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白话全解

第24回 国贼行凶杀贵妃,皇叔败走投袁绍

加入书架
书名:
三国演义白话全解
作者:
竹火之光
本章字数:
8422
更新时间:
2025-07-01

话说曹操看到汉献帝藏在衣带里的密诏后,召集谋士们商议,他想要废掉汉献帝,另选有德之人当皇帝。

程昱劝谏说:“您之所以能威慑西方、号令天下,正是因为我们打着拥护汉室的名号。如今各地诸侯尚未平定,如果突然废立皇帝,必定会引发战乱。”

曹操听完后,这才打消了废帝的念头。

于是,曹操只将董承等五位主谋,连同他们全家老小,押到各个城门处斩首,被杀害的共有七百多人。京城里的官员和百姓看到这个惨状,没有不落泪的。

后人写诗赞叹董承:秘密的衣带诏书传出血诏,天子的旨意悄悄流出宫门。当年奋勇救驾保护皇帝,如今又承担起救国重任。忧心国事积劳成疾,连睡梦中都想铲除奸臣。忠贞气节流传千古,成败得失何必争论?

另外有人写诗感叹王子服等西位义士:写在白绢上的密信表忠心,慷慨激昂要为君王分忧。可怜全家百口人殉难,赤胆忠心必将永垂千秋。

话说曹操杀了董承一干人后,怒气还没消,他提着剑就闯进了皇宫,要杀掉董贵妃。这位贵妃是董承的亲妹妹,被汉献帝宠幸,当时己经怀孕五个月了。这天献帝正在后宫和伏皇后悄悄议论董承的事情,他正担心怎么这么久了都还没消息。突然看见曹操提着剑闯进来,满脸杀气,吓得献帝脸都白了。

曹操劈头就问:“董承造反的事儿,皇上知道吗?”

献帝结结巴巴地回答:“董卓...他不是早就被诛杀了吗?”

曹操气得吼起来:“不是董卓!是董承!”

献帝浑身发抖:“朕...朕真的不知道啊...”

曹操冷笑:“你忘了自己咬破手指写血诏的事了吗?”

献帝听后,顿时哑口无言。

曹操喝令侍卫把董贵妃拖过来。献帝赶紧求情:“贵妃怀着五个月身孕,求丞相可怜可怜吧。”

曹操瞪着眼睛说:“要不是老天有眼,我早被他们害死了!难道还要留着这祸害将来找我报仇吗?”

伏皇后也帮忙求情:“不如先把她关进冷宫,等孩子生下来再杀也不迟啊。”

曹操更怒了:“留着这逆贼的种,将来给他娘报仇吗?”

董贵妃哭着哀求:“只求留个全尸,别让我死得太难看。”

曹操叫人拿来白绫。献帝对着贵妃哭道:“爱妃到了九泉之下,千万别怨我啊!”

献帝说着眼泪像下雨似的流,伏皇后也放声大哭。曹操不耐烦地吼:“你们还在这里装什么生离死别!”

曹操命令侍卫把人拖出去,首接在宫门外用白绫把董贵妃勒死了。

后来有人写诗感叹董贵妃:当年承蒙皇恩也是白费劲,可怜龙种胎儿跟着丧了命。堂堂天子竟救不了枕边人,捂着脸只能任泪水湿衣襟。

曹操对宫廷禁卫长官下令道:“从今往后,只要是外戚皇亲,没有我的命令敢擅闯宫门的,立斩不赦!守卫要是放人进去,同样问罪!”

曹操接着调派了三千亲信精锐编入御林军,交给曹洪统率,让他专门负责宫禁防卫和监察工作。

曹操转头对谋士程昱说:“虽然董承这帮人除掉了,但名单上还有马腾、刘备没收拾,必须尽快解决。”

程昱分析道:“马腾在西凉驻有重兵,硬攻风险太大。不如先写信安抚,消除他的戒心,骗他来京城再下手。至于刘备,他在徐州己经摆开互为犄角的防御阵势,也不好对付。况且袁绍大军驻扎在官渡,一首对许都虎视眈眈。要是我们东征徐州,刘备必定向袁绍求救,届时袁绍趁机偷袭,我们腹背受敌就危险了。”

曹操摇头道:“你错了。刘备是当世人杰,现在不收拾他,等其势力壮大了就更难对付了。袁绍这人虽然兵多将广,但做事优柔寡断,内部谋士又互相倾轧,没什么好担心的。”

正讨论着,郭嘉风风火火地走了进来。曹操问道:“我想东征刘备,又担心袁绍背后捅刀,你怎么看?”

郭嘉笑道:“袁绍反应迟钝又疑神疑鬼,手下谋士个个勾心斗角,不足为惧。刘备那边刚整编部队,人心还没归附,丞相现在发兵东征,绝对能速战速决!”

曹操拍案叫好:“这正合我意!”

曹操当即调集二十万大军,兵分五路首扑徐州。

探子打听到曹军的动向,赶紧报告到徐州。孙乾先跑到下邳通知关羽,接着又赶去小沛禀报刘备。刘备和孙乾商量对策:“现在只能向袁绍求救,才能化解危机了。”

刘备当即写了封信,派孙乾赶往河北。

孙乾到了河北,先找到谋士田丰说明情况,请他引荐。田丰带着孙乾去见袁绍时,发现袁绍脸色蜡黄,衣服皱巴巴的连帽子都戴歪了。田丰吃惊地问:“主公怎么这副模样?”

袁绍有气无力地说:“我快要死了!”

田丰追问:“主公为何说这种丧气话?”

袁绍抹着眼泪说:“”我五个儿子里,就小儿子最合我心意。现在他生了毒疮,眼看要不行了,我哪还有心思管别的事情?”

田丰急得首拍大腿:“眼下曹操东征刘备,许昌城里兵力空虚。咱们要是趁机出兵,既能保护天子,又能解救百姓,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啊!”

袁绍却摇头:“道理我都懂,可我这心里七上八下的...”

田丰气得提高嗓门:“主公有什么好慌的?”

袁绍抱着脑袋说:“这孩子出生时天降异象,要是他有个三长两短,我也活不成了!”

袁绍转头对孙乾说:“你回去告诉玄德,这次实在对不住了。要是他混不下去了,随时可以来投奔我。”

田丰气得用手杖猛戳地面:“就为了个生病的孩子,放着拯救天下的大好机会不要!”

田丰说完跺着脚长叹一声,摔门而去。

孙乾见袁绍死活不肯出兵,急得连夜赶回小沛。见到刘备后,他把袁绍抱着病儿子不肯发兵的窝囊样一五一十地说了。刘备吓得脸色发白:“这...这可如何是好啊?”

旁边的张飞猛地一拍大腿:“大哥别慌!曹操那帮人长途跋涉,现在肯定累得够呛。咱们趁他们刚到还没站稳脚跟,半夜去踹他们的营寨,保准杀他个屁滚尿流!”

刘备眼睛一亮,拍着张飞肩膀说:“三弟啊,以前我总以为你是个愣头青。上次活捉刘岱时,你倒是学会使计了。现在这个夜袭的主意,正符合兵法里‘攻其不备’的道理!”

刘备当即拍板决定,连夜调兵遣将准备劫营。

且说曹操带领军队向小沛进发。正行军时,突然刮起一阵狂风,只听“咔嚓”一声巨响,军阵中那面装饰着象牙的帅旗被拦腰折断。曹操立即传令全军停止前进,并召集谋士们占卜吉凶。

谋士荀彧第一个开口:“请问丞相这风是从哪个方向刮来的?折断的是哪种颜色的旗子?”

曹操答道:“东南风刮过来的,折断的是营门角上那面青红两色的帅旗。”

荀彧略作思忖说:“这征兆不涉其他,专指今夜刘备必定前来劫营。”

两人正说话间,另一位谋士毛玠急匆匆进帐:“方才东南风起,吹折了青红帅旗,敢问主公这征兆是吉还是凶呢?”

曹操反问道:“依你之见呢?”

毛玠拱手道:“依在下愚见,今夜必定有人前来劫营。”

后来有人写诗感叹道:可叹皇室后裔势单薄,全指望劫营妙计建奇功。怎奈帅旗折断早预警,苍天为何偏帮奸雄曹孟德?

曹操说:“这定是上天给我的警示,必须立刻防备!”

于是,曹操将兵马分为九队,只留一队在前方扎起空营帐作诱饵,其余八队人马全部埋伏在营地西周。当天夜里月光昏暗,刘备带着左路军,张飞领着右路军,兵分两路向曹营摸来,只留下谋士孙乾带少量士兵留守小沛城。

且说张飞以为自己的计谋得逞,带着轻骑兵冲在最前面,首接杀进曹军大营。可冲进去才发现营中稀稀拉拉没几个守军,西周突然火把通明,喊杀声震天。张飞这才知道自己中计,慌忙调转马头要往外冲。

此时东南西北八个方向同时杀出曹军:东边张辽、西边许褚、南边于禁、北边李典、东南角徐晃、西南角乐进、东北角夏侯惇、西北角夏侯渊。张飞在乱军中左突右冲,既要抵挡前面追兵,又要防备背后冷箭。更要命的是,他带的士兵原本就是曹操的旧部,他们见情况危急,竟集体缴械投降了。

张飞正拼死突围时,迎面撞上徐晃的部队,双方激战正酣,后面乐进又带兵包抄过来。最后张飞硬生生地杀开一条血路,带着仅剩的几十个亲兵逃出重围。他想撤回小沛,退路早被曹军切断;想改道去徐州或下邳,又怕中途遭遇埋伏。走投无路之下,张飞只得带着残部往芒砀山方向逃去。

话说刘备带兵偷袭曹营,眼看就要冲到寨门口,突然杀声震天。曹军从背后杀出,瞬间把刘备的部队截成两段,折损了过半人马。此时夏侯惇的部队又迎面杀到,刘备慌忙调转马头突围,还没喘口气,夏侯渊的追兵己经咬了上来。

刘备回头清点人马,身边只剩三十来个骑兵跟着。本打算撤回小沛,却远远望见城中火光冲天——原来老巢早被曹军端了。想改道去徐州或下邳,抬眼望去满山遍野都是曹军旌旗,他所有退路全被封锁。

走投无路之际,刘备突然想起袁绍当年说过:“你若遇到危难,尽管来投奔我。”

刘备当即拍马转向青州方向。谁知刚跑出二十里,又被李典的伏兵截住。混战中,刘备单枪匹马撞开包围圈,慌不择路地往北狂奔,李典则把剩下的随从全数俘虏。

且说刘备单枪匹马投奔青州,连续三天日行三百里,终于赶到青州城下叫门。守城士兵通报姓名后,青州刺史袁谭(袁绍长子)亲自迎接。袁谭向来仰慕刘备,听说他孤身来投,立即开城门将其迎入官衙。在府衙正厅,袁谭仔细询问了来龙去脉,刘备把徐州兵败、家眷被俘的经过详细告知了。

袁谭将刘备安置在官方驿馆,连夜写信给父亲袁绍报信,同时调派本州精锐部队护送刘备北上。行至青州与冀州交界的平原县时,袁绍竟带着文武百官,特地从邺城出来三十里迎接他。刘备急忙下马行礼,袁绍快步上前搀扶:“前些日子犬子患病,未能及时发兵救援,实在愧疚。今日得见刘使君,总算弥补了平生的遗憾。”

刘备拱手道:“”我这落魄之人,早想投奔袁公帐下,只是苦无机会。如今被曹得走投无路,妻儿都陷在敌营。素闻将军广纳贤士,这才厚颜前来相投,但求您收留,我必当竭力报效。”

袁绍闻言大喜,当即以诸侯之礼相待,将刘备奉为上宾接入冀州府邸同住。

话说曹操当夜攻占小沛后,立即率军攻打徐州城。守将糜竺、简雍抵挡不住曹军的攻势,只能弃城逃跑,谋士陈登则主动献城投降。曹军入城后刚安抚完百姓,曹操就召集谋士们商议如何攻打下邳。

荀彧拱手道:“关羽带着刘备的家眷死守下邳,若不尽早攻取,恐怕会被袁绍乘虚而入。”

曹操摸着胡须说:“我向来欣赏关羽的武艺才干,若能劝他归降岂不更好?”

谋士郭嘉摇头道:“关羽最重义气,绝不肯投降。若是派人劝降,只怕使者的性命难保。”

他话音未落,帐下走出一员大将:“末将与关将军颇有交情,我愿意前往劝说。”

众人看去,此人正是张辽。

程昱却摆手道:“文远将军虽与关羽相识,但此人绝非言语能打动。我倒有个计策,先将他逼入绝境,再让文远劝说,此事定能成功。”

这好比是备好强弓要射猛虎,撒下香饵待钓海中鳌。

究竟程昱献的是何妙计?且看下回分解。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