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未散,五里村南,一道青衣人影踏雾而来。
来者年约三十,眉目秀朗,气质矜傲,身后负剑,两袖青纹灵光浮动,随步摇曳,显然并非凡俗之辈。他步至村口,手执一道金符,轻轻一抖,符火一闪即灭,化作一道气息无声渗入地脉之中。
“灵泉在此。”他自语,嘴角扬起一抹笑意。
村民对来人多有侧目,却不敢上前。那股修者威压虽未明放,却如无形之墙,压得鸡犬不鸣。
沈怀砚快步迎出,脸色复杂:“道友来此,可是为昨夜雷气之事?”
“青纹道子,天旷宗客座。”来人语气淡淡,目光却首视沈怀砚,“我宗察觉此地灵泉异动,奉掌教法令,查探地脉归属。”
沈怀砚一惊,欲开口反驳,却被对方抬手止住:“你是藏霞弟子,想必也察觉此地灵气回流之势。断脉复苏,非同小可。”
“此地原为藏霞旧阵遗址。”沈怀砚沉声道,“若有归属,亦应由我宗查明。”
青纹道子不置可否,只抬眼环顾一圈:“那草庐之中那位,可是此阵布设者?”
“他是散修。”沈怀砚迟疑片刻,道,“不过阵道确实不俗。”
青纹道子一笑,不再多言,转身朝草庐方向而去。
草庐内,李星笙正熬药如常。门未掩,他自不动声色,只淡淡道:“天旷宗之人,终于来了。”
青纹道子步入院中,抱拳为礼:“在下天旷宗青纹,道号‘青纹道子’,冒昧打扰。”
李星笙抬眸,目光平静:“请坐。”
两人落座,茶水尚温,彼此试探之间波澜不惊。
“李道友阵法精妙,不知是否师承哪家?”青纹开口试探。
“自学。”李星笙轻描淡写。
“哦?”青纹眼底一闪寒意,“昨夜那雷阵,镜折五雷、铜莲布目,是我宗藏卷中才有之法,李道友竟能独立布设,实令人敬佩。”
李星笙淡笑不语,只以手指轻弹桌面。
青纹忽地一指点出,一道青光冲天而起,自他袖中跃出一道虚影,那是此前夜间探路的青铜面具人。
“李道友既非旁人,为何不自报身份?”青纹道子语气转冷。
虚影灵识未稳,却被李星笙袖中早藏的灵针所引,阵心一震,一缕雷丝从地缝窜起,首破那探路之魂。
轰!雷光再现,虚影爆碎,青纹面色剧变,猛地起身。
李星笙却端茶不动,只淡淡一句:“试探也要分场合。”
青纹双目微眯,冷声道:“李道友可知此举意味着什么?”
“我不过一散修。”李星笙语气平静,“若你要动手,便请动吧。”
气氛一时凝滞。
片刻后,青纹冷笑一声:“果然不凡。”转身拂袖而去。
待其离去许久,沈怀砚方才赶来:“他没动手?”
“动了。”李星笙看向远方,“只是动的是分身。”
沈怀砚心头震动:“你到底是谁?”
李星笙却忽地问:“通天台那几位弟子,还在你宗?”
“啊?”沈怀砚一愣,旋即回神,“你是说……那几人曾于藏霞旧阵驱雷试阵之事?”
李星笙点头:“他们擅动阵眼,是此灵泉异动的导火索。”
沈怀砚神色一变,低声道:“那几位己被请回宗门审问,原本只以为他们鲁莽,如今看来……”
“非鲁莽,是被人指使试探旧阵。”李星笙目光幽深,“幕后之人,或许就是那青纹道子背后之人。”
夜深。
白睛豹忽于屋后低吼,声带焦躁,尾扫地面,沙石簌簌而落。
李星笙倏然睁眼,衣袍拂动,人己跃出草庐。
泉边,月色下的水面泛起淡淡红光,仿佛血珠沉浮。
他步入泉前,灵识探入水中。
“邪阵残痕……藏得倒巧。”
泉底石缝间,一枚斑驳铜片赫然浮现,其上刻有古老阵纹,隐隐透出残余的术力波动。
李星笙神情肃然,伸指在泉边画下一道灵符。
“这不是灵泉苏醒……是旧阵未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