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逆风破晓

第98章 各自远扬,前路迢迢

加入书架
书名:
高三逆风破晓
作者:
爱吃凤梨猪手的滑头鬼
本章字数:
5764
更新时间:
2025-05-28

继李梦琪和刘阳之后,更多的喜讯如同夏日里清甜的果实,接二连三地在(18)班这个曾经共同奋斗的集体中成熟、坠落,砸出一片片欢欣的涟漪。一张张承载着汗水与梦想的录取通知书,如同五彩的信鸽,从天南海北飞来,叩响了每一个翘首以盼的家庭的门扉。

周天宇,这个曾经沉稳内敛的班长,如愿以偿地收到了国内顶尖学府——华清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录取通知书。当他看到那熟悉的校徽和烫金的字样时,平日里波澜不惊的脸上也难掩激动之色。他第一时间在班级群里分享了这个好消息,并谦逊地表示,这离不开老师们的教导和同学们的互相鼓励。林晓阳和苏雨晴看到后,立刻在群里送上了最热烈的祝贺,称赞他是(18)班当之无愧的榜样。

张浩然,那个曾经在志愿填报时与父母有过小小“拉锯战”的男生,最终还是说服了家人,坚定地选择了自己钟爱的考古学专业,被一所历史悠久、在考古领域颇有建树的综合性大学录取。收到通知书的那天,他特意给林晓阳和苏雨晴打了个电话,声音里充满了释然与感激:“林老师,苏老师,谢谢你们当初支持我的选择。我一定会好好学习,不辜负你们的期望,也希望能为我们国家的文博事业贡献一点力量。”林晓阳在电话里鼓励他要坚持自己的热爱,苏雨晴则温柔地提醒他考古工作虽然有意义,但也比较辛苦,要注意身体。

王小雨,那个文静爱哭的女孩,最终被一所师范大学的英语专业录取。她一首梦想着成为一名像苏雨晴一样温柔而有力量的英语老师。当她把这个消息告诉苏雨晴时,苏雨晴由衷地为她感到高兴,并与她分享了许多作为一名教师的心得体会。林晓阳也笑着说:“以后我们启航中学,说不定还能迎来一位优秀的王老师呢。”

孙明,那个曾经成绩平平、在高考中意外“压线”的幸运儿,最终被一所省内不错的理工大学的机械工程专业录取。虽然不是顶尖名校,但对他而言,这己是最好的结果。他特意提着水果来到学校,当面向林晓阳和苏雨晴表达感谢。林晓阳拍着他的肩膀,鼓励他在大学里要继续努力,弥补基础的不足,争取更大的进步。苏雨晴则细心地叮嘱他要注意与同学相处,多参加集体活动,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

赵雪,那个性格开朗、成绩优异的女孩,则选择了一所位于南方沿海城市的知名财经大学,攻读国际贸易专业。她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希望能在国际化的舞台上施展自己的才华。在离开家乡前,她特意约了几个要好的同学,也邀请了林晓阳和苏雨晴一起吃了顿饭。席间,她举杯向两位老师敬酒,感谢他们的辛勤培育,也祝福他们的爱情甜甜蜜蜜。

对于每一个收到录取通知书的学生,无论学校名气大小,专业冷热与否,林晓阳和苏雨晴都会在班级群里或私下里送上最真挚的祝福和鼓励。他们深知,每一份通知书背后,都凝聚着一个年轻学子数年的寒窗苦读和对未来的无限向往。

办公室里,林晓阳和苏雨晴常常会一起讨论着学生们的专业选择和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天宇这孩子,逻辑思维能力强,又肯钻研,学计算机真是选对了。将来肯定是IT行业的精英。”林晓阳看着周天宇的录取信息,语气中带着几分自豪。

苏雨晴点点头,补充道:“是啊,不过计算机行业更新换代快,压力也大,希望他能保持学习的热情,也要注意身体健康。”她又翻看着王小雨的资料,微笑着说:“小雨选择师范,我觉得特别适合她。她心思细腻,有爱心,又喜欢文学,将来一定会是个受学生爱戴的好老师。”

林晓阳赞同道:“嗯,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和适合的道路。我们作为老师,能做的就是引导他们发现自己的兴趣和优势,并鼓励他们勇敢地去追求。”

苏雨晴看着林晓阳专注的神情,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发现,自从他们的关系公开后,两人在讨论工作时,似乎更多了一份默契和温情。林晓阳会更侧重从职业规划和长远发展的角度给出建议,而她则会更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心理适应,两人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随着开学日期的临近,离别的气息也渐渐浓郁起来。一些学生在离开家乡前,会三三两两地约上林晓阳和苏雨晴,一起吃顿饭,或者在校园里走一走,做最后的告别。对于这些邀约,两位老师总是乐于参加。他们珍惜这最后相处的时光,也想再多叮嘱几句,多给孩子们一些鼓励和力量。

在一个周末的傍晚,几个要去外地上大学的学生,包括张浩然和赵雪,约了林晓阳和苏雨晴在学校附近的一家小餐馆聚餐。席间,大家回忆着高中三年的点点滴滴,有欢笑,有泪水,有共同奋斗的激情,也有年少轻狂的趣事。

张浩然举杯道:“林老师,苏老师,这杯酒,我们敬你们!感谢你们的教诲,也感谢你们见证了我们的成长。以后我们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自己是启航中学(18)班的一员!”

赵雪也红着眼圈说:“是啊,真舍不得离开启航,舍不得离开老师和同学们。以后我们一定要常联系,等放假了,我们再一起回来看望老师!”

林晓阳和苏雨晴看着这些即将远行的孩子们,心中既有不舍,也有欣慰。他们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叮嘱他们要注意安全,好好学习,与同学和睦相处,遇到困难要及时与家人和老师沟通。

“孩子们,”林晓阳举起杯,“未来是属于你们的。希望你们在新的环境里,继续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勇敢地去探索,去创造,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们启航中学,永远是你们坚强的后盾!”

苏雨晴也微笑着补充:“记得要常回家看看,也常回启航看看。我们等着你们的好消息。”

这顿饭,充满了欢声笑语,也夹杂着离愁别绪。最后,大家约定,无论将来身在何方,都要保持联系,珍惜这份同窗情谊。

与此同时,家长们也在为孩子们的远行做着各种准备。大到行李箱、被褥,小到牙刷、毛巾,无不细致入微。母亲们一遍遍地往孩子的行李里塞着家乡的特产,父亲们则反复叮嘱着出门在外的注意事项。那份深沉的爱与不舍,都融入了这琐碎的忙碌之中。

(18)班的微信群,在这个夏天之后,并没有因为大家的各奔东西而沉寂下来。反而,它成为了一个新的平台,大家在这里分享着自己对大学生活的初体验,晒出各自校园的美景,吐槽着军训的辛苦,也互诉着对家乡和朋友的思念。林晓阳和苏雨晴也常常会在群里和大家互动,关注着每一个孩子的动态,为他们的喜怒哀乐而牵挂。

八月底,九月初,是大学新生报到的高峰期。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带着家人的期盼,师长的祝福,以及对未来的无限憧憬,踏上了各自的求学之路。启航中学的校门口,上演了一幕幕送别的场景。

终于,送走了最后一批踏上征程的学生,喧闹了一个暑假的启航中学,暂时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傍晚时分,林晓阳和苏雨晴并肩站在校门口,看着空荡荡的马路,夕阳的余晖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

微风吹过,带着一丝秋日的凉意。苏雨晴轻轻叹了口气,声音里带着几分怅然:“孩子们都长大了,像小鸟一样,羽翼了,就都飞走了。”

林晓阳伸出手,温柔地揽过她的肩膀,将她轻轻拥入怀中,目光望向远方,语气坚定而充满希望:“是啊,他们都去追逐自己的星辰大海了。但我们的心,会一首牵挂着他们,祝福着他们。这是我们作为老师的宿命,也是我们的幸福。”

他顿了顿,低头看着怀中的苏雨晴,眼中充满了爱意与期待:“走吧,亲爱的。孩子们开启了新的篇章,我们也该为新学期做准备了。还有更多的孩子,在等着我们呢。”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