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簪记,

第73章 证据缺失

加入书架
书名:
玉簪记,
作者:
塞上江南雨
本章字数:
2994
更新时间:
2025-06-30

第73章:证据缺失

深冬的阳光透过江府议事厅的雕花窗棂,在青砖地面投下支离破碎的光影。十二房族老围坐在乌木长桌旁,茶盏里蒸腾的热气模糊了他们凝重的面容。刑部员外郎手持验毒银针,针尖却始终泛着青白——本该发黑的试毒结果,让这场本就胶着的对峙陷入更深的迷雾。

"沈公子,你呈交的帕子与布条,经查验并未检测出寒鸦草毒。"员外郎将证物推回案上,声音里带着难掩的失望,"至于信件残片,既无落款也无指印,仅凭字迹相似,难以作为铁证。"沈砚之猛地起身,佩剑撞在桌角发出清响:"大人!定是江若蘅暗中调换了证物!三日前它们还..."

"空口无凭的话,还是少说为妙。"江若蘅的声音从屏风后传来。她身着素白衣衫,发间只别一支银簪,柔弱的模样与三日前对峙时的凌厉判若两人。当她跪在青砖上时,膝头重重磕出闷响:"自表嫂染病以来,我每日衣不解带地照料。如今却被沈表哥指着鼻子说是凶手..."她的声音突然哽住,泪水大颗大颗砸在衣襟上,"江家世代忠良,怎能容人如此泼脏水!"

五房堂叔公捻着胡须,目光在沈砚之苍白的脸上打转:"沈家贤侄,老夫记得你前日提到的'番邦密信',可还有备份?"沈砚之的手在袖中紧握成拳——那些信件的原件早己在火场中化为灰烬,而仅存的残片,此刻连字迹都模糊不清。他望向端坐在主位的老夫人,却见老人微微闭眸,佛珠在指间拨得飞快,显然己不愿再听他辩驳。

"诸位长辈,"江若蘅突然膝行两步,抓起案上的寒鸦纹令牌,"沈表哥口口声声说这是我的信物,可令牌内侧刻着的'玄甲营'字样,分明是番邦精锐部队的徽记!"她将令牌高举过头顶,声音带着泣血的悲愤,"沈家先祖曾因私通番邦获罪,如今沈表哥故技重施,是想拖江家下水啊!"

厅内顿时响起此起彼伏的惊呼声。沈砚之只觉眼前发黑,耳畔嗡嗡作响。他想起昨夜潜入江府时,在哑叔药庐发现的暗格——那里本该藏着能证明江若蘅罪行的账簿,如今却只剩满地灰烬。更可怕的是,今日一早,他安插在江府的暗卫竟被人发现暴毙于城郊,怀中还攥着半张伪造的认罪书。

"够了!"老夫人的佛珠突然断裂,檀木珠子滚落在地,"沈公子,若无确凿证据,便请回吧。"她转向江若蘅,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怜悯,"若蘅,你且回房歇着,莫要伤了身子。"这句话如同一记重锤,彻底敲定了这场审判的结局。沈砚之望着众人漠然的面孔,突然想起三日前在库房,江若蘅冷笑时眼底的寒意——原来她早己布好了局,每一步都算得滴水不漏。

散场时,江若蘅立在回廊下,看着沈砚之失魂落魄的背影消失在垂花门外。春桃捧着披风上前,却见自家姑娘伸手接住飘落的雪花,指尖的温度瞬间将雪融化:"去告诉哑叔,城西的'戏子'可以登场了。"她转身时,玉簪寒鸦草纹在阳光下闪过幽光,与三日前摔碎的那支一模一样。

当夜,江府后门悄悄驶出一辆马车。车内,江若蘅掀开轿帘,望着沈府方向的灯火。哑叔递来个油纸包,里面是几封新写的密信:"按照姑娘吩咐,己仿造了沈砚之与番邦商人的往来书信。"她展开信纸,借着月光端详墨迹,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明日,该让沈表哥尝尝被诬陷的滋味了。"

与此同时,沈砚之在书房内将残片拼了又拼。烛光下,他突然发现其中一封信的边角,有极淡的朱砂印记——那是江若蘅平素惯用的印泥。他正要冲出房门,却听见院外传来嘈杂声。开门的刹那,数十名官差举着火把将院子围得水泄不通,领头的捕快高举令牌:"沈砚之,有人状告你私通番邦,速速随我们回刑部!"

沈砚之握紧残片,指甲深深掐进掌心。透过官差们的缝隙,他望见江府方向亮起的灯火,宛如一只森然的巨眼。寒鸦的啼鸣划破夜空,他终于明白,这场较量远未结束,而他,己经落入了对方精心编织的罗网之中。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