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银河标准时间7年6月25日,人类共和国迈出了跨越新太阳系的关键一步——蓝鲸α星系成为首个成功建立的系外殖民地。该星系的主行星在经过初期勘探后,因星球上的人类被类似冉丹异形寄生(一种高度适应极端环境的碳基异形被人类帝国叫“泰伦虫族”的生物)的激烈抵抗,被人类共和国军方列为“净化目标”。
在营救最后幸存的人类后历时17个月的轨道轰炸与地面清剿后,星球表面终于较为适合人类居住。幸存下来的殖民者以古地球文献中的典故将其重新命名为“致远星”(Reach),寓意人类向深空迈出的坚定步伐。
随着殖民基地的稳固,致远星迅速成为共和国军事体系的核心枢纽。其轨道上部署了“马其顿”级星际要塞,地表则建立了规模庞大的训练设施、造船厂及战略指挥中心。至泛银河标准时间8年末,该星系己发展类在新太阳系外的政治、经济与军事中枢,被共和国议会称为“不落的第二新地球”。
与此同时,共和国的殖民舰队以惊人的效率向邻近星系扩张。泛银河标准9年3月3日,官方宣布近地恒星系殖民计划达成“绝对掌控”——在短短两年内,人类势力范围己覆盖天仓五、天苑西等12个恒星系。其中最偏远的丰饶星(Harvest)位于天箭座γ星系,因其富含氮-磷土壤而被改造成农业殖民星球。尽管其位置孤立(距地球11.7光年),但通过“谷神”级生态穹顶网络的建设,该星球仍成为共和国最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年产作物足以维持60亿人口需求。
然而,丰饶星的偏远也埋下了隐患。殖民记录显示,该星球与核心星系的通讯延迟长达14天,补给舰队需每3个月才能抵达一次。这种孤立状态最终在泛银河标准12年引发了著名的“丰饶星危机”。
超级地球·喜马拉雅山脉顶峰——“天穹”共和国议事厅
时间:泛银河标准时间9年7月18日 |
---
喜马拉雅山脉的万年冰雪在夕阳下泛着赤金色的光芒,而在这颗人类母星最高的山峰之上,“天穹”议事厅如同一柄利剑刺入云端。这座完全由纳米碳纤维与强化钛合金铸造的巨型建筑,是共和国最高权力的象征。它的外层镀有反轨道轰炸涂层,内部则布设了量子加密通讯网络,确保任何决策都绝对安全。
此刻,议事厅中央的全息战略圆桌前,六道身影肃然而立。他们的制服上佩戴着象征人类共和国的“地球与橄榄枝叶”徽记,而每个人的眼神中都带着凝重的锋芒。
---
1. 安格隆(Angron )
- 头衔:高阶指挥官(Supreme ander)
- 职责:共和国星际舰队总指挥
- 特征:身高高于4米并常年身穿蓝白色动力铠甲,是星际战士们基因原体。
2. 李昭阳(Li Zhaoyang)
- 头衔:共和国总理(cellor of the Republic)
- 职责:最高行政决策者
- 特征:年近六十,面容冷峻,以铁腕政策闻名。
3. 埃琳娜·科瓦列夫斯卡娅(Elena Kovalevskaya)
- 头衔:共和国后勤部长(Minister of Logistics)
- 职责:全殖民地资源调配
- 特征:数据终端植入太阳穴,实时计算物资流动。
4. 贾马尔·阿尔-法西(Jamal Al-Farsi)
- 头衔:共和国情报部长(Director of Intelligence)
- 职责:星际间谍网络与反叛乱行动
- 特征:面部经过生物伪装调整,无人知晓其真实样貌。
5. 张云峰(Zhang Yunfeng)
- 头衔:共和国建设部长(Minister of Infrastructure)
- 职责:殖民星球开发与超级工程
- 特征:右臂外骨骼增强,曾亲自参与“致远星”穹顶建设。
6. 索菲娅·莱茵哈特(Sophia Reinhardt)
- 头衔:共和国纪律检查委员(Grand Inquisitor)
- 职责:肃清腐败与叛国者
- 特征:瞳孔植入测谎扫描仪,任何谎言在她面前无所遁形。
7. 亚历山大·沃尔科夫(Alexander Volkov)
- 头衔:共和国法院院长(Chief Justiciar)
- 职责:军事法庭与星际法律仲裁
- 特征:声带改造为合成音,确保判决不容质疑。
---
【会议主题】
“关于侵略人类帝国进行殖民扩张行为以应对人类帝国反扑危机的最终决议”
圆桌中央的全息投影闪烁着共和国疆域的实时影像:
- 致远星的军事建造可以有效挡住人类帝国的反扑。
- 丰饶星如果被帝国占领,会导致30%的粮食产能瘫痪。
安格隆指挥官率先打破沉默发出冰冷的声音:“诸位,我们不能再容忍威胁。帝国的反扑会毁灭我们”
情报部长贾马尔调出一份加密档案: “根据‘幽灵’特工的情报,帝国远征舰队将会在几个月后出现,预计战场是丰饶星星系。”
总理李昭阳目光如刀,缓缓扫视众人: “无论付出什么代价,共和国的解放绝不能动摇。我提议——启动‘战争协议’。”
纪律委员索菲娅的测谎仪瞳孔微微闪烁:“任何反对者,都将以叛国罪论处。
法院院长沃尔科夫的合成音回荡在议事厅:“根据《共和国战争法》,此决议即刻生效。”
---
【决议内容】
1.共和国会在预期交战星系提前部署「太空地雷」和隐形导弹平台,在帝国舰队脱离亚空间时发动饱和打击。
2.共和国海军避免与帝国战列舰正面对抗,转而采用「一击即离」战术。护卫舰级搭载脉冲鱼雷,进行高速骚扰后用黎明使者级曲速引擎撤退。
3. 放弃外围殖民地,将兵力收缩至(核心星系)。在这些星系部署轨道防御平台和离子炮阵列,迫使帝国舰队陷入消耗战。
4.共和国将使用舰载电磁脉冲武器能瘫痪帝国舰船的虚空盾和炮台瞄准系统,为轰炸机编队创造突防窗口。
5.在轰炸机重创敌国舰队后共和国海军将会折跃在帝国舰队面前进行毁灭性打击。
6.向被帝国压迫的采矿殖民地提供援助,煽动叛乱牵制帝国后勤。
共和国的计划不是靠武力碾压,而是通过精确计算交换比,让人类帝国意识到征服成本高于收益,最终被迫停战。这种「以空间换时间」的策略,正是人类自古以来的战争策略在军事领域的体现。
随着全息影像熄灭—— 一句话回荡在议事厅中。
“为了人类的永恒统治。”
(会议记录绝密·仅限最高议会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