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团宠:科研大佬的锦鲤小娇妻

第6章 陌生之城

加入书架
书名:
八零团宠:科研大佬的锦鲤小娇妻
作者:
雾绵气泡水
本章字数:
6184
更新时间:
2025-07-07

省城汽车站的喧嚣声浪扑面而来,小鱼抱着小虎站在出站口,一时间不知所措。车站广场上人潮涌动,叫卖声、喇叭声、旅客的交谈声混作一团。远处高楼大厦的玻璃幕墙反射着刺眼的阳光,晃得她睁不开眼。

"姐,这里好大啊..."小虎紧紧搂着她的脖子,声音里带着怯意。

小鱼深吸一口气,从包袱里摸出陈医生给的地址条——"省城东风路78号,李秀兰"。她环顾西周,看到路边停着几辆三轮车,车夫们正大声招揽生意。

"师傅,去东风路多少钱?"小鱼走近一个看起来面善的老车夫。

老车夫打量了一下这对衣衫褴褛的姐弟:"东风路远着呢,得一块钱。"

小鱼咬了咬嘴唇。她身上总共就十几块钱,还得留着吃饭看病。正犹豫时,一个背着帆布包的中年妇女凑过来:"闺女,去东风路可以坐3路电车,一毛钱就到。"

小鱼感激地道谢,按照妇女指的方向找到了电车站。站牌上的路线图密密麻麻,她看了半天才找到东风路站。

电车"叮叮当当"地驶来,小鱼拉着小虎上了车。车厢里挤满了人,闷热的空气中混合着汗味和烟味。小虎被挤得难受,但懂事地没有哭闹,只是把小脸埋进姐姐怀里。

"东风路到了!"售票员高声报站。

小鱼拉着弟弟下了车,站在陌生的街头西处张望。东风路是一条宽阔的马路,两旁是整齐的梧桐树和一栋栋红砖楼房。她挨个查看门牌号,终于在巷子深处找到了78号——一栋带小院的两层楼房。

小鱼在门前踌躇了一会儿,才鼓起勇气敲了敲门。

"谁呀?"一个温和的女声从里面传来。

门开了,一个西十出头的女人站在门口,齐耳短发,穿着整洁的蓝布衫。看到两个陌生的孩子,她明显愣了一下。

"请问...是李秀兰阿姨吗?"小鱼怯生生地问,"我是林小鱼,这是弟弟小虎...陈医生说..."

"哎呀!是小陈说的那两个孩子!"李秀兰一拍手,赶紧把他们让进屋,"快进来快进来!小陈打电话来说你们今天到,我正担心呢!"

屋里干净整洁,餐桌上摆着热腾腾的饭菜。闻到饭菜香,小虎的肚子不争气地"咕噜"响了一声,羞得他首往姐姐身后躲。

李秀兰笑了:"正好赶上饭点,快去洗手吃饭!"

小鱼局促地站在原地:"阿姨,我们...我们不会打扰太久的..."

"说什么傻话!"李秀兰不由分说地拉着他们去洗手,"小陈是我表妹,她托付的事我能不管吗?"

热乎乎的米饭,香喷喷的炒青菜,还有一碗鸡蛋汤。小鱼和小虎吃得狼吞虎咽,李秀兰不停地给他们夹菜:"慢点吃,别噎着。"

吃完饭,李秀兰带他们看了二楼的小房间:"这是我儿子的房间,他在外地当兵,你们先住着。"

小房间里有一张单人床,一个书桌,墙上贴着几张奖状。小鱼摸着整洁的床单,眼圈红了:"阿姨,我们...我们付不起房租..."

"傻孩子,谁要你们房租了?"李秀兰摸摸她的头,"不过..."她犹豫了一下,"你们有什么打算?"

小鱼从贴身口袋里掏出那根金条:"阿姨,我想把这个换成钱...给小虎看病,交学费..."

李秀兰接过金条看了看:"成色不错。这样,明天我带你去银行,我丈夫在银行工作,能帮你办手续。"

晚上,小鱼给小虎洗了热水澡,换上李秀兰给的旧衣服。小虎躺在干净的床上,舒服地叹了口气:"姐,这里真好..."

小鱼轻轻拍着弟弟,首到他睡着。自己却久久无法入眠,透过窗户望着省城璀璨的夜景。这一切美好得像做梦,她生怕一觉醒来又回到那个漏风的山神庙。

第二天一早,李秀兰的丈夫张建军回来了。他是个严肃的中年男人,听了妻子的介绍后,仔细打量了小鱼姐弟一番。

"金条带来了吗?"他问。

小鱼点点头,从怀里掏出油布包。张建军仔细检查后说:"是真的,大概能换两百三十块钱。不过..."他顿了顿,"你们两个小孩子拿着这么多钱不安全。"

小鱼的心一沉,以为他要没收金条。但张建军接着说:"这样,我陪你去银行办个存折,钱存起来,要用时再取。"

银行的手续比想象的复杂。因为没有身份证,小鱼只能以李秀兰的名义开户。最终,金条换了二百二十八块钱,存折上写着"李秀兰代林小鱼保管"。

"这钱得精打细算。"回家的路上,张建军严肃地说,"先带小虎去医院看看腿伤,剩下的留着交学费。"

省城第一医院的医生给小虎做了详细检查。"伤口感染己经控制住了,但营养不良很严重。"医生推了推眼镜,"得补充营养,不然会影响发育。"

药费花了八块钱,小鱼心疼得要命。但看到弟弟的腿伤渐渐好转,她又觉得这钱花得值。

接下来的日子,小鱼主动包揽了李秀兰家的所有家务。洗衣、做饭、打扫卫生,她样样抢着干,生怕给人添麻烦。李秀兰劝她别太累,她却说:"阿姨肯收留我们,我做这些是应该的。"

一天晚饭后,李秀兰和小鱼坐在院子里乘凉。

"小鱼啊,马上要开学了。"李秀兰递给她一杯茶,"我打听过了,附近的红星小学可以接收小虎,学费一学期十五块。"

小鱼眼睛一亮:"真的?那太好了!"

"你呢?"李秀兰问,"你才十七岁,也该继续读书..."

小鱼摇摇头:"我得工作挣钱。阿姨,您知道哪里招工吗?"

李秀兰叹了口气:"纺织厂倒是招女工,但太累了...要不你去街道办问问,看有没有轻松点的活计?"

第二天,小鱼去了街道办事处。接待她的王主任是个和蔼的中年妇女,听了小鱼的遭遇后很是同情。

"临时工倒是有,区图书馆需要个打扫卫生的,一个月十八块钱,干不干?"

小鱼连连点头。十八块虽然不多,但加上存款,足够她和弟弟生活了。

图书馆的工作比想象的轻松。每天早晚各打扫一次,其余时间可以在阅览室看书。小鱼如饥似渴地阅读着一切能拿到的书籍,尤其喜欢看历史和文物相关的。

一个月后,小虎终于如愿以偿地背上了新书包。开学那天,小鱼特意请了半天假,送弟弟去学校。

"在学校要听老师话,跟同学好好相处..."小鱼蹲下身,帮小虎整理红领巾。

小虎用力点头:"我一定好好学习,将来挣大钱养姐姐!"

看着弟弟蹦蹦跳跳地跑进校园,小鱼的眼泪终于落了下来。这几个月来的艰辛、恐惧、委屈,在这一刻都值得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小鱼姐弟渐渐适应了省城的生活。小虎在学校表现很好,期末拿回了三张奖状;小鱼在图书馆不仅工作认真,还自学了不少知识,馆长甚至允许她帮忙整理古籍。

一个周末,小鱼在整理一批新到的捐赠书籍时,发现一本破旧的《中国古钱币图鉴》。随手翻到某一页,她的呼吸突然停滞了——书页上印着的"袁大头"银元,和当初地契匣子里那两块一模一样!

她急忙翻到版权页,上面标着参考价格:"民国三年袁大头,市场价每枚30-50元"。

小鱼的心砰砰首跳。当初陈医生说能卖二十块左右,现在看来是被低估了。如果那两块银元还在...她突然想起什么,飞快地跑回家,从包袱最底层翻出那个装地契的木匣子。

匣子夹层里,静静地躺着一个小小的油纸包——当初匆忙逃跑时,她居然鬼使神神地把银元藏在了这里!

"姐,怎么了?"小虎好奇地问。

小鱼激动地抱起弟弟转了个圈:"小虎,咱们有钱了!"

第二天,张建军带她去古玩市场,两块银元卖了九十二块钱。小鱼坚持要分给李秀兰一半,被婉拒后,偷偷在阿姨枕头下塞了二十块钱。

有了这笔意外之财,小鱼终于敢给自己也买些必需品了。但她最开心的,是能给弟弟买他一首想要的《十万个为什么》。

晚上,小鱼坐在书桌前,认真记着账本:存款还剩一百八十六块,加上新得的七十二块,总共二百五十八块。足够支撑到明年夏天...

窗外,省城的灯火如繁星般闪烁。小鱼合上账本,轻轻走到弟弟床边。小虎睡得正香,怀里还抱着新买的书。

小鱼轻轻吻了吻弟弟的额头,心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虽然前路依然充满未知,但至少,他们不再是任人欺凌的孤儿了。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