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巫行云也到开封之后,徐骁也开始在逍遥三老的指导下,开始了更深层次的修炼。
每日清晨,他随巫行云在大内皇宫的最高处吐纳初生紫气,习练天长地久不老长春功。
中午则是由李秋水教授指导他小无相功,变化万千内力的精髓,并且演练各种武功招式。
晚上,则是无崖子结合各种道藏与少时逍遥子的种种,为他讲解逍遥御风的总纲以及推测修习步骤。
原本是还有一个观星象悟道,修炼神识精神的步骤,可仅仅一晚无崖子就沉默了。
神识神识,说白了就是精神力与意志力,徐骁最强的就是那无形的超能念力,根本不需要靠观星悟道来加强。
如此刻苦的进入了为期一月的强化训练,因为有着深厚的内力根基,徐骁的进步飞快。
在他来到天龙世界第75天的时候,一切都准备就绪。
一身内力在体内积蓄压缩到了己经即将液化的程度,符合修行逍遥御风的标准,不老长春功与小无相功也在这段时间去芜存菁的吸收了精髓。
于是,徐骁留下诸女带着逍遥三老前往了昆仑山脉。
这里也是无崖子师尊所说的,世间灵气最为浓郁之处,
尽管天下灵气早己枯竭,但这里还有着丝丝缕缕,用来修行逍遥御风那是最好不过。
昆仑山巅,数千米的山峦边上,大雪与狂风呼啸。
尽管徐骁己经在山体之上凿开了个洞窟避风寒,但逍遥三老都得全力运转内力才能在这种严酷的自然环境下久待。
不是他们武功不够,而是这地方压根不是人待的!
缺氧、寒冷、大风,每一条都足以让人致命,更重要的是,他们己经在此待了整整一个时辰了。
徐骁练功,他们自然要在旁边观看,必要时好出言指点。
可徐骁子入定之后,就一个人坐在山洞的入口,忍受寒风的吹风,以此来感悟逍遥御风的真谛。
逍遥派武功以刀甲思想为基础,强调轻灵飘逸、无拘无束,灵感正是来源于这自然狂风之中。
【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
【神游八极,气御风雷;步罡踏斗,身合太虚】
此乃逍遥御风之总纲,修炼者需感悟天地风灵之力,之后以无上毅力与机缘,纳天地之灵气入体,才可修炼。
当然,这是逍遥子他自己以及前人在天地灵气充足之时所选用的方法。
在如今这灵气枯竭的时代,就算己经来到了这昆仑山巅,几乎无有人类踏足的地方,所谓的灵气徐骁依然感受不到。
只能独坐在风中,苦苦忍受风寒的洗礼,体会所谓的风灵之力。
这逍遥御风,逍遥三老都没亲自修炼过,他们对此的了解除了师尊逍遥子的年少讲解之外,就只有他们各自对于武功的见解。
徐骁也是处于试验性的修炼,成与不成还是两说。
一个时辰的枯坐,最开始心思杂乱,会有着各种妄想,体内真气自发运转对抗风刀霜剑。
但随着时间的拉长,徐骁躁动的心也仿佛被这寒风冷却,北冥真气的运转也在极端环境下开始慢了下来。
徐骁的思维开始慢慢回归,抱元守一,默默搬运周身的内力。
一遍又一遍,一圈又一圈,慢慢的,徐骁发现这内力里好似多出来了一些东西。
同时,除了以往的内视之外,此时他闭着眼睛,也能感觉到有一股无形之物从西周开始往身体之内钻。
‘莫不是灵气?’
这念头一起,徐骁的心就有些乱,差点将这好不容易开始的搬运给停止了。
吓得他立马不再多想,而是心头默念逍遥御风总纲,同时越发不断的搬运周身内力。
真气在经脉里流转,随着外界疑似灵气的物质丝丝缕缕的混入,真气流转的速度陡然加快。
从任督二脉领衔的奇经八脉,到囊括人体周身的十二正经,北冥真气如潮水奔腾,一遍一遍冲刷着徐骁身上的每一处经脉、穴窍。
以往沉积在身体之中的暗伤、积弊也在这一过程之中被北冥真气所带走,所修复。
徐骁的身体正迎来一个宛如新生一般的脱胎换骨。
而在外界的逍遥三老也看到了徐骁的变化,对方身上开始发出淡淡恶臭,同时丝丝缕缕的内气从头顶百汇冒出,却不消散。
反而是在寒风的吹拂下,在徐骁头顶与两肩三寸之上,隐隐开始凝结出花朵一般的形象。
“洗筋伐髓!”
“三花聚顶!”
“后天返先天!”
三人互相对视了一眼,眼中流露出压抑不住的惊喜。
成了,此等异象,说明徐骁己经到了先天之炁诞生的边缘,只要这一步成了,逍遥御风也就是板上钉钉了。
三人陪着徐骁在这山巅之上苦熬,为的就是见证这逍遥派传说中的武功的练成,一个个心里比自己练成功了还高兴。
而沉浸在修炼之中的徐骁,根本不知道自己外界发生了什么。
此时的他,完全沉浸入了物我两忘的境地。
连修炼逍遥御风的口诀都忘了默念,整个人的心思空灵,仿佛真的化做了微风。
只有身体在默默地自发运转逍遥御风的功法,将空气中极为稀少的灵气纳入体内。
这些灵气随着真气的循环,最终留在了徐骁的丹田之中,慢慢积累。
感觉过了许久,又仿佛只是眨眼一瞬。
徐骁的丹田之内,倏忽的出现了一点轻灵的白色微光,就这么突然的出现在了徐骁的体内。
这点白光一出现,徐骁体内流转的真气也全都开始加速向着丹田涌来,宛如大江归海,争先恐后的投入其中。
而入了丹田的真气,只是入那白光之中一转,随后立马又流转回经脉,只是己经不再是气态,而是彻底凝实,化为了液态。
这一点白光正是无崖子所言的先天之炁!
有了它,徐骁己经不算是普通的武林人士,而是正式踏上了修仙或者说以武入道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