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我来了

第十章 交公粮

加入书架
书名:
火红年代我来了
作者:
崔教授
本章字数:
8560
更新时间:
2025-07-08

收完玉米,地里面剩的活,也没多少了,大家更多是为了交公粮而做准备。刨除杂质,分别包装。刘国强媳妇领着几个妇女挨个给麻袋封口。针线在指间来回穿梭,缝的甚是瓷密

转眼又是十天,签到奖励依旧绿的路明发慌——10张烟票。狗系统,不知道本爸爸不抽烟吗?你再这样会失去爸爸的爱!

下午刚吃完晚饭队部的喇叭发出声音

喂喂喂,大队所有人员全部到仓库集合

重复一遍,大队所有人员全部到仓库集合

重复一遍,大队所有人员全部到仓库集合

"明天就是交公粮的日子了,交完公粮大家分粮食。为冬天做准备了,所以说今明两天是最后一班岗,不论再苦再累,大家也要努力克服,把这最后一班岗站完!"

"今年得交公粮的数是一亩85斤,咱们大队的大米、小米、小麦、高梁、玉米、各种豆类一共要上交将近40万斤粮食,由于数量太大,县里派出七辆汽车给我们送粮食,所以我们现在要把粮食全部装车,咱们凌晨两点出发去县里交粮"

"开始干活!"

男女老少齐上阵!大家扛着装粮食得麻袋就往车里放。七辆卡车每一辆能装5万多斤粮食。这个时代的大车没人管能装多少,只要掉不下来就行。剩下的不到5万斤粮食,队里有三辆马车,五辆牛车,还有两辆骡子车,最后那辆"东方红"拖拉机则是后面挂五个板车,离远看像小火车似的。就这些车辆就能看出东北大队有多富了,其他大队别说拖拉机,他们连这些牲口都不一定有几头。

100斤一袋的粮食每人大概要搬10多次。这可是力气活,粮食全部装车完。己经夜里十二点多了,大家打扫一下,先回家等出发的时候再来。这也是为什么吃完晚饭才叫大家来干活,中午才接到交公粮的通知,下午县里的车才到。这么重的活大家不吃饭也干不动啊。所以晚饭后才通知干活搬粮食。就这也早就消化完了,饿得前胸贴后背的,回家还得在吃一顿。不仅如此,还得把明早和明天中午的饭带出来呢。顺利的话明天中能完成交粮,大家往回走,能赶上回村吃晚上饭。不顺利就不一定什么时候。刘国强他们前些交公粮时常有半夜才回来的。凌晨两点就出发是因为东北大队,离县里远。就是两点走,到那也得七点多了。晚去不行吗?粮站也不能跑了。不行,现在粮食分等级,每个县里规定收到的特等,一等粮食是有定量的。去晚了别说特等,一等了,二等粮你都不一定评的上,最后只能是三等了。特等一等粮食多的大队国家会给一定的奖励的,三等多的大队则是啥也没有,还得作为典型受到批评,现在这个年代大家集体荣誉感爆棚,谁也不愿意作为挨批评的典型。东北土地和海南的土地不一样,种出来的粮食不一样很正常。大家都是一个县里的,种出来的粮食能有多大的不同。现在也没有机器,都是靠人工凭经验分等级。所以大家都是能早去就早去!

凌晨,路明跟在送粮的队伍之中。不光有路明,应该是整个东北大队成年的男性都在,一是这么多粮食,人手多点不怕出事,连民兵都背着56半。二一个到了粮站,得本大队的自己的人卸粮食。

这个年代交公粮的队伍,和打仗的队伍有一拼!用人山人海也不为过。路明他们七点多就到了,可前面己经排了好长一溜了。粮库的灰墙上,"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标语正在褪色。

"呦,还得是老刘你们大队呢,今年又是你们大队交粮食交的最多吧。真牛逼"应该是和刘国强认识,看到刘国强到了,过来和老刘搭话

"我们那耕地多,所以交的多,多交少交不都是为人民服务吗!我看你们大队也没少拉啊?"

"嗨!不到30万斤,比去年多"

"嗯,今年是个丰收年,我看别的大队也都比去年交的多"

老刘给对方抵了一根烟,开始唠了起来

上午十点多,中午轮到路明他们了。质检员开始检查粮食,主要是看看粮食得含水情况,颗粒度,杂质含量,质量情况。

"老刘,还得是你们大队,年年你们的粮食得平均水平都是最好的。怎么种的,你教教他们。瞅瞅他们种的,白瞎拉倒!"

刘国强忙称是土地好。他能怎么教,他是靠关系拉来的化肥才有这好的产量和质量。

东北大队大部分粮食都是特等和一等,只有几万斤高粱是二等。

卸完粮食,大家开始启程回家。晌午在岔路口休息,大家凑在一起对付一口。吃完饭接着往回走,一路上虽然大家累的己经都没什么说话的力气了,可大家脸上还是挂满笑容的。公粮交完了,只剩算好工分给大家分粮食了,一年的努力马上就能看到了。谁又能不开心呢

快七点大家才回到大队,解散前刘国强对着大家说到"三天后大队部给大家伙分粮食,准备过冬。解散,都回家吧,累一天,都好好休息"

大家能休息,刘国强可休息不了,第二天一大早,三巨头就在大队部碰头了,开始研究分粮食的事情,粮食要拿出来多少分给大家,每个工分又能换多少粮食,每种粮食怎么搭配。这都是罗乱,不探讨清楚,分粮食的时候也是事。好在大家干活的时候,钱易得也在跟着计算。钱易得人品不怎么样,扒拉算盘珠子还是挺厉害的。这时候己经整的差不多了,只剩一些细枝末节,大家一起讨论一下就行了。

老天爷还是挺照顾这些土里刨食的,交完公粮的第二天,就开始下雪了。

1975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来的更早一些。

趁着下雪,签到

这次运气还行。不是绿光,白银奖励(一张失传的药方,关于治疗各种外伤,路明给起名叫黑玉断续膏)

趁着现在没事路明去了趟县里,之前来交公粮没机会,这次路明准备好好逛逛。就凭有电影院这一点就比乡里繁华多了,不过路明没看,自己看电影多孤独啊!

又去了供销社,没有自己空间里全。路明借此机会把身上的签到得来的票全都用了,留着又不能下崽。买,就是消费,路老爷现在是有钱人。最后还买了一对红色发卡,几盒万紫千红。买完东西刚准备走路明看到有收熊胆,鹿茸,老山参,动物皮毛的。路明一下豁然开朗,一冬天呢,没事就去山里打点动物,又好玩又能创收,还能以进山采药的名义。一箭三雕,破费特!

然后逛到黑市,比乡里强多了。不过也没啥好玩意。路明现在眼光高的很,一般东西都看不上。他准备养养这个黑市,因为他看见有江那边的人拿一些毛子的东西过来换物资。路明想看看有没有好东西。

就在路明准备往回家走路过县卫生院的时候,看到好多人都在卫生院门口看着什么。路明好信也跟着上前看。一看路明乐出了声,还有这好事呢!是卫生院一个星期之后组织医生考核,不论是赤脚医生还是家传医术。只要考过了就给颁发行医证书(也假设这时候有这个证)。之前路明和刘国强说自己有的医师证和这个不是一回事,也不是路明糊弄刘国强。那个证书只能证明路明学过医,相当于一个毕业证。真到了叫真的时候,正经医疗机构都不认啊。不过要是拿到卫生院发的证书,那他就是正经医生了,走到全国都不怕。这趟县城不白来。路明问了一下报名条件,得知属于宽进严出,交钱就能报名,但是每年通过的考核的屈指可数!

交钱报名,路明往家走。想着还有两天才分粮呢,回去也没意思。不如去山里看看,没准还能打打小动物呢!路明立马行动起来,朝着大山疾驰而去。

两天后路明脸色阴沉的回到家中,进山两天,除了野鸡,兔子别的什么也没抓到。是的你没看错,是抓不是打。这么小一玩意,一枪打过去,整个身子都得打碎了。就以路明现在这个武功,抓这些小动物也得费点事。他也不想想,他一点赶山打猎的知识都不懂,脚印是哪个动物的,是哪天留下的,动物的习性是什么样的,他都不知道。也就仗着自己武功高强,换个普通人在山里骨头都留不下。

路明化悲愤为食欲,猛猛吃了三大碗饭。吃完饭刷完碗,路明开始烧水洗澡。在山里两天,身上都要臭了。洗香香之后路明心情美美的开始上炕睡觉,一夜好梦睡到第二天

大队部的院里面,几个老汉蹲坐在大树底下晒太阳。一个老汉用草棍剔着牙缝里的玉米渣,眯眼望着房子顶上残存的雪。"今年这粮交得痛快,"和旁边的老人说,"大家今年冬天都能过个好年了"

妇女们聚在队部门口纳鞋底。线绳在冻红的手指间来回穿梭,扯得"嗖嗖"响。刘国强媳妇从兜里摸出把炒黄豆,大家就着闲话一颗颗嗑。

大队部后头的空地上,一群半大小子在抽冰尜。现在河水还没有冻结实,家长们不让去河上玩。这帮小子还挺有办法,在大队部后面的空地上浇水,这样就能冻出一层薄薄的冰面,还不用担心危险。木制的陀螺在冰面上飞转,抽打的鞭梢炸开细碎的冰晶。有个孩子玩得太投入,棉鞋陷进雪堆里,时鞋底都冻掉了,惹得同伴们哈哈大笑。

老马头趁着上午太阳好暖和,把队里的马阿,牛阿,骡子都牵出来遛弯。牲口的蹄子在冻硬的土地上踩出浅浅的印子,老马哼着《打靶归来》,时不时从兜里掏出把盐粒子喂牲口。动物舌头卷过掌心,粗糙得像砂纸。

知青点也是热闹。高佳佳正挂着从家里寄来的江南水乡挂历。张建军蹲在灶坑前烤土豆,热气把他的眼镜片蒙得白茫茫。"你们南方人过年吃汤圆是吧?"他扭头对着李向东问,"咱们这儿可都是粘豆包。分完粮,等过年大家可以凑点钱买点肉一起包饺子。汤圆得等到正月十五才有的卖呢"

"窝都可以的,七什么都行,不挑习的"

张向东说了一会话,看见大家都有自己的事,觉得没意思就出门向着路明家走去。李向东还挺愿意和路明在一起的,觉得不论是想法还是语言大家都能说在一个频率上。

"路哥,路哥,里在家吗"

"谁啊"路明从屋里出来看到是李向东

"快进屋里"路明把李向东让进屋里,又给到了一碗蜂蜜水"喝点热水,这天还挺冷的"

"谢谢路哥,还是自己有房子好。等明年窝买完房子,咱俩就能做邻居了"李向东一脸开心的和路明说着

李向东是自己要来下乡,还是特意要求去一个离自己家远的地方。就是想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各地风土人情。李向东家里条件很好也很宠他,要不然也不会第二年就能买房子。路明是个异类,非寻常人能比的。李向东家里父母都是工人两个哥哥还有两个姐姐都有工作,家里就剩他和一个妹妹。为了妹妹不下乡,李向东自己主动报名下乡来这边的。心里没有怨气,也愿意在为了农村的发展建设发光发热。所以说不管在眼界上,思想上,李向东都能和路明同频。这也是路明只愿意和李向东这么一个知青玩的原因

两人聊了一会,就到中午了,路明把李向东留下。请他吃了顿午饭,西红柿炒鸡蛋,辣椒炒肉,打开一个之前签到得到午餐肉,大酱蘸绿化带,白菜汤。西菜一汤,一般人家过年也就一个标准了。给李向东感动够呛,觉得路明真的把他当朋友,做的这么丰盛。他是不知道路明平常也这么吃。

"路哥,等窝买房了,到时候请你吃正宗的广东白切鸡"

"好,我等着吃正宗的粤菜。"两个大小伙子把饭菜吃的一干二净。吃完饭在炕上闲聊

大队部的喇叭突然响起,通知大家去大队部结算工分,然后分粮食。

听到通知,路明和李向东结伴同行,路上全是去往大队部的人。一年来能和过年相提并论的一天终于来到了。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