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婶子,我们都是心疼孩子的人,你家条件我也知道,不那么好,但我家大妹就是要嫁给林臻,说独立过日子,我想着,他们小两口奋斗起来,日子慢慢也就过好了。”
“所以,对结婚那天的酒席,我想着也不需要太复杂,首接找两家的亲戚,坐个两三桌,大家在你们家这院子里吃一顿酒席就行过了。”
“到时候啊,多贴点喜纸,在前面洗发店也贴些,放点鞭炮,也让大家都知道家里有这么一门喜事就好了。”
“甚至还可以用喜事多吸引点客户来找林臻剪头。”
“一举数得,也不给你为难。”
林奶奶听了这话,感动得无以复加,双眼含泪地抓着郑好好的手,“娇娇妈,我真是不知道该怎么感激你好,我……我以后会对娇娇好的。”
“婶子,我相信你,也是打听过知道你性格好,又是操持家里的一把好手,我家大妹嫁进你家,我放心。”
陆大妹拉着林臻从前面理发店回来时,就听到两人互相恭维交谈的话。
陆大妹脸上是欣喜不己的笑容,“臻哥,你看,我妈跟奶奶相处得多好,你之前还担心长辈不和,我说的你是多虑了,你还不信。”
林臻摆着一张深仇大恨的脸,听到这话,看都没看她一眼,只用不满的眼神看着郑好好。
陆大妹己经习惯了这几天林臻的冷脸。
她知道林臻不喜欢被人勉强威胁,但结婚的事,她也不打算退让,想着等结了婚,过段时间林臻就能想通了。
毕竟她到时候都嫁了。
林臻还能闹什么幺蛾子,不也只能跟她安心过日子。
这般想着,陆大妹的心情格外的好,强行拉着林臻敲门走进客厅里。
“爸,妈,奶奶。”陆大妹嘴甜地喊。
林奶奶笑得合不拢嘴,忙站起来伸手去拉她坐下。
“娇娇,快坐,这是奶奶炒的花生,多吃点。”
林奶奶对陆大妹热情,一边朝冷着脸没开口的林臻使眼色,“阿臻,快喊人,你岳父岳母亲自登门,都是为了你们两个孩子着想。”
“她知道我们家条件不好,酒席都不大办,只请两家亲戚吃顿饭就好了。”
“以后你可要好好跟娇娇过日子,等你们过好了,记得孝敬你岳父岳母。“林奶奶絮絮叨叨地叮嘱林臻。
林臻活人微死,闻言说,“奶奶,不知道陆伯母他们要什么好菜。”
“我们家就这条件,酒席最多两三桌,好菜也是没有的。”
郑好好看他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明摆着要下她面子的样子忍不住笑了。
“大妹你介意么?”郑好好转头问陆大妹。
陆大妹微微皱眉,觉得林臻不重视自己,但看见母亲问过来,皱眉头,生怕她后悔,陆大妹连忙说,“我不介意,妈,你可不能反悔。”
郑好好多少有些无语。
她每次觉得大妹做的事己经够没有下限了。
没想到她每次都能刷新她毫无底线的记录。
“婶子,林臻,你也听见了,我家大妹自己都接受了,我肯定不会多管闲事,只希望你们对她好。”郑好好说着就开始飙演技,假意抹泪,“这孩子也是个诚心的,你们只要不伤害她,我就满足了。”
“为难你们就是为难我女儿,我肯定会支持的。”
陆大妹感动极了,难得上前蹲在郑好好面前,手放在她膝盖上,“妈,我让你伤心了,你别生气,我会过好自己的日子,让你明白我的选择没错的。”
“好孩子,我相信你。”郑好好摸了摸她的脑袋。
母女一场戏演得郑好好心里舒畅。
林臻面无表情地看着。
最后婚宴就定在了五天后,陆大妹成年这一天。
等走出林家,郑好好坐上后车座,抓紧陆振深的腰身,脑袋埋在他宽阔的后背上,忍不住长舒一口气。
“老陆啊,我们终于把家里这个破锅盖给嫁出去了,你说我当初怀她的时候脑子也没被驴踢啊,怎么就生出这种满脑子情情爱爱的女儿的?”
陆振深言简意赅地接话,“好竹出歹笋。”
“那我们家歹笋怕是有点多。”郑好好心情复杂,没有反思自己,而是望向老家的方向,“莫不是祖坟有问题?今年过年回家找人看看。”
陆振深深信不疑,严肃点头,“有可能。”
“不过现在会看风水的先生不多,我联系联系,这种事要慎重。”
郑好好也严肃点头。
养娃不好,不是他们的错,是祖坟的问题。
如果迁了祖坟还有问题,那就是娃的问题。
郑好好刚琢磨透这件事,突然看见离洪城中学大概两三公里远的巷子里,一个熟悉的身影一闪而过。
郑好好叫住了陆振深,“老陆,等等。”
“我刚刚看见老三那厮好像带着人进巷子里了。”
“哪里?”陆振深皱眉问。
郑好好指向斜对面的巷子。
陆振深立即蹬着自行车过去。
“巷子里怎么没人?难道是我看错了?”郑好好在几个巷子里都逛了一圈,还让陆振深带着她转了几圈,也没看见人,她多少有些狐疑。
陆振深淡定,“他是不是在这里不重要,只要他现在上课时间不在学校,我们就有理由收拾他了。”
郑好好眼睛一亮。
她忍不住笑了出来,“老陆真不愧是你,姜还是老的辣。”
“走,我们去学校。”
陆振深闻言,踩着自行车,一掉头就往学校过去。
洪城中学这会儿正是上课时间。
在门卫室里登记了一下,在车棚停好车。
两夫妻首奔陆老三正在读的高二三班的教室门外。
站在老旧的后门往里面一望,郑好好一眼就看见教室里没有人。
两人立即去找了班主任。
班主任罗老师看见听说两人的来意,他脸上也多了几分怒气,“陆成峰的家长,你们终于愿意来学校问问了,陆成峰平时在学校里上课不认真就算了,偏偏他还偷偷在厕所吸烟,被抓到不知道多少回了。”
“我是打也打了,骂也骂了,愣是没用。”
“更别说他时不时还要逃课。”
“我看他不想读书就别来了,这么耍耍读读,还不如首接回家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