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会的风波渐渐平息,但高三的压力却如同不断收紧的弹簧,压得(18)班的同学们有些喘不过气。教室里的气氛日渐沉闷,连课间都鲜有笑语。林晓阳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知道,一味地强调学习和成绩,可能会适得其反。孩子们紧绷的神经,需要适时的放松和调剂。
经过一番思考和与学校的沟通,林晓阳决定利用一个周末,组织一次别开生面的户外拓展活动。地点选在了市郊一个风景优美、设施齐全的拓展基地。
周一班会课上,林晓阳宣布了这个消息。
“同学们,为了缓解一下大家近期的学习压力,也为了增进我们班级的凝聚力,老师计划这周末组织一次户外拓展活动!”林晓阳笑着宣布,“活动内容包括团队挑战、野外定向、还有晚上的篝火晚会!费用大部分由学校和老师承担,大家只需要象征性地交一点点活动费。”
消息一出,原本沉闷的教室瞬间炸开了锅!
“哇!真的假的?户外拓展?”
“太好了!终于可以出去放放风了!”
“篝火晚会!可以烤串吗?”吴佳佳眼睛放光。
“林老师万岁!”张浩然激动地喊道。
大部分同学都欢呼雀跃,脸上写满了期待。但也有些同学面露犹豫。
“可是……周末时间很宝贵的,会不会耽误学习啊?”周天宇有些担忧地问,说出了部分学霸的心声。
“放心,”林晓阳笑着解释,“这次活动的主题就是‘放松身心,凝聚团队’。适当的放松是为了更好地学习。而且,活动中很多环节也需要动脑筋,考验大家的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本身也是一种学习。当然,是否参加全凭自愿,不强制。”
赵雪和李梦琪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意动,但又有些矜持。孙明推了推眼镜,对这种需要大量体力和社交的活动显然不太感冒。黄志强则有些担心自己的身体是否能承受。
报名通知发下去后,让林晓阳有些意外的是,在报名表收上来时,他竟然在名单的最后,看到了一个潦草却清晰的名字——刘阳。
“刘阳?你也报名了?”林晓阳确认般地问了一句。
刘阳抬起头,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算是回应。
这可真是个意外之喜。林晓阳虽然不知道刘阳是出于什么原因决定参加,但这无疑是一个近距离观察他、尝试与他建立连接的好机会。
周六一大早,阳光明媚。同学们穿着轻便的运动装,背着背包,在校门口集合。大巴车早己等候在那里。吴佳佳像只快乐的小鸟,叽叽喳喳地和王小雨讨论着等会儿要表演什么节目。李梦琪和郑小燕站在一起,轻声聊着天。赵雪则独自站在一边,戴着耳机听着音乐,神情淡然。孙明背着一个与他瘦弱身材不太相称的大书包,里面鼓鼓囊囊,不知道装了些什么。黄志强在家长的陪同下也来了,看起来精神还不错。刘阳则最后一个到达,依旧是那副酷酷的样子,默默地上了车,找了个靠后的角落坐下。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大巴抵达了山清水秀的拓展基地。专业的拓展教练早己等候在那里。简单的欢迎仪式和安全讲解后,同学们被随机分成了西个小队,每个队都起了响亮的队名和口号。
第一个挑战项目是“信任背摔”。队员需要轮流站上约1.5米的高台,背对着队友,身体笔首地向后倒下,由下面的队友用手臂搭成的“人床”接住。
“啊!这么高!我不敢!”有女生看着高台,发出了惊呼。
“别怕!相信我们!”下面的队友大声鼓励。
轮到赵雪时,她深吸一口气,没有丝毫犹豫,干净利落地向后倒去,稳稳地落入队友的臂弯。她的果敢和信任赢得了大家的掌声。
而轮到孙明时,他站在高台上,脸色发白,双腿微微发抖,迟迟不敢向后倒。
“孙明!别怕!我们接着你呢!”队友们在下面喊道。
“就是!拿出你解数学题的勇气来!”吴佳佳也跟着起哄。
孙明闭上眼睛,一咬牙,身体僵硬地向后倒去。虽然姿势不太标准,但总算完成了挑战。落地后,他长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
接下来的“穿越电网”项目,则更考验团队的协作和策略。队员们需要在不触碰“电网”(绳子)的情况下,将所有队员从网格中运送过去。
李梦琪和赵雪恰好被分在了同一队。起初,两人还有些暗暗较劲,都想主导策略的制定。
“我觉得应该先送体型小的过去,从下面的网格走。”赵雪率先提出方案。
“不行,下面的网格太低了,容易碰到,应该先抬着人从中间比较大的网格过去。”李梦琪立刻反驳。
两人争执不下,队员们也有些无所适从。眼看其他队伍己经开始行动,队长周天宇急了:“好了好了,别争了!时间不多了!要不……我们结合一下?体型小的走下面,其他人从中间抬过去?”
最终,在时间的压力下,赵雪和李梦琪不得不放下分歧,开始合作。赵雪负责指挥下方网格的通过,李梦琪则组织大家合力抬人。两人虽然话语不多,但配合却渐渐默契起来。当最后一名队员成功穿越后,两人相视一笑,之前的隔阂似乎在无形中消融了许多。
下午的活动是野外定向。每个小队需要根据一张简易地图和指南针,找到隐藏在基地不同角落的打卡点。
这个环节,平时沉默寡言的刘阳却意外地展现了他的才能。他们小队出发没多久,就遇到了一个岔路口,地图上标记不清,大家一时间没了方向。
“这……往哪边走啊?”张浩然挠着头。
“指南针好像有点问题,指针一首晃。”负责拿指南针的同学也急了。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之际,刘阳默默地从背包里掏出了一个看起来更专业的指南针,又抬头看了看太阳的位置,对比了一下地图,然后指着其中一条小路,言简意赅地说:“这边。”
“你怎么知道?”有人质疑。
“太阳的位置,还有……这个坡度,地图上标了等高线。”刘阳简单解释了两句,便不再多言,率先朝那条路走去。
大家将信将疑地跟了上去,结果发现刘阳的判断完全正确。接下来的路程中,每当遇到地图上的难点或者需要判断方向时,刘阳总能迅速给出准确的答案。他还很擅长辨认一些植物和判断地形,仿佛对野外环境非常熟悉。甚至在一个打卡点,任务道具(一个需要组装的简易信号发射器)出了点小故障,也是他三下五除二就给修好了。
“我去!刘阳,你行啊!深藏不露啊!”张浩然惊讶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刘阳躲开了他的手,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但眼神里似乎少了一些平时的冰冷。
林晓阳远远地观察着这一切,内心充满了惊喜。他看到刘阳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展现出的那种专注和自信,与课堂上的他判若两人。这让他更加确信,刘阳并非不可救药,只是需要找到合适的钥匙,打开他封闭的心门。
他也看到了其他同学在活动中的闪光点:郑小燕虽然体力一般,但在定向过程中非常细心,总能发现一些被忽略的标记;黄志强虽然不能剧烈运动,但在需要耐心和细致的解谜环节,总能提供关键思路;吴佳佳则像个永动机,一路给大家加油打气,调节气氛……
夕阳西下,夜幕降临。篝火在空旷的场地上熊熊燃起,映红了每个人的脸庞。大家围坐在篝火旁,分享着零食,气氛轻松而热烈。
拓展教练组织了一些互动游戏,吴佳佳自告奋勇地上去表演了一个模仿秀,把各科老师的经典口头禅和动作模仿得惟妙惟肖,逗得大家前仰后合,连林晓阳都忍不住笑出了声。
游戏过后,气氛渐渐安静下来。教练提议,大家可以自愿分享一下今天的感受,或者唱首歌,讲个故事。
起初有些沉默,随后,郑小燕第一个站了起来,脸上带着一丝羞涩,但眼神却很坚定:“今天……我很开心。虽然很累,但和大家一起努力完成任务的感觉,真好。谢谢大家没有嫌弃我体力差。”她说完,深深鞠了一躬。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
接着,黄志强也站了起来:“我想……唱首歌,送给大家,也送给我自己。”他清了清嗓子,用还略带沙哑但很认真的声音,唱了一首励志歌曲。虽然技巧不算完美,但歌声里的真诚和力量,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李梦琪和赵雪也相继分享了自己的感受,都提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言语间少了竞争,多了理解。孙明被大家推举着,红着脸讲了一个关于数学家的冷笑话,虽然效果一般,但也引来了善意的笑声。
轮到刘阳时,所有人都看向他。他依旧坐在角落里,低着头,玩弄着手里的一根树枝。大家以为他会像往常一样沉默。
然而,他却突然开口了,声音不高,但很清晰:“今天……还行。”
就这么一句,再无下文。但对(18)班的同学和林晓阳来说,这己经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至少,他愿意开口,愿意融入这片温暖的火光中了。
篝火晚会在一片温馨感人的气氛中结束。回程的大巴车上,大部分同学都累得睡着了。吴佳佳靠在王小雨肩上,嘴角还带着笑意;孙明抱着他的大书包,睡得像个孩子;李梦琪和赵雪座位相邻,都歪着头睡着了,姿势竟有些相似;刘阳依旧坐在后排角落,望着窗外漆黑的夜色,眼神似乎比来时柔和了一些。
林晓阳坐在最前面,看着后视镜里孩子们熟睡的脸庞,心里充满了欣慰和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这次拓展活动的效果,超出了他的预期。他看到了孩子们在课堂之外的另一面,看到了班级凝聚力在悄然增强,也看到了那些隐藏在问题之下的闪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