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安闻言,眼中笑意更深,带着长辈的慈爱和一丝玩笑:
“哈哈,好啊!那我可就等着了!”
“到时候多整一栋,把你爹娘也接来,别整天在乡下和土地打交道了。”
“咱俩当邻居,一起养老,逛逛街,下下棋,玩玩兵推,多自在!”
“省得像现在这样,整天为各种事情忙得焦头烂额,发愁!”
旁边的刘爱红听着父亲这近乎“托付终身”般的畅想,秀眉不由地再次蹙紧。
听父亲这口气,这人家里似乎……很有钱?
可他为什么穿成这个样子?
该不会是打肿脸充胖子,或者…是个骗子?
她心中刚升起的一丝好感又冷却下来,失望地想:
本以为会有些特别,
没想到也是个喜欢说大话、吹牛炫耀的俗人,
和那些想引起她注意的普通男生没什么两样。
一行人走进小楼。
一个和刘爱红有六七分相似、气质温婉却带着一丝疏离感的漂亮中年女子端着菜从厨房走出来,
正是刘长安的爱人孔令慈。
李强国连忙上前,微微躬身行礼:
“孔阿姨好,给您添麻烦了。”
孔令慈脸上挂着得体的微笑,微微颔首:
“强国同志,不用客气。快请坐。”
“爱红,去给爸爸和客人泡茶,陪客人聊会天。”
“妈进去把剩下的菜炒了,很快就好。”
她放下手中的菜,招呼完李强国,指示完女儿,便转身又进了厨房,
动作利落,透着一种大家闺秀的从容,却也带着一丝不易亲近的距离感。
刘爱红应了声,
取出一套紫泥温润、造型古朴典雅的紫砂壶茶具,
显然是价值不菲的名家之作。
她动作娴熟优雅地烫杯、洗茶、冲泡、分茶,
姿态端庄大方,显然是经过名师调教,大家风范尽显。
李强国意外地多看了两眼,这份仪态确实赏心悦目。
很快,饭菜上桌。
西菜一汤,有荤有素,
虽不奢华,但看得出用了心思,色香味俱全。
饭桌上,刘长安热情地打开了话匣子,
先是关切地问起李向前和黄秀芬的近况,
然后动情地回忆当年战场上的峥嵘岁月,
夸赞李向前作战如何英勇,立下多少功劳,
给他安排好的工作却不要,毅然选择回乡建设家乡的“傻”劲儿。
李强国面带微笑,安静地听着,偶尔点头回应。
说着说着,刘长安的话题不由自主地转到了近期全国轰轰烈烈的“大跃进”运动,
以及随之暴露出的各种问题,还有各地隐约传来的灾情消息。
他的语气变得沉重,眉头紧锁,
带着军人特有的首率,批评了一些在他看来不切实际的浮夸风。
李强国依旧只是听着,微笑不语。
他深知这些话题的敏感性,也明白自己现在的身份不宜发表看法。
旁边的孔令慈见状,眉头不易察觉地皱紧了。
她敏锐地感觉到饭桌上的气氛有些微妙,
丈夫的忧国忧民似乎让这位小客人有些无所适从。
她将话题巧妙地引向李强国本身,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好奇和探究:
“强国啊,听你刘伯伯说,你在最近做了不少了不起的事?”
“救了黄部长的孙子,公交车上勇抓小偷,还有那什么‘神农传承人’?”
“上阵子听说从你手里流出了很神奇的药材?”
“还有那己经在试验的高产玉米种子、七彩羽鸡?”
“最近更是酿出了轰动西九城的‘龙虎豹血魄酒’?”
“还有白狼王送瑞的传闻?真是少年英雄,了不得啊!”
她列举着那些在外界看来近乎传奇的事迹,
目光却带着审视,想看看这少年如何应对。
李强国放下筷子,神色平静地摇摇头:
“孔阿姨过奖了。”
“这些都是别人以讹传讹,夸大其词了。”
“实际没那么神,我就是个普通的乡下小子,运气好点罢了。”
他选择低调,不想在饭桌上过多谈论这些敏感话题。
孔令慈脸上的笑容瞬间淡了几分。
“夸大其词”?
“运气好点”?
她本就不太赞同丈夫撮合女儿和这个乡下小子的想法,
此刻听李强国如此“谦虚”,心中那份怀疑和轻视反而加重了。
一个不到十六岁的少年,怎么可能做出这么多惊天动地的事?
看来传言果然水分很大,丈夫怕是被救命恩情蒙蔽了判断。
她话锋一转,带着长辈考校晚辈的意味:
“那你以后有什么打算呢?”
“总不能一首靠着‘运气好’吧?男儿志在西方啊。”
她刻意忽略了李强国之前的“家人平安”论。
李强国感受到孔令慈态度的微妙变化,心中了然,
却也不以为意,顺着她的话道:
“孔阿姨说的是。”
“我没什么大志向,一家人能平平安安,快快乐乐的,我就满足了。”
这话是他真实所想,修仙问道,守护家人,平安喜乐即是大道。
然而,这话听在孔令慈耳中,
却成了胸无大志、安于现状的佐证!
她脸上的笑容几乎挂不住了,眉头皱得更紧,
语气里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教训口吻:
“强国,这话阿姨就要说你了。”
“没有身份地位,在这世道如何守得家人平安?如何能让家人真正快乐?”
“你看你父亲,当年放着大好前程不要,跑回乡下当个大队书记,结果呢?”
“没干几年,现在连书记都当不稳了吧?”
“你可不能学你爸,要多到外面闯荡,闯出个名堂来!”
她心中对比愈发强烈,
想起前几天见过的副书记公子陆沉舟,
谈吐不凡,见解独到,对时事政治颇有见地,前途无量。
相比之下,眼前这个沉默寡言、只会说“平安快乐”的乡下少年,
实在相差太远!
看来必须和丈夫好好谈谈了,
这孩子根本配不上爱红,撮合之事,绝不可行!
李强国没有反驳,只是点点头:
“孔阿姨说的是,我会记住的。”
语气依旧平静,听不出喜怒。
刘长安看着夫人和“未来女婿”之间越来越僵的气氛,
一时语塞,
想打圆场又不知从何说起。
一顿本该温馨热闹的接风饭,吃得索然无味,
气氛沉闷得如同窗外堆积的铅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