯子,实际上并不是吐谷浑王妃亲自送的,而是转交给李恪母妃杨氏送的。

也就是说,这里有两个关键点,一个是,李恪他们母子知不知道那个杯子有天花瘟疫?二个是,那个杯子是不是吐谷浑王妃的阴谋?

对于第一个关键点,李承乾暂时还无法确认,但第二个关键点,李承乾马上就能确认。

因为吐谷浑已经亡国了,虽然吐谷浑王妃跟着达延芒结波逃了,但要找到她,并不是很难。

另外,李承乾之前就曾向慕容顺打听过伏允的病情,虽然慕容顺说的不是很详细,但其中的某些细节,早就预示了伏允可能得过天花,但不知道用什么手段,控制住了天花病情。

只不过,当时的李承乾,并没有想到天花瘟疫上去,以为伏允得的是什么怪病。

毕竟高原地区,出现罕见的怪病,倒也很正常。

而现在,李承乾则可以传召慕容顺,再次确认天花瘟疫,以及伏允王妃的事。

只见他当即立断地道;“来人!去将西平郡王找来!就说孤有急事找他!要快!”

“是!”

一名锦衣卫应了一声,立刻便转身离开了。

而李承乾则再次将目光落在刚才那名禀报之人身上,肃然道:“长安的情况如何?天花瘟疫是否已经扩散?”

“回太子殿下,属下出城的时候,长安已经在开始封城了,所有人都不许出门,而皇宫那边,似乎更严重……”

“医学院呢?他们有没有配合宫里,控制疫情?”

“有的!回太子殿下!杨千户发现天花瘟疫的第一时间,就去医学院找孙神医了!医学院的人也积极配合锦衣卫开展防疫行动!但现在的问题是,天花瘟疫来势凶猛,即使是孙神医,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治好天花瘟疫。”

禀报之人小鸡啄米似的点了点头,然后尽可能详细的说明长安的情况:“而且,随着感染的人数越来越多,宫里已经有贵人开始吵闹着要出宫了,长孙皇后也忙得焦头烂额,一边安抚他们,一边配合防疫…..”

听到这里,李承乾已经深深意识到长安的严峻了。

但是,在他的印象中,天花瘟疫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只要接种好疫苗,就能有效的防疫天花。

只见他稍微思忖,便随手拿起一张白纸,在上面详细的写出天花疫苗的制作办法,以及防疫的各种方案,直到写完整整三张大纸,才略微手酸的放下笔,朝禀报之人道:“你叫什么名字,现在担任什么职位?”

禀报之人愣了一下,然后下意识看了裴行俭一眼,拱手道:“回禀太子,属下寇重,目前在锦衣卫经历司任职,主要负责公文传递!”

“好!寇重,现在孤任命你为大汉将军!把这份文件,五天之内,送到长安医学院!能否办到?”

“这….”

寇重迟疑了一下,旋即立刻挺直腰板:“能办到!”

“行!只要你顺利将这份文件送到长安医学院,孤就再提拔你为锦衣卫百户!”李承乾十分豪爽的说道。

寇重激动得脸颊通红,当即单膝跪地:“臣誓死完成任务!”

“别死!好好活着!孤说不定以后会重用你!不负你寇重之名!”

“谢太子殿下!”

“去吧!”

很快,寇重就带着李承乾亲自包好的包裹,踏上了飞奔长安的路途。

………

五日之后,辽东城。

李世民拿下白岩城之后,将白岩城置岩州,并任命孙代音为岩州刺史。

紧接着,又将最早攻下的盖牟城置为盖州。

而早在唐军攻破盖牟城之前,渊盖苏文就曾从加尸城调集军队进驻该城。

破城之时,这支军队就纷纷请求加入唐军,想要为大唐效力,结果却被李世民拒绝了。

而李世民给出的理由,很简单,就是因为他们的家人在加尸城,如果他们为大唐效力,渊盖苏文必定会屠戮他们的家人。

因此,在拿下白岩城之后,他才同样不想屠戮那些无辜的白岩城之人。

从这一点来看,李世民不愧为一代明君。

但也正如李承乾说的那样,他有时候确实有点妇人之仁,没有将明君与统帅的身份分清楚。

所以,在拿下白岩城之后,他的大军如同李承乾分析的那样,在辽东的最后一座军事重镇,安市城停下了。

“这都多少天了!怎么还拿不下安市城!?”

李世民有些不悦地在军帐里来回踱步。

而军帐里的文武大臣,则面面相觑,无言以对。

在辽东境内的所有高句丽据点中,安市城的情况最为特殊。

严格来说,它处于半独立状态。

因为渊盖苏文独揽大权,隐隐有不将高句丽王放在眼里的架势。

这使得忠于高句丽王的安市城城主,十分生气,不仅不听从渊盖苏文的命令,还多次上疏弹劾渊盖苏文。

使得渊盖苏文对安市城城主心生怨恨,断绝了他的一切资源,活生生的将安市城逼成了一座孤城。

但安市城城主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人,他不仅没有被渊盖苏文逼死,还将安市城打造成了自给自足,固若金汤的军事堡垒。

这就让李世民大军对安市城的进攻,陷入了被迫停滞状态。

“说话啊!你们一个个都哑巴了?!”

眼见众臣都默然不语,李世民的脚步陡然一顿,而后怒视众臣。

“呃….这个……陛下,依臣之见,现在马上就要进入严冬了,大军不宜在冬天作战,臣以为,还是等春天再攻打安市城吧?”

“是啊陛下!这么冷的天下,士兵们连武器都粘在手上,怎么打嘛?”

“陛下!要不等天气暖和一点,再攻城不迟!”

随着李道宗硬着头皮的回应,其余文武大臣立刻随声附和。

而李世民的脸色,却在这时越来越黑。

他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时间。

因为李承乾已经灭了两国了。

即使他使用了一些不光彩的手段,让侯君集去那边遏制了一下李承乾,但李承乾的行动,并没有停滞。

也就是说,春天之后,李承乾就要灭第三国了。

而他,天策上将,天可汗,大唐皇帝陛下,连高句丽的本土都还没打到!

这简直就是天大的笑话!

除非,他能顺利拿下这座安市城。

只要拿下了它,大唐远征军就可以扫平辽东半岛,继而跨过鸭绿江,一举夺取平壤。

在李世民看来,征服高句丽,只差两步,走完安市城这一步,战争就已经赢了大半了。

他怎么可能轻易放弃?

“报——!”

就在李世民准备大发雷霆的时候,帐外忽地传来一道禀报声:“启禀陛下,据前方斥候来报,一支约莫十五万人的大军,正在朝安市城进发,似乎是安市城的援军!”

哗!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

就连李世民都有些不知所措!

十五万援军是什么概念?是倾国之师!

是高句丽可以动用的所有兵力和后备军队!

可是,安市城本来是一座孤城,按理来说,不应该有援军才对。

难不成,渊盖苏文想通了?

他决定跟安市城城主摒弃前嫌,一起誓死守护安市城?

如果是这样的话,情况将变得越来越严峻!

“可恶!”

李世民一拳砸在了沙盘地图的边缘上,震起无数砂石,惊得在场的众臣,无不眼皮狂跳。

很明显,他们已经错过了最佳攻城的时机。

但这一切,其实与李世民有很大的关系,因为白岩城那件事,底下的士兵越来越出工不出力,这才让他们攻取安市城的行动,一次比一次失败。

“陛下…..”

杨师道张了张嘴,想要开口安慰李世民,却被李世民挥手打断了:“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就连渊盖苏文都能想通,朕还有什么想不通的呢?”

说完这话,扫视了一遍众文武,又叹息道:“要不,我们绕过安市城,先把南部的建安城拿下,你们觉得如何?”

“陛下不可!”

孙代音立刻站了出来,拱手道:“建安城在南,安市城在北,唐军的补给中转在辽东城,如果绕过安市城,攻打建安城,那么后方的运输线肯定会被敌军切断。”

“反之,如果先攻打安市城,则建安城唾手可得!”

什么是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作为曾经的白岩城城主,现在的岩州刺史,孙代音可以说是最了解辽东的唐军将领。

而李世民听完他的意见,自然也是很快就接受了。

至于其他的文武大臣,虽然没有孙代音了解辽东,但也十分认可孙代音的意见。

这个安市城,非打不可。

但是,因为现在的新情况,只能先按兵不动。

就如此,一场本来可能引发李世民暴怒的军事会议,最终被孙代音的两句话,草草结束了。

然而,就当众臣以为一切都尘埃落定了,帐外再次传来禀报声。

“启禀陛下!长安急报!”

“启禀陛下!幽州急报!”

“嗯?”

李世民听到这连续传来的急报声,明显得一惊,而后又扭头看向众臣,发现他们也满脸诧异。

“发生了何事?!”

李世民面色一冷,沉声喝问道。

“启禀陛下,长安爆发天花瘟疫!”

“启禀陛下!燕王在幽州遇刺,凶手似乎是太子派遣的刺客!”

轰隆!

两道禀报声,犹如天雷滚滚,将在场的所有人,都震得头皮发麻。

甚至连刚才因为李世民暂时放弃攻打安市城的轻松气氛,都一扫而光了。

怎么回事?

长安怎么会爆发天花瘟疫?

还有燕王那边是怎么回事?

太子怎么会派遣刺客去刺杀燕王?

无数的问题,无数的震惊,汇聚到每一个人的脸上,都让他们的脸色无比精彩!

特别是李世民,还有一直沉默的长孙无忌,眼睛都瞪得滚圆,眼中更是布满了,不知所措,茫然,愤怒,以及惊怒等各种情绪。

“胡说八道!太子怎么可能派人刺杀燕王!”

长孙无忌第一个从震惊中回过神来,怒斥禀报之人,并朝李世民极力解释:“这是诽谤!陛下!他们这是在诽谤太子!”

“你给朕闭嘴!”

李世民怒不可遏的呵斥了一句长孙无忌,然后朝帐外吼道:“将急报拿进来给朕看看!”

“是!”

两名禀报之人,吓得连滚带爬的进了军帐。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