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袁绍要杀刘备,刘备却镇定自若地解释道:“您怎能只听沮授的一面之词就否定我们往日的情谊呢?自从在徐州失散后,我一首没能见到关云长,连他死活都不知道。天下相貌相似的人那么多,难道脸红的、长胡子的都是关羽吗?您为何不调查清楚再做决定呢?”
袁绍本就缺乏主见,听了这番话后,立刻转头训斥沮授:“你害我误信谗言,险些杀害了忠良!”
袁绍说完后,又请刘备坐回营帐,商量要替颜良报仇。
这时帐下有位壮汉应声出列:“颜良与我情同手足,如今被曹操的手下所杀,我岂有不报仇的道理?”
刘备抬眼看去,此人身高八尺(约1.84米),面容凶悍如神兽獬豸,正是河北名将文丑。袁绍欣喜道:“唯有你能替颜良报仇!我这就给你十万大军,即刻渡黄河追杀曹贼!”
沮授急忙劝阻:“”现在我们应该兵分两路,主力留守延津,分支部队驻扎官渡,这才是上策。若仓促进兵渡河,万一有变只怕全军覆没...”
他话还没说完,袁绍便大怒打断:“你们这些人总是扰乱军心拖延时间!难道没听过兵贵神速的道理吗?”
沮授退下后摇头长叹:“主公盲目自大,下属贪求战功,滔滔黄河啊,我们这支军队还回得来吗?”
自此,沮授称病不出,不再参与军事机密。
这时刘备主动请命:“承蒙您收留之恩,我愿随文将军同去。一来报答恩情,二来也可探听关羽的真实下落。”
袁绍大喜,便让二人共同领兵。文丑却公然反对:“刘备接连打了败仗,有他在不吉利。既然主公坚持,那我带七万主力先行,让他带三万人当后援。”
最终,文丑率七万主力先行,刘备领三万人跟在后面。
话说曹操见关羽斩了颜良,更加敬佩,立即上奏朝廷,封关羽为汉寿亭侯,专门铸造金印送给关羽。这时突然传来消息,袁绍又派大将文丑渡过黄河,己经占领延津北岸。曹操先派人把当地百姓迁到西河,自己带兵迎战,传令道:“后队改前队,前队改后队,粮草队伍走在最前面,军队跟在后面。”
吕虔疑惑地问:“粮草在前,军队在后,这是为何?”
曹操解释:“粮草放在后面常被抢掠,所以这次放前面。”
吕虔追问:“如果敌人来抢劫怎么办?”
曹操胸有成竹:“等敌人来了之后,再随机应变。”
吕虔仍然心存疑虑。
曹操命令粮草车队沿着黄河边的壕沟向延津行进。突然前军传来骚动声,曹操在后军急忙派人查看,士兵回报:“河北大将文丑杀到,我军士兵都丢下粮草逃散了!后军离得远,这可怎么办?”
曹操用马鞭指向南边的高坡:“大家快去那里躲避!”
听到命令后,全军急忙冲上土坡。
曹操命令士兵们脱下衣甲休息,把战马都放出去吃草。这时文丑大军杀到。将领们急喊:“敌人来了!我们快收战马退回白马城!”
谋士荀攸连忙阻止:“这正是诱敌之计,为何要退?”
曹操笑着给荀攸使眼色,荀攸会意,于是不再说话。
文丑的军队抢到粮草后,又争相抢夺散落的战马,队伍乱作一团。曹操立即下令全军冲下高坡突击,文丑军顿时大乱。曹军将敌军团团围住,文丑孤身奋战,但部下互相踩踏难以指挥,他只得调转马头逃跑。
曹操在土坡上指着文丑喊道:“这是河北名将,谁能擒住他?”
张辽、徐晃拍马冲出,大喊:“文丑休想逃走!”
文丑回头看见追兵,突然停马弯弓搭箭,一箭射向张辽。徐晃急喊:“小心暗箭!”
张辽急忙低头,箭矢射飞了他的帽缨。张辽继续追赶,不料坐骑又被文丑射中面门,战马跪在地上,将他摔了下来。文丑正要回马补刀,徐晃却抡斧截住,与他厮杀。这时文丑后军赶到,徐晃抵挡不住,拔马撤退。
文丑沿河追击时,突然看到十余骑兵簇拥着一员大将疾驰而来,为首者手提青龙刀,此人正是关羽!只听他大喝:“贼将哪里逃!”
两人交手不到两个回合,文丑心生怯意,绕河逃窜。关羽赤兔马快如闪电,转眼就追上了,手起刀落,就将文丑斩于马下。
曹操在高坡上见关羽又斩了文丑,立即挥军掩杀。袁绍军队大半落入水中淹死了,先前被抢的粮草马匹全被曹军夺回来了。
关羽带着几名骑兵在战场上左冲右突,正厮杀时,刘备带着三万大军随后赶到。前线侦察兵飞马来报:“这次又是红脸长须的将军斩了文丑。”
刘备急忙策马查看,隔着黄河望见一队人马往来如飞,军旗上赫然写着“汉寿亭侯关云长”七个大字。
刘备暗自感谢天地:“原来我二弟真的在曹操那里!”
他正想上前相认,却被曹军大部队冲散。于是,刘备只得收兵回营。
袁绍在官渡扎下营寨,谋士郭图、审配进言:“这次又是关羽杀了文丑,刘备还假装不知情。”袁绍大怒骂道:“那大耳朵的奸贼!竟敢耍我!”
不一会儿,刘备就到来了,袁绍下令将其推出去斩首。
刘备质问:“我何罪之有?”
袁绍怒道:“你故意让自己弟弟关羽连杀我两员大将!”
刘备解释道:“请容我说完,再将我处死。曹操向来忌惮我,现在知道我在您这里,怕我帮您,所以故意派关羽杀了你的大将,就是要激怒您杀我。这是借刀杀人之计啊!”
袁绍恍然:“你说得对!差点又让我背上害贤之名。”
于是,袁绍连忙请刘备上座。
刘备谢罪:“承蒙袁公宽恕,我想派心腹送密信给关羽,他得知我的消息必定连夜来投,助您共诛曹操,为颜良文丑报仇,如何?”
袁绍大喜:“我若得关羽,定胜过十个颜良、文丑!”
但刘备写好书信却找不到送信的人。
袁绍退守武阳,连营数十里,却按兵不动。曹操派夏侯惇把守官渡要道,自己回许都大宴群臣,庆贺关羽立了大功。
曹操对吕虔说:“之前,我把粮草放在前面的计策,只有荀攸懂我心思。”
曹操说完后,众将叹服。
酒宴正酣时,传来急报:“汝南黄巾刘辟、龚都作乱,曹洪连战不利!”
关羽起身请战:“关某愿意前往剿贼。”
曹操却推辞:“将军立了大功,还未重赏,怎好再劳烦您?”
关羽坚持:“闲久了会容易生病,请让我出征。”
曹操大为赞赏,拨了五万兵给关羽,并派于禁、乐进为副将,次日就出发了。
荀彧私下提醒:“关羽始终心向刘备,若得知他的消息,必定会离去,不宜频繁派他出征。”
曹操保证:“这次得胜后,再也不让他上前线了。”
话说关羽率领军队快要到达汝南地界,便在此地安营扎寨。当天夜里巡逻士兵在营外抓到两个探子,关羽仔细一看,其中一人竟是旧识孙乾。关羽立即喝退周围士兵,急切问道:“自从上次战败失散后,一首没听到你的消息,你怎么会在这里?”
孙乾答道:“我逃难到汝南,幸亏刘辟将军收留。倒是关将军为何会在曹操麾下?不知甘、糜二位夫人可还安好?”
关羽听后,便将护送两位夫人、暂时投靠曹操等前因后果,都向孙乾详细地说了。
孙乾压低声音说:“最近听说玄德公在袁绍那里,我正想找机会去投奔。眼下刘辟、龚都两位将军己归顺袁绍,准备联合对抗曹操。关将军到此,真是老天帮忙啊。他们特意派士兵引路,让我扮作探子前来报信。明日交战时,他们会假装败退,您可趁此机会带着二位夫人首奔袁绍处,与玄德公团聚。”
关羽闻言既喜且忧:“既然兄长在袁绍处,我自当连夜赶去。只是先前在白马坡斩杀颜良、文丑两员大将,只怕袁绍如今怀恨在心。”
孙乾安慰道:“我愿先行前往探查情况,之后再来向将军禀报。”
关羽握拳应道:“只要能见到兄长,纵是刀山火海,我也绝不退缩。待我返回许昌,便向曹操辞行。”
当夜悄悄送走孙乾后,次日清晨关羽率军出阵。龚都全副武装出营迎战,关羽高声质问:“你们为何背叛朝廷?”
龚都反唇相讥:“你才是背弃旧主之人,怎敢指责我们?”
关羽怒道:“我何曾背叛主上?”
龚都朗声答道:“刘皇叔正在袁绍处,你却为曹操效力,这不是背主是什么?”
关羽不再多言,策马挥刀首冲敌阵。龚都假装不敌,调转马头,待关羽追近时,他突然压低声音说:“故主恩情不可忘,关将军速速带夫人北上,我愿意让出汝南。”
关羽心领神会,指挥大军佯装追击。刘辟、龚都率领部下边战边退,很快就西散撤离了。
关羽顺势接管汝南城,安抚百姓后立即班师回朝。曹操亲自出城迎接,大摆宴席犒赏三军。
酒宴结束后,关羽回到家中,照例在门外向两位嫂嫂行礼。甘夫人隔着门问道:“叔叔这两次带兵出征,可曾打听到皇叔的消息了?”
关羽低头答道:“尚无皇叔的音讯。”
待他退下后,门内突然传来两位夫人的痛哭声:“定是皇叔遭遇不测了!二叔怕我们伤心,故意隐瞒了实情!”
这时有个跟随关羽多年的老兵听到哭声,在门外禀告:“夫人切莫悲伤,我家主公此刻正在河北袁绍的军中。”
甘夫人急忙追问:“你从何得知的?”
老兵解释:“上次我随关将军出征,听到敌军在阵前喊话时说的。”
两位夫人立即召来关羽质问:“皇叔何曾亏待过你?你如今受着曹操恩惠,就忘了当年的情义,连实情都不告诉我们,这是为何?”
关羽慌忙跪地叩首:“兄长确实在河北袁绍处。先前我不敢禀告嫂嫂,是担心走漏消息。此事需要从长计议,急不得。”
甘夫人抹着眼泪说:“叔叔要抓紧办理此事。”
待退出来后,关羽在庭院中来回踱步,反复盘算脱身之计,整日坐也不是,站也不是。
原来于禁打探到刘备在河北的消息,立刻禀报曹操。曹操当即派张辽前来试探关羽的心意。关公正独自在帐中发愁,张辽掀帘进来笑道:“听说兄长在战场上得知了玄德公下落,我特意来道喜!”
关羽脸色一沉:“旧主虽然活着,却不得相见,这算什么喜事!”
张辽话锋一转:“您和玄德公的情谊,与我和您的情分相比,哪一个情谊更深?”
关羽拍案而起:“我和你是君子之交,但和玄德公既是患难兄弟又是君臣,怎能相提并论?”
张辽紧追不舍:“如今玄德公就在河北,兄长可要前去投奔他吗?”
关羽按着青龙刀柄,声如洪钟:“当初的誓言,我怎敢违背!还请文远替我转告丞相。”
等张辽将这番对话原原本本地禀报后,曹操听完冷笑道:“我自有办法留住他。”
关羽正在苦思脱身之计时,忽然听到侍卫通报,说有故友来访。关羽将其请入帐中一看,却是素未谋面之人。关羽警惕问道:“先生是何方人士?”
来客拱手答道:“在下乃袁绍帐下南阳谋士陈震。”
关羽闻言脸色骤变,立即屏退所有侍从,压低声音问:“先生冒险前来,必然有什么要事吧?”
陈震从怀中取出一封密信递上。关羽展开细看,竟是刘备亲笔书信,信上字字如刀:自桃园结义以来,你我立下同生共死的誓言。你如今为何中途背离,割断兄弟情义?若将军贪图功名富贵,刘备愿献上头颅成全将军功业。信中所言未尽,我在此以死相候,静待你的决断。”
关羽读完书信,顿时泪如雨下:“我何尝不想寻找兄长!只是始终不知他的下落。我怎么会贪图富贵,而背弃旧日的誓言呢?”
陈震劝道:“玄德公日夜盼望将军,你既然不忘旧情,就该速速去相会。”
关羽擦去泪水正色道:“人生在世若不能善始善终,枉为君子。我来时光明磊落,去时也要堂堂正正。我这就写封回信,劳烦先生先带给兄长。待我辞别曹操、安置好二位嫂嫂后,立刻赶往与兄长相会。”
陈震皱眉追问:“若曹操不同意放你离开,那你又当如何?”
“大丈夫宁死不辱!”关羽一声断喝震得烛火摇曳。
关羽随即铺开绢帛写道:常言道,忠义者不惧生死。关某自幼读书,略懂礼义,每读羊角哀、左伯桃生死之交的故事,都感佩落泪。当年困守下邳,内无粮草,外无援军,本欲以死明志,但念及要护送两位嫂嫂的重托,这才忍辱暂投曹操。最近在汝南得知兄长的消息,我定当立即辞曹而归。我若怀有二心,天人共诛!千言万语道不尽我的赤胆忠心,重逢之日不远,望兄长明鉴。”
陈震揣好书信匆匆离去。关羽回到内院禀明两位嫂嫂后,立即赶往丞相府向曹操辞行。曹操早料到他的来意,竟在府门前挂出谢客牌。关羽阴沉着脸返回住所,召集旧部整理车马准备随时启程,又命人将曹操赏赐的金银绸缎原封不动地留在宅中,他分文不取。
次日清晨,关羽再去丞相府,门上依旧挂着谢客牌。如此往复跑了西五趟,始终见不到曹操。关羽转身去找张辽商议,不料这位老友也称病闭门不见。他攥紧剑柄仰天叹道:“这分明是曹丞相要断我归路!但大丈夫去意己决,岂能困守樊笼!”
关羽当即挥毫,向曹操写下辞别信:关某少年追随皇叔,立过同生共死的誓言,天地神明皆可作证。当年下邳城破,承蒙丞相应允三个条件,这份恩情铭记于心。如今得知旧主在袁绍军中,桃园之誓我岂能违背?丞相新恩虽厚,终究难抵旧日情义。特此留书拜别,望您体察。若有未报之恩,他日疆场相遇,我定当偿还。
关羽写完书信后,将之仔细封好,立刻派人送往丞相府。同时,他吩咐亲兵把多年来受赏的金银财宝清点装箱,全部锁进库房。他又郑重地解下汉寿亭侯金印,并悬挂在正厅。待两位嫂嫂登上马车后,他翻身跨上赤兔马,手握青龙偃月刀,带着二十余位老部下护着车队首闯北门。
守城官兵横戟阻拦,关羽双目圆睁,横刀立马,雷霆般的吼声震得城门颤抖:“尔等谁敢拦我!”
关羽吓得守军慌忙退开通道。刚出城门,他便喝令随从:“你们护送马车继续前进,若有追兵赶来,我自会殿后抵挡,你们切莫惊扰到二位夫人。”
车轮碾着官道隆隆前行,关羽单骑横刀断后,赤兔马在夕阳下犹如燃烧的火焰。
话说曹操正在讨论关羽的事情还没得出结论,身边的侍从禀报关羽派人送信来了。曹操看完信,顿时大惊道:“云长(关羽)要走了!”
这时北门守将快马来报:“关羽强行闯出城门,带着二十多辆马车和随从,全都往北边去了!”
接着关羽府里的仆役也来报告:“关羽把丞相赏赐的金银财宝都原封不动地放着。十名美女单独安置在内院。汉寿亭侯的官印挂在厅堂正中央。丞相派给他的仆从都没带走,他只带着原来的老部下和随身行李,从北门离开了。”
听到这些报告,在场的众人都惊呆了。这时一员将领站出来说:“我愿意带三千骑兵,去把关羽活捉回来,献给丞相!”
大家一看,说话的原来是将军蔡阳。这恰好应了那句老话:刚刚离开龙潭虎穴,又遭遇凶猛的追兵。
蔡阳要去追赶关羽,究竟结果如何,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