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天行道锄奸佞:重生宋江靖乾坤

第24章 义旗高扬青州拓土 妙手忽至宋江逢春

加入书架
书名:
替天行道锄奸佞:重生宋江靖乾坤
作者:
红楼笑笑生
本章字数:
5988
更新时间:
2025-07-08

青州城上秋阳裹着暖意,却驱不散城墙上弥漫的凝重。

宋江扶着斑驳的城垛远眺,城外流民的帐篷如同潮水。

附近州县百姓还在携老扶幼涌入,将整座城池团团围住。

街道上挤满了拖家带口的百姓,分田到户虽深得民心。

却也让这座青州古城有些不堪重负。

"宋头领,今日青州又新增三千流民。"

亲兵匆匆赶来,声音带着焦虑。

"粮仓存粮怕是撑不过十日,也怕引起瘟疫!"

宋江眉头紧锁,目光扫过城中熙熙攘攘的人群。

他深知,若不尽快解决,再好的政策也将无以为继。

思忖良久,他猛地转身,沉声说道:

"传令下去,让花容兄弟和清风寨三位头领,即刻到府衙议事!”

半个时辰后,府衙内宋江和西位好汉团团围坐。

"诸位兄弟,如今青州流民人满为患。”

宋江铺开地图,手指重重落在青州所辖五座县城上。

“为了梁山事业长久发展之计,必须将周边区县收入囊中!"

他巡视一下各位将领,朗声下达作战指令:

千乘县与临淄毗邻,王英率领五百精兵。

以霹雳神弹、飞火神鸦开路,夺取两处县城。

临淄乃千年古城,城墙坚固,切不可轻敌。

燕顺与郑天寿,二人攻打博兴与寿光。

此二县盐商勾结官府,欺压百姓、牟取暴利。

进城后先查封盐仓,开仓放粮,分田到户!

遇到清廉的官吏,可许其留任,但必须严守梁山法度!

花荣贤弟攻打临朐,此去会途经对影山。

若见两位使方天画戟的白袍小将厮杀。

二人一个叫吕方,一个叫郭盛,皆是不可多得的良将。

你只需传我口信,邀请他们共举大义。"

花荣一愣,疑惑道:"哥哥如何知晓对影山有这般人物?"

宋江花荣对视一眼,二人相视而笑:"天机不可泄露!"

话说王英率军首逼临淄城下,望着高耸的城墙。

他没有下令进攻,而是令士卒在城下叫骂挑衅。

待到黄昏,城头守军略有松懈之时。

数十只"飞火神鸦"腾空而起,首扑城门楼。

与此同时,士兵手中的霹雳神弹纷纷砸向城门。

轰隆巨响中,木屑纷飞,火光冲天。守军顿时乱作一团,

王英趁机挥军攻城,很快便拿下了这座古城。

另一边,燕顺与郑天寿兵分两路。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博兴、寿光。

正如宋江所料,两地盐商平日里鱼肉百姓。

粮仓里堆满了搜刮来的粮食,二人当即开仓放粮。

百姓们欢呼雀跃,纷纷称赞梁山好汉的义举。

花荣率领三百精骑,一路向临朐进发。

行至对影山时,忽闻山道上传来金铁交鸣之声。

只见两名白袍小将各执方天画戟,正厮杀得难解难分。

戟尖上的红缨翻飞纠缠,渐渐绞成一团。

花荣想起宋江临行所言,心中不由得暗暗吃惊。

他纵马向前张弓搭箭,一箭射向纠缠的红缨。

只听"铮"的一声,箭矢精准地射断红缨,将二人分开。

两位小将同时收手,转头一起望向花荣。

吕方抹去额角血迹,高声问道:"来者何人?好俊的箭法!"

"我乃清风寨花荣!宋公明哥哥相邀二位壮士,共举大义!"

郭盛闻言,与吕方对视一眼,齐声道:

"我二人久慕及时雨大名!愿随哥哥共赴前程!"

花荣不费一兵一卒,收服了吕方、郭盛两处兵马。

有了这两位猛将相助,攻打临朐更是势如破竹。

花荣留下郭盛镇守临朐,自己带领吕方。

押着归降的县令,得胜回青州复命。

看着陆续归来的兄弟和不断扩大的领地。

宋江站在青州城头,望着治下安居乐业的百姓。

仿佛看到梁山的义旗,向着更远的地方飘扬。

初冬的青州城寒意渐浓,枯黄的落叶在街巷间飘舞。

城墙外,小麦怯生生地探出地面,在寒风中轻轻摇曳。

自从宋江分田到户、兴修水利,又减免商铺赋税。

这座饱经沧桑的古城,焕发出新的生机。

忽一日,宋江身披玄色披风,踏着满地碎金般的落叶。

在几名亲兵的陪同下,信步来到西街走访。

百年"御仁堂"的匾额历经风雨,木质纹理里刻满岁月痕迹。

屋檐下悬挂的干枯艾草在风中轻晃,飘出若有若无的药香。

推开斑驳的木门,药碾子的沙沙声与捣药的咚咚声交织。

柜台后,穆掌柜正在整理药材,发丝间还沾着细碎药末。

他抬眼望见宋江,布满皱纹的脸上绽开惊喜。

"宋头领!快请坐!快请坐!"说着便要去搬椅子。

"穆掌柜不必客气,我就是随便来看看。”

宋江连忙扶住穆掌柜,温声说道。

“减免赋税之后,大家日子可还过得下去?"

"好!从前贪官污吏霸占名贵药材,赋税重得压死人!”

穆掌柜眼眶微红,声音有些发颤。

“现在税赋减半,人参、鹿茸总算能留给真正需要的病人。"

突然,布帘轻响,一位身着淡青色襦裙的年轻女子款步走出。

她约莫二十出头,青丝用一支白玉簪轻松挽起。

鬓边垂落的珍珠随着步伐轻颤,映得雪肤晶莹如玉。

黛眉微蹙似远山含雾,一双杏眼盈盈如水。

眸光流转间掠过宋江时,忽而泛起涟漪,粉面染上薄霞。

裙裾上用银线绣着疏朗的白梅,花瓣边缘以墨色丝线勾边。

远看竟如宣纸上新洇开的水墨,清隽中透着几分书卷气。

两人目光相触的刹那,窗外如有春风穿堂而过。

吹散药柜间的沉香,却吹不散满室凝滞的气息。

她抬眸望见堂中负手而立的男子。

乌发间束着的玄色锦带与劲装相得益彰。

眉目清朗中透着沉稳气度,旋即敛衽行礼。

鬓边珍珠步摇轻晃:“见过这位官人......”

“这是小女婉清。”穆掌柜放下茶盏,指节轻叩梨木桌案。

“自小随我研习《黄帝内经》,开方抓药比我这老头子还仔细。”

他笑着转向宋江,眼角堆起慈和的纹路,“婉清,这位是宋头领。”

"小女困于闺阁,却也知'医乃仁术,当济天下'的道理。”

穆婉清眸光一亮,指尖抚过手中缠着金线的医书。

“如今军中伤病无医,我自幼研习岐黄,通晓针灸之术。”

她双手交叠于腹前,腕间玉镯轻碰出清响。

“若能随军施治,不负父亲半生教导,不知可否容女医随军?”

宋江望着她案头叠放整齐的《伤寒论》手抄本。

蝇头小楷旁密密麻麻批注着心得,显是经年累月之功。

宋江目光落在穆婉清手中的医书,若有所思道。

"如今青州局势初定,义军不断扩充,军中最缺的就是医官。"

穆婉清眼神一亮,上前半步:

"小女自幼研习医术,精通金疮药、退烧药的配制,外伤也不在话下!”

"你若能召集十名懂医术之人,我便允你担任医疗队长。"

他屈指弹了弹茶盏,清越声响惊起梁间燕。

“只是行军凶险,比不得这御仁堂之内安稳。”

穆掌柜笑着从博古架取下一方端砚,呵气研磨。

“宋头领放心,小女经常随我翻山采药,不比男儿差。”

他忽然抬起头,笔尖悬在宣纸上方。

“宋头领日理万机,不知可有心悦之人照料起居?”

穆婉清的耳垂瞬间染上绯色,转身假作整理药柜。

广袖拂过《本草图谱》,几片干枯的药草标本飘落。

发间茉莉香混着药柜深处的沉香,在暮色里酿成一缕缠绵。

"婉清这孩子,从小就倔强,认定的事十头牛都拉不回来。”

穆掌柜望着女儿风风火火的背影,摇摇头说道。

“不过她医术确实不错,军中伤病员总算有个依靠。"

他顿了顿,目光在宋江身上停留片刻。

"宋头领心怀大义,又体恤百姓,若能......"

“深感穆掌柜厚爱!”宋江连忙站起来抱拳施礼。

"等婉清姑娘把医疗队组建起来,再谈其他不迟。"

走出御仁堂,暮色渐浓,宋江望着街道上忙碌的人群。

听着此起彼伏的谈笑声,心中暖意涌动。

或许穿越乱世之中,除了征战西方。

也将收获一份别样的温暖与牵挂......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