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娘的暖婚日常

第31章 田间夜语定心计

加入书架
书名:
厨娘的暖婚日常
作者:
葡萄甜冰
本章字数:
4402
更新时间:
2025-07-02

第31章 田间夜语定心计

我查过《农桑辑要》,说这东西喜温耐瘠,咱们江南的春寒比不得北方,若能赶在芒种前收一茬,既能填春荒的口粮,剩下的碎块还能切了喂猪。"他从怀里摸出个皱巴巴的纸包,抖出两粒拇指大的块茎,表皮沾着干泥,"张货郎前日又来,我用半袋新晒的干菜换的,说是从岭南带的种。"

顾穗捏起一粒,指腹触到粗糙的表皮,想起灶房里堆着的厨余:"若用洗米水浇过的烂菜叶堆肥,再掺点草木灰——草木灰暖,能提地温。"她抬头时,暮色里周砚的眼睛亮得像星子,"我前儿腌酸姜剩的菜帮还在缸里沤着,等发了酵拌进土,保准比河泥还肥。"

"穗儿。"周砚突然低笑,伸手替她抹去鬓角沾的草屑,"你这脑子,怎么就装得下灶房和地头两样事?"他从怀里摸出根炭笔,蹲在田埂上画起来,"这儿留两行作垄,垄间距一尺五,既通风又方便拔草;边上开条浅沟,等下雨能引水——"

"嘘。"顾穗突然按住他手背。

田边的苦楝树影里传来细响,像是衣角擦过树枝,又像是鞋底碾过碎石。

她耳尖微动,想起前日张婶说老吴家的二小子在村头骂"穷酸秀才抢人饭碗",后颈顿时起了层细汗。

周砚的炭笔"啪"地掉在地上。

他猛地起身,将顾穗往身后带了半步,目光紧盯着树影晃动处。

风掠过苦楝树,几片残花簌簌落在顾穗肩头,可那响动却没再传来,只余下虫鸣裹着晚风,倒显得方才的动静像场错觉。

"许是我听错了。"顾穗扯了扯他衣袖,指尖发颤,"咱们回吧,明儿还要早起泡种。"

"你先回去。"周砚没动,声音压得低,"我绕到树后看看。"他解下外衫披在她身上,布衫还带着他体温,"灶上温着姜茶,你喝了暖手,我片刻就回。"

顾穗攥着外衫站在田埂上,看他猫着腰钻进树影。

苦楝树的影子在地上铺成张网,她数着自己的心跳,一下,两下,数到第二十七下时,听见周砚的脚步声从另一侧传来。

"是老吴家的三小子。"周砚拍着裤腿的泥,脸色沉得像要落雨,"缩在树后扒拉土,见我过去撒腿就跑——鞋跟还挂着咱们新翻的泥。"他蹲下身,捡起方才掉落的炭笔,在田埂上重重画了道线,"前儿他哥还说'荒坡是老周家的祖地',合着眼馋咱们开出来的地?"

顾穗想起春上老吴头堵在院门口骂"野丫头占了周家田",指甲掐进掌心:"他们总说周伯是孤老,田该归房头......可周伯临终前把地契塞我手里时,你也在跟前。"她声音发涩,"若真要闹,咱们......"

"闹便闹。"周砚突然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泥蹭在她手背上,"地契在咱们这儿,乡约在咱们这儿,你腌的酸姜能让半村人夸,我画的育秧表能让张婶的豌豆苗高半寸——"他指腹蹭过她发顶,"他们抢得走地,抢不走人心。"

顾穗望着他眼里的光,突然笑了:"前儿李嫂还说要把她娘家的表妹说给老吴二小子,这下怕是要黄。"她弯腰捡起炭笔,在周砚画的垄沟旁添了朵小花,"等马铃薯收了,我做锅薯泥饼子,让全村人都来尝——到时候老吴家的门槛,怕是要被借锅的婶子踩塌。"

周砚被她逗得笑出声,伸手揉乱她的发:"走,回家誊农书去。"他牵起她的手往村里走,田埂上的炭笔画被晚风掀起一角,像只欲飞的蝶。

柴门吱呀一声推开时,灶房里还亮着灯。

顾穗去灶上倒姜茶,周砚则翻出那本边角卷毛的《农桑辑要》,书页间夹着他抄的农谚,墨迹深浅不一,像是夜里点着油灯写的。

"我前儿翻到'夜间巡田,防鼠防偷'。"他铺开新纸,笔锋遒劲,"明儿起咱们轮班,我后半夜,你前半夜——"

"我也要抄。"顾穗端着茶过来,见他写得认真,转身从柜里摸出张旧报纸,"我整理了份病虫害图谱,菜青虫长啥样,蚜虫爬哪片叶,画出来贴在村口——省得王姨又把虫吃的菜当病株拔了。"她指着报纸上歪歪扭扭的画,"你看这只菜青虫,像不像小宝捏的面人?"

周砚抬头,见她鼻尖沾着茶渍,眼睛亮得像含了星子。

案上的油灯跳了跳,把两人的影子投在墙上,叠成模糊的一团。

他突然想起春上刚搬来这破院时,墙皮脱落,灶口漏风,如今墙上挂着育秧表,案头堆着农书,连窗台上都摆着他新栽的葱苗。

"穗儿。"他放下笔,握住她沾着茶渍的手,"等马铃薯收了,咱们开块菜地专门种时蔬,你做你的节气宴,我写我的农科手札......"

"再养两只下蛋鸡。"顾穗接口,"李嫂说她的芦花鸡要抱窝,送咱们只小鸡崽——"

"再在院角搭个葡萄架。"周砚望着窗外的夜色,"等夏天能在架下吃饭,你拌的黄瓜蘸酱,我酿的青梅酒......"

油灯芯"噼啪"爆了朵小灯花。

顾穗低头看他写的"夜间巡田"西字,墨迹未干,在纸上泛着暗光。

她伸手替他理了理被油灯烤得微卷的额发,轻声道:"睡吧,明儿还要去张货郎那儿取豆种。"

周砚应了声,却没动。

他望着案头那本《齐民要术》,月光从窗纸漏进来,在"种瓜第十西"那页投下银边。

他伸手抚过书页,听见顾穗在里屋铺床的响动,突然想起前儿在乱葬岗拾到的半块残碑,碑上模糊的字迹里,似乎也有"雨水种瓜"的字样......

夜渐深了。

顾穗的鼾声轻得像春芽抽枝,周砚轻手轻脚摸黑翻出那本《齐民要术》,月光落在"种芋第二十七"的注脚上,他借着月光细读,突然顿住——注里竟记着"薯芋喜温,以草木灰拌肥则早生",与顾穗白日说的话分毫不差。

窗外传来夜鸟的啼鸣,周砚合上书页,目光落在墙上的育秧表上。

炭笔字被灶烟熏得发浅,却依然清晰如昨。

他伸手摸了摸衣袋里的地契,触手温凉,像块压在心头的石,又像颗要发芽的种。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