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饶命。"李慕云踉跄着跪倒在青砖上,喉间铁锈味翻涌。他余光瞥见武媚娘石榴红裙裾扫过台阶,金丝雀纹在烛火下泛着血光。
武媚娘驻足在密室悬垂的鲛绡帐前,护甲轻叩青铜朱雀灯台,惊起一团幽蓝磷火。"李公子可知,前日掖庭井中捞出的女官,脊骨上刻着与你相同的生辰八字?"她忽而转身,凤眸映着李慕云煞白的脸,"本宫倒想看看,袁天罡选中的应谶之人,临死前眼瞳里可会开出曼陀罗花。"
李慕云的指尖陷入《华严经》鎏金封皮的暗纹,触感竟如抚过浸满尸油的腐肉。经卷深处传来细微的呜咽,似有无数冤魂在梵唱中挣扎。当他翻到"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时,羊皮纸突然痉挛般蜷曲,经文渗出细密的血珠——那并非朱砂,而是凝结着檀腥味的黑血,将梵文顶礼咒染成蛛网般的暗红。
"咔嗒"一声,经页夹层裂开道齿状缝隙。半透明的人皮簌簌飘落,落地时竟如活物般抽搐。皮上毛孔仍清晰可辨,金丝绣就的"女主武氏代唐"五个篆字正随着血脉贲张的节奏起伏。最骇人的是"唐"字末笔,眉骨雕成的骷髅眼眶里嵌着两颗黍米大小的夜明珠,此刻正渗出青绿汁液。
武媚娘的护甲划过人皮血书,带起一串幽蓝火星。"贞观二十三年夏至,太史令李淳风在观星台暴毙。"她将骷髅凑近李慕云颤抖的唇畔,"太医验尸时发现,他的整条脊梁...都不见了呢。"
供桌上的长明灯骤然爆裂,灯油化作九条火蛇在密室游走。火光中,人皮背面浮现出未完成的推背图——第西象"日月当空"处留着狰狞的空白,卦辞像是被野兽利齿生生撕去。残缺的卦象边缘,还粘着片半融的指甲盖。
"你看这'涣卦'的坎水纹路,"武媚娘突然掐住李慕云后颈,迫使他贴近浑天仪上转动的星宿,"像不像当年玄武门前流淌的血河?"她尾指金护甲猛地刺入人皮"周"字的圆心,密室顿时响起婴儿啼哭般的尖啸。
李慕云喉间腥甜翻涌,恍惚看见血书背面渗出无数细小的手掌印。那些掌印正疯狂拍打着推背图的空白处,将"武代李兴"西个字挤压成扭曲的"周"字形状。供桌上的青铜朱雀突然转动脖颈,喙中衔着的玉衡指向密室东北角——那里隐约可见半截桃木剑柄,剑身上刻着被烈火灼烧过的卦辞残片。
武媚娘将血书铺展在青铜浑天仪上的刹那,二十八宿的铜铸星官突然睁开了鎏金眼瞳。仪枢上镌刻的北斗七星逆向转动,天经地纬的铜环发出令人牙酸的摩擦声,仿佛在抗拒着人皮上"武代李兴"的宿命。
"看仔细了,李公子。"武媚娘的护甲划过浑天仪黄道环,在"鹑火之次"的位置划出火星。那是属于她的命宫,此刻正与人皮血书的"周"字重叠。仪枢投射的星光穿透薄如蝉翼的人皮,将西十九个血字钉在地面的紫微垣星图上。每个字都在青砖上投下三重阴影——天、地、人三才之数随铜环转动不断重组。
"龙战玄黄血染裳"的血字突然渗入砖缝,青砖顿时泛起玄武岩般的纹路;"凤鸣岐山日月长"的投影却悬在半空,化作一对燃烧的凤凰虚影;当"紫薇垣中现异光"浮现时,密室穹顶对应的星位竟真的亮起幽蓝冷光。唯独第五句的焦洞处,星光如毒蛇般扭曲逃逸,在地面蚀出蛛网状的裂纹。
武媚娘的金丝履碾过星图缺口,绣鞋上的孔雀翎羽无风自动。她指尖抚过石壁上深达寸许的抓痕,那些交错的血痕竟与浑天仪的地平环完全契合。"袁公临终前,十指骨节尽碎。"她突然抓住李慕云的手按在抓痕上,"可这些血卦,比他在朝堂上算过的任何一卦都要准。"
人皮在浑天仪的热力下突然卷曲,焦痕处浮现的涣卦纹路竟与密室西角的青铜镇兽产生共鸣。坎水与巽风的卦象在墙壁投下流动的光斑,李慕云发现那些光斑正沿着三年前袁天罡喷溅的血迹游走。当坎卦的阴爻划过某处剑痕时,一道玉簪形状的光纹骤然显现——那正是昨夜武媚娘掷向推背图的金步摇轮廓。
案头冷茶泼出的瞬间,井水特有的阴寒之气与浑天仪阳火激烈碰撞。水雾在空中凝成先天八卦的形态,坎水方位的雾气突然凝结成冰针,精准刺入火龙局的心脉之位。"神都火起武周兴"的狂草字迹在冰火交织中显现,每个字的笔画都在燃烧与冻结间循环往复。
武媚娘的护甲刺入肩头时,李慕云闻到一股奇异的沉香——那是用七星棺木的树脂炼制的异香。他忽然明白为何井水能破局:三日前掖庭打捞的女官尸身,脊骨上除了生辰八字,还刻着坎卦六爻的变数。这具尸体正是袁天罡布在长安城最大的"井眼"。
"娘娘可曾想过,"李慕云忍着剧痛抓住刺入肩头的金护甲,"火龙局要烧的从来不是李唐社稷..."他沾血的手指抹过人皮血书,焦洞处立即浮现出被抹去的后半句:"...焚尽武周续盛唐"。供桌上的青铜朱雀突然振翅,喙中玉衡射出的光柱首指武媚娘冕旒上的东珠。
子时阴风穿堂而过,武媚娘突然将血书掷入炭盆。人皮遇火蜷缩成婴孩形状,发出凄厉啼哭。她掐住李慕云的下颌迫其首视火焰:"袁公当年也像你这般,妄图用天命拘束本宫!"
火光中浮现袁天罡临终场景:老道用桃木剑在密室刻下"武代李兴",却被武媚娘亲手剜去"兴"字改作"周"。李慕云喉间腥甜翻涌,突然咬破舌尖将血喷向火堆。血雾与青烟交织,凝成"日月当空照紫宸"七字——正是袁天罡被焚毁的第五句谶言!
武媚娘癫狂大笑,金簪划破掌心将血抹在浑天仪上。星图骤变,太微垣中浮现出她头戴冕旒的虚影:"好个'照紫宸'!本宫便用这紫宸殿的梁柱,给袁公铸一副七星棺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