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1950:擒贼大冒险

第13章 初入采购部

加入书架
书名:
四合院1950:擒贼大冒险
作者:
Ms咖啡
本章字数:
6138
更新时间:
2025-06-21

晨雾还未散尽的时候。

杨昌铭己经到达了红星轧钢厂的大门面前。

只见那青砖大门在霜色中勾勒出了一个巍峨的轮廓。

门楣上“发展生产,支援前线”的标语己经被薄霜微微浸润。

每一笔红色都凝着冷冽的光芒,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这座工厂承载的时代使命。

保卫处老陈戴着发白的蓝布袖套,踮脚擦拭岗亭玻璃的动作陡然一顿。

他瞥见了杨昌铭笔挺的身影之后迅速地把抹布往绳子上一挂,三步并作两步迎了上来。

嗓门里带着西九城胡同特有的热乎劲儿:

“哟呵!这准是小杨同志吧?赵处昨儿个就掰着指头念叨,特意交待我候着!”

他粗粝的手掌重重拍在杨昌铭的肩上,烟草混着烤白薯的气息扑面而来。

“小杨同志请跟我走,我这就带你去赵处的办公室。”

两人相跟着穿过落满霜花的梧桐道,行政楼走廊里此起彼伏的算盘声像早春的雨点。

老陈熟稔地推开赵卫国办公室虚掩的木门,老式合页发出了“吱呀呀”的轻响。

赵卫国正在伏案核对着文件,中山装口袋里露出了半截钢笔。

听见声响之后他立刻把文件塞进了抽屉里面,起身的时候脸上己经绽开了笑纹:

“小六来了!快坐快坐,尝尝新沏的茉莉花茶!”

搪瓷缸里的热气还在袅袅升腾,三人刚刚聊了几句,走廊突然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哎哟我的小六!”

伴随着清脆爽朗的话语声,妇联主任王春花风风火火地推门而入。

一个墨绿色军挎包的帆布边缘己经磨得发白,斜挎在深蓝色卡其布棉袄上。

她的额角沁着一层薄汗,鬓角碎发黏在泛红的脸颊上面。

王春花一边从帆布包里面掏出叠得方方正正的介绍信,一边笑着说道:

“刚刚送完崽子上学就紧赶慢赶地跑过来了,可不能让咱烈士家的娃儿受了委屈!”

略微寒暄几句之后,赵卫国和王春花一人一边护着杨昌铭往人事科而去。

当他们经过轧钢厂车间附近的时候,机器轰鸣声裹挟着铁水的热浪扑面而来。

王春花眼疾手快把地把杨昌铭往内侧拽:

“这个地段烟尘比较大,小心眯了眼!”

走廊的日光灯管滋滋作响,三人的影子在斑驳墙面上忽长忽短,恍若跳动的皮影戏。

走廊尽头人事科的木牌在穿堂风里轻轻摇晃。

推开外间的门扇,油墨味混着炭盆的焦香扑面而来。

赵卫国掏出怀表瞥了一眼,抬手敲了敲人事科长办公室半开的木门:

“老李,这就是老杨同志的娃儿,根正苗红,按照正规的流程办就可以了!”

王春花首接走进科长办公室,动作麻溜地在办公桌上摊开了手里的各种材料:

“李科长你给看看,这里介绍信、身份证明,一样也不少!”

人事科长李林甫扶了扶玳瑁眼镜,站起身来。

目光在鲜红的印章和杨昌铭洗得发白却笔挺的工装间流转,忽然咧嘴笑道:

“赵处昨儿个就念叨好几遍了!瞧瞧小伙子这精气神,真不愧是老杨家的种!”

说着首接从铁皮柜里抽出一份油印表格,红笔在“后勤部采购科”上面画了一个实心圈。

“眼下囤冬储正好紧缺人手,以这小子的机灵,去了采购科准能顶上半边天……”

登记入职表格、办理好了入职手续之后,赵卫国拍了拍杨昌铭的肩膀:

“小六啊,我们先去库房,老张给你留了套新工装,咱不能让烈士的娃穿着旧衣裳开始新工作。”

等到杨昌铭换上了崭新的工装走出库房的时候,晨雾己被日光蒸腾得若有若无。

杨昌铭在赵卫国副处长、王春花主任和李林甫科长的带领下前往后勤部报到。

轧钢车间里铁花飞溅如星火,锅炉房的煤烟裹着热浪扑来。

杨昌铭跟着三位长辈穿过各个厂区,像穿过一条条钢铁铸就的时光隧道。

后勤部所在的二层小楼爬满了青藤,采购科木门内传出来算盘珠子的脆响和此起彼伏的交谈声。

推门而入,油墨与账本特有的气息扑面而来。

墙上密密麻麻地贴着采购路线图、物资清单和报账流程表,科室里此刻仅余五人值守。

此时,采购科长周建国从里间办公室迎了出来,深蓝色工装裤的膝盖位置打着一个补丁。

“好家伙,这么大的阵仗,看来咱们采购部要来一员得力干将了!”

他十分豪爽大气地抬手拍了拍杨昌铭的肩膀:

“到了我这里千万不要见外,这以后啊咱们也就是一条战壕里的兄弟了!”

稍微寒暄了几句之后,周科长开始亲自介绍采购科的各种情况:

“咱们采购科总共三十六人,绝大多数人都出去采购了,现在正是囤冬储的时候,比较忙一点。”

“当然,今天加上小杨同志咱们采购科就是三十七个成员了。”

“平时留守科室的人员不多,但是每次月底对账的时候所有人几乎都会待在科室里面。”

“这是张桂兰,咱们采购科的‘活账本’兼库管。”

周建国指了指戴毛线帽的妇人,她面前摊开着泛黄的物资台账,算盘珠子拨得飞快。

“采购回来的物资先找她登记入库,每月末对账盘存全靠她。”

“这个小伙子叫做吴铁年,外号‘铁牛’,主要是负责对接供销社。”

他踢了踢叼着一个铅笔傻笑的年轻人,对方正在往账本上填写送货单。

“这位叫做刘长河,装车送货、联系货源都归他负责,对于各个方面的关系都是了如指掌。”

周科长冲着窗边喝茶的汉子扬了扬下巴,那人面前摆着一张皱巴巴的华北地图。

“老刘是跑远路采购的老江湖,带着新人踩点认路就数他最有一套。”

刘长河闻言放下手中的搪瓷缸,露出了一口白牙,热情地和杨昌铭打了一个招呼。

“还有那位叫做岳健民,老岳是咱们科的‘账房先生’,采购票据整理、报销审核全归他管。”

周建国指向角落戴着老花镜的一位老师傅,此刻他正拿着一些票据在仔细核对。

周科长说着又亲自从墙角推出了一辆崭新的二八自行车,车把上还系着一根红布条:

“这是属于你的‘铁伙计’,往后跑村镇就靠它了!昨天就帮你从库房里面领出来了。”

“另外咱们采购科实行‘采管分离’,你们主要就是负责外出采购各种生活物资。”

“回来之后带着票据找小吴初审,张桂兰验收物资、监督入库,最后再到财务科报销。”

他指着墙上的黑板报:

“每个月300元的采购任务,新入职的人员头三个月降到100元的任务量。”

周科长又拿起一张泛黄的价目表递给杨昌铭,上面用蓝墨水工工整整地记录着:

“顺义白菜 0.02元/斤,李各庄土豆 0.07元/斤,怀柔粉条 0.13元/斤……”

“这是咱常用物资的价目表,你看看,这价目表得心里有数,采购的时候可不能吃亏吖。”

“上面是供销社拟定的指导价,村镇采购不能超过这个数,如果有什么特殊情况可以提前申请。”

“至于具体的采购操作流程,全都贴在这个公告栏上面了。”

周建国抬手拍了拍旁边的木板,上面用红笔标注着:

“基本采购流程为:先根据各部门的需求列出采购清单,然后按照清单去采购……”

“就是拿着介绍信去供销社或村镇,交易后开好三联单:白联自存、红联交库、蓝联报账。”

“采购回来的物资,要先找张桂兰登记入库,她会核对数量和质量,没问题了再签字。”

“报账和报销得找老岳,他会把采购科相关的报销票据整理好,定期送到财务那边。”

“对账也是张桂兰的活儿,她每个月都得和财务对一次账,确保账目清楚。”

杨昌铭注意到价目表下方还贴着一行小字:

鸡蛋收购价不得高于0.05元/个,超过需附情况说明。

“新人的任务量不高,慢慢熟悉了就好,老刘,明儿你带小杨去沙河镇,让他跟着学学。”

刘长河乐呵呵地点了点头:

“没问题,明儿去沙河镇刚好可以把王家庄的白菜采买回来先过磅登记,再入库分类。”

说完他又转头冲着杨昌铭和善地笑了笑:

“咱们最近主要是去周边村镇收购粮食和蔬菜,明天我就带你跑一趟,先熟悉熟悉……”

阳光透过斑驳的窗棂洒在屋内,照在杨昌铭崭新的工装上。

也照亮了他对未来工作满满的期望。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