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苏县大乱
“掌柜的!你这米怎么回事!昨天还十五文,今天就二十了!抢钱啊!”
“就是!你们的心也太黑了!”
不过半日功夫,整个苏县的天,就彻底变了。
米价普涨三成!
消息飞速掠过每一条街巷,啃食着人们心中的安宁。
各大粮铺门口,队伍排得像一条条看不到尾巴的长龙,鼎沸的人声里裹挟着愤怒,几乎要将铺子的门板掀翻。
“掌柜的,行行好,家里还有两个娃等着下锅……就按昨天的价,卖我一斗,行不行?”
“爱买不买!官府都没说我违法,你嚷嚷什么?后面还有人等着呢!”
“没钱就滚蛋!别耽误后面的人买米!”
伙计一甩毛巾,满脸不耐烦。
争吵,推搡,咒骂。
可最后,人们还是只能咬着牙,掏出更多铜板。
不买就得饿死!
恐慌像瘟疫一样蔓延开来,买到米的人怕明天更贵,没买到米的人怕明天就没了。
更多的人涌上街头,涌向粮铺,将本就疯狂的米价,推向一个更加恐怖的高峰。
……
县衙后堂。
县令急得满头大汗,身上的官服都被汗水浸湿了,紧紧贴在后背上,又黏又痒。
“知府大人!下官……下官实在是没办法啊!”
对着上首那位面沉如水的知府大人,哭丧着脸。
“那些米商,一个个都跟泥鳅似的,滑不溜手!下官派人去查,他们就拿出账本,说进价高了,所以卖得贵!合情合理,并未违法!”
“放屁!合情合理?!”
知府猛地一拍桌子,茶杯“哐当”一声跳了起来,茶水溅了一桌。
霍然起身,指着知县的鼻子。
“你去街上看看!去听听!百姓的怨气都快把县衙的房顶给掀了!这就是你说的合情合理?他们这是在掘我大乾的根基!”
知府在堂上来回踱步。
“你给本官记住了!民怨沸腾,便是最大的法理!你懂不懂!”
县令被吼得一个哆嗦,连连点头称是,心里却叫苦不迭。
懂?懂个屁!
法理是法理,可白纸黑字的律法就在那摆着,人家没犯法,他能怎么办?
总不能直接抄家抓人吧!
那苏县,可就真要大乱了!
……
“小姐!不好了!不好了!城里……城里打起来了!”
小桃连滚带爬地跑进内堂,脸色比外面的天色还要灰败。
姜婉儿“腾”地一下站起来,手中的茶杯摔在地上,四分五裂。
“怎么回事?!”
“福运来粮铺!有人买不起米,跟伙计起了冲突,一怒之下动了刀子!现在……现在见了血,官差去了好几拨都拦不住!还有……还有好多人,都堵在县衙门口,喊着要……要官府开仓放粮!”
小桃的声音带着哭腔,显然是被外面的阵仗吓坏了。
姜婉儿脑子里“嗡”的一声,眼前阵阵发黑。
太快了!
事态恶化得太快了!
脑子里,不受控制地闪过父皇当年处置前朝囤粮奸商的画面。
菜市口,人头滚滚,血流成渠。
那些曾经富可敌国的商人,连同他们的族人,无论男女老幼。
都被绑在刑柱上,哀嚎声响彻京城。
父皇就站在城楼上,面无表情地看着。
“信我。”
萧潜的话又在耳边响起。
可这话在沸腾的民怨和飞溅的鲜血面前,显得那么苍白,那么无力!
到底想做什么?
后手又在哪里?
萧潜……我该怎么信你……
……
苏县最奢华的酒楼,悦江楼顶层雅间。
萧潜临窗而坐,手中端着一杯上好的雨前龙井,袅袅升起的热气模糊了他平静的脸。
这里可以俯瞰大半个苏县。
可以看到那些如同蚂蚁般拥挤在粮铺门口的人群。
可以听到隐约传来的、夹杂着愤怒与绝望的喧嚣。
楼下是人间炼狱,楼上却宛若仙境。
玄一身影如鬼魅般出现,单膝跪地,声音里带着一丝藏不住的急切。
“东西两城的粮铺,都已见了血,伤了十几个人。县衙那边快压不住了,知府已经下令,让府兵随时待命。”
萧潜抿了一口茶,眼皮都没抬一下。
轻轻吹了吹杯口的茶叶,吐出两个字。
“还不够。”
玄一愣住了。
还不够?
再闹下去,就不是骚乱,而是民变了!
忍不住开口:
“只是……咱们囤了这么多粮,现在城中怨声载道,之后如何出手?怕是会引火烧身……”
“出手?”
萧潜终于放下茶杯,转过头来,目光落在玄一身上,那眼神平静得可怕。
“谁告诉你,我囤积粮食,是为了卖的?”
轰!
玄一的大脑瞬间一片空白。
不是为了卖?那……那是为了什么?!
“我要的,不是那些百姓手里的三瓜俩枣。我要的,是让苏县所有自以为是的地主老财,哭着喊着,把他们的地契、房契,甚至是祖宗牌位,都捧到我面前,求我收下。”
玄一的大脑嗡嗡作响。
不是为了卖?
囤积了足以让整个江南震动的粮食,掀起滔天民怨,血都见了,却不是为了卖?
萧潜仿佛没有看到他脸上的惊骇。
自顾自地用杯盖撇去浮沫,语气平淡。
“传令下去。让所有的粮商,米价,再提三成。”
轰隆!
玄一感觉一道天雷在自己头顶炸开!
还……还提价?!
“万万不可啊!现在城中已经是干柴烈火,再提三成,那就是火上浇油!必然会激起民变!到时候府兵一动,血流成河,局面就彻底……彻底无法收拾了!”
“你在教我做事?是听你的,还是听我的?”
玄一浑身一颤,所有的劝谏、所有的担忧,全被这一句话堵死在喉咙里。
“……属下,遵命。”
话音未落,人已经化作一道残影,消失在窗边。
萧潜重新端起茶杯,目光再次投向窗外那片混乱的街景。
还不够。
这火,烧得还不够旺。
……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瞬间传遍了苏县所有粮商和地主的耳朵。
“什么?!再……再涨三成?!”
王有财的身体因为狂喜而剧烈颤抖,脸上的肥肉挤成一团,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哈哈哈哈!好!好啊!快!快去把价目牌给我换了!涨三成!不!涨三成半!”
“东家,现在外面……已经快疯了,再涨,怕是要出大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