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1:怕他起兵谋反?非也
养心殿内,气氛冷寂。
魏皇揉了揉眉,放下手时,能看到眼瞳里面的血丝。
“陛下,歇息歇息吧。”
神秘黑衣人忍不住出声说道。
他的声音中透着关切,并且音调雄浑,不是少年的脆朗,也不是青年的锐气,是中年男人的沉稳。
这可是大魏皇宫,而且还是戒备森严的养心殿,在这里,竟然藏着一位黑衣人,可见此人的神秘。
面对神秘人的提醒,魏皇摇了摇头,道:“没事,暂时死不了。让你调查的事情有结果了吗?”
神秘人点了点头,回道:“有结果了!晋王殿下应该是知道淑妃娘娘去世的真相,并且很可能是萧焱告知的。”
魏皇轻叹一声,说道:“朕早该预料到!萧焱怎么可能会被轻易地烧死?如果凌宁不知淑妃之死的真相,又怎么敢抗旨不回京,还敢杀朕派去的人,甚至是威胁朕。”
“王不见皇!”
“臭小子,好大的口气啊,这是一辈子不见朕啊。”
“咳咳…”
似乎是情绪起伏,魏皇忍不住咳嗽了起来。
如今殿内无人,只有一个神秘人,而且从两人的交谈来看,神秘人必是魏皇的心腹,所以魏皇大可不必装病。
若不是装病,那…
神秘人立即跪下回道:“陛下,卑职该死。”
“此事错不在你,起来吧。”魏皇说道。
神秘人这才起身。
这时候,魏皇也从龙椅上站起身来,然后走到地图前,拿起朱砂笔,在地图上的西面画了一个大圈,大圈里面地图的范围,恰是整个西域。
随后,魏皇伸出手来,点在了兰州的位置上,幽幽说道:“朕要调走薛贵人!他在兰州卫待了太久,而兰州又是西域进入中原的必经之路,以凌宁的奸猾,恐怕会拉拢薛贵人。”
“陛下,薛贵人忠义无双,不会背叛朝廷。”神秘人回道。
魏皇道:“正因为他为人忠义,所以才要调走他。另外还有镇北侯李思业,也要从天秦关调走。”
“什么!”神秘人心中一惊。
李思业就是大魏国在西部边关的定海神针,有他在,姜国别想突破天秦关。
但是现在呢,陛下竟然要调走李思业。
“陛下,现在镇北侯正在抵御姜国大军,现在调他离开天秦关,会不会有些不妥?”神秘人斟酌语言后,劝阻道。
魏皇笑道:“朕只是要调走镇北侯,但不是现在,临阵换将是兵家大忌,朕只是虚弱,又不是傻了。等姜国退兵,西部稳定,再调走李思业不迟。”
神秘人这才放心,于是忍不住问道:“陛下,卑职斗胆询问,陛下为何要调走镇北侯,只是因为晋王殿下和镇北侯关系亲近吗?”
魏皇点头道:“没错,镇北侯之女跟了凌宁,而镇北侯又是宠女的性格,若是把他留在天秦关,将来难免助凌宁一臂之力。”
“陛下是怕晋王殿下起兵谋反?”神秘人忍不住问。
谁知魏皇神秘一笑,说道:“怕他起兵谋反?非也。”
此话一出,神秘人更加糊涂了,但他不敢多问,因为圣心难测。
随后,
魏皇回到了龙椅上,说道:“你派人去一趟匈奴王庭!去见唐烈!告诉他车轮放平计划可以开启了。”
“属下明白。”神秘人立即领旨,随后退下。
殿内只剩下魏皇,他靠在软榻上,幽幽道:“人生跌宕,哪怕朕是大魏皇帝,也难以掌控命运,计划赶不上变化。”
“既然如此,那就只能加快脚步了。”
…
不知不觉间,凌宁迁居楼兰城已经大半个月了。
这大半个月里,他是极为忙碌,现在的西域需要重新收拾,建立新的秩序,不然的话,西域还会像以前那样,是一盘散沙。
但是西域太大了,太大的影响就是难以管理,仅靠一道道诏令是难以让西域信服。
所以凌宁考虑后,准备率领自己的亲卫,巡游一些主要的城池,即宣扬王者之师,又是让西域百姓信服。
而和崔蝉、荀玉、李文优商量后,他们也赞成巡游,于是乎,凌宁告别众多夫人,率领亲卫,正式开始了巡游。
为了提高巡游的速度,凌宁并没有率领太多的人马和仪仗,只率两千骑兵,让长孙霸和典威跟随。
当然了,人马虽然不多,但排场绝对是一等一的壮观。每位亲卫身穿明光铠,骑乘高大战马,手持钩镰枪,腰挂唐刀,背负披风,当真是威猛霸气雄师。
而巡游的第一站,凌宁选择了山国州。
山国州就是曾经的山国,也是第一个被凌宁灭掉的西域王国。曾经的山国非常弱小,不管是人口还是军事,都是三十六国中倒数的,只能仰仗楼兰。
但是现在不同了。
山国境内多铁矿山,山国弱小,冶炼技术薄弱,可以说是居宝山还无用,现在到了凌宁手中,自然而然,要大规模的开采和冶炼。
当凌宁率领亲卫军到达山国州城时,城中百姓夹道欢迎。
一名穿着大魏官袍的西域官员立即上前,行礼参拜:“山国州刺史迈尔缇,拜见晋王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在迈尔缇身后,是他的佐官,既有西域面孔,也有中原面孔。
凌宁认得迈尔缇,因为各州的刺史都是他任命的。
迈尔缇虽然是西域人,但并非山国王族,乃是楼兰人,并且早在三年前,就在李李文优的帐下做事。
早在三年前,李文优和荀玉就开始培养西域人,其目的就是为了“以西域人治理西域”。当然了,迈尔缇是刺史,但他身边的长史则是中原人,这既是协助,又是敲打和监视。
这时,凌宁对迈尔缇说道:“这是你安排的欢迎仪式?你应该知道,本王不喜欢这种形式主义。”
迈尔缇心中大慌,连忙解释道:“殿下,百姓们是自发地夹道欢迎!并非下官安排!”
“哦,是吗?”
凌宁来了兴趣,再次环顾四周,发现城中百姓的脸上的确没有不耐烦,相反,带着兴奋和欢笑,的确像是真心诚意地欢迎自己。
“百姓们不恨本王灭了山国吗?”凌宁问道。
迈尔缇立即解释道:
“殿下,是这样的。一直以来,山国都是一个受尽欺凌的小国,百姓苦不堪言。但是现在呢,战争结束了,没有王国之分,没有恃强凌弱,同属于一个国家,百姓们再也不用怕被欺辱了。就以在场的一位普通百姓为例,他可以进入矿场工作,每月劳动所得,可以养活自己的家人,甚至还有些剩余。自己的妻子能干些杂活,补贴家用。”
“而这一切都是殿下给他们提供的,所以百姓们感激殿下,听说殿下要来,自发地夹道欢迎。”
“下官牢记李大人的教诲,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下官绝对不敢做形式来欺骗殿下。”
“...”
凌宁点了点头,便道:“起来吧。”
迈尔缇连忙站起身来,同时松了一口气。
随后,凌宁向百姓挥手示意,来到了刺史府,并只留下了迈尔缇和长史杜瑞康,听取了两人的工作报告。
迈尔缇是李文优培养的干吏,他从人口、经济和发展三个方面汇报,着重讲了山国州的支柱产业铁矿的发展。
现在的山国州内有铁矿十二座,预计每年铁产量在十万斤上下。
大魏国现在每年的铁产量在六百万斤,十万斤的数量在整个大魏铁产量面前太少,只占1.6%。
所以凌宁非常不满意这个数据。
凌宁立即道:“本王会让荀玉拨一笔专项资金,扶持山国铁矿开采和冶炼的快速发展,建立以山国州为中心的铁矿主产区,用一年的时间,把铁产量翻三倍,达到三十万斤。”
“如果你们俩能做到,本王给你们记大功一件,你们有没有信心?”
此话一出,迈尔缇和杜瑞康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沸腾的野心,而后两人不约而同回应:“请殿下放心,下官一定能做到!”
凌宁点了点头,笑道:“好!走,带本王去矿场看看。”
“殿下,要不先休息休息?”迈尔缇提议道。
凌宁道:“不用。”
迈尔缇看凌宁态度坚决,立即起身引路。
一行人出了城后往北,半个时辰后,来到了山国州城外最大的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