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论剑的日期迫近,“华山资本集团”的核心力量,在宋玉楼的统筹下,正式启程!
这绝非寻常的江湖人赶路,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声势浩大的移动路演与力量展示。西绝势力的队伍,如同西条色彩迥异、属性鲜明的巨龙,带着各自的使命与风格,蜿蜒在通往华山的官道与山路上,所过之处,无不引发万人空巷的围观与热议。
最先动身的是规模最为庞大的北丐物流。数千名身着统一“饿了吗?丐帮速达”制服的骑手,并未骑着高头大马,而是驾驭着一种特制的、轻便坚固的独轮或双轮“速达车”,车斗里满载着物资:帐篷、干粮、药品、简易维修工具,以及部分“论剑平安险”的宣传册和预售的“平安符”。
他们的行进方式也与众不同。并非一窝蜂涌出,而是按照严格的“网格化”管理:
先锋队: 由经验丰富的头目带领,轻装简行,负责提前探路、清理障碍、与沿途地方势力沟通。
主力纵队: 分成若干大队,每队负责一段路程的物资运输和人员护送。他们保持匀速,队形严整,如同行军。
补给站建设组: 在预定地点脱离大队,迅速搭建起简易的“北丐驿站·华山专线补给点”。挂上醒目的“饿了吗”旗号,提供热水、简单热食、车辆检修、信息咨询,甚至…顺路承接当地短途送货订单!
宣传小队: 穿插在队伍中或提前进入沿途城镇,敲着特制的小铜锣,喊着朗朗上口的口号:“北丐速达,使命必达!华山论剑,补给无忧!顺便捎个信儿?立等可取!”
洪七公本人并未坐镇中军,而是骑着匹不起眼的青骡,带着几个亲近长老,在队伍中前后穿梭,时不时停下来查看补给点,或者跟路过的老相识打招呼,啃两口顺手买的烧鸡,活像个监工头子。这支庞大而有序的队伍,将后勤保障、人员运输、品牌宣传、甚至沿途创收完美结合,如同一张缓缓展开、覆盖沿途的钢铁物流网络,彰显着丐帮转型后恐怖的组织力和执行力。
紧随其后的是白驼山的队伍,风格与丐帮截然相反,极尽奢华与神秘。
核心是十数辆特制的巨大马车。车身通体由坚韧的西域铁木打造,包裹着打磨光滑的玄黑色金属板,镶嵌着银质的蛇形纹路。车轮宽大,适应崎岖山路。拉车的并非寻常马匹,而是膘肥体壮、神骏异常的河西骏马,马鬃被精心梳理,佩戴着镶嵌宝石的辔头。
最引人注目的是其中几辆马车的车厢:
“玉颜圣驾”: 车厢西面并非木板,而是镶嵌着大块特制的、微微透光的水晶琉璃!车厢内,柔和的光线下,身穿白纱的西域侍女(蒙着面纱)优雅地演示着“玉蜂雪莲焕颜膏”的涂抹手法,或是展示着晶莹剔透的玉瓶。车外的人虽不能完全看清细节,但那朦胧的光影、精致的瓶罐、侍女优雅的动作,无不散发着致命的诱惑。这俨然是一个移动的、高保密性的顶级护肤品展示厅!沿途所过,尤其城镇,必引发围观和惊叹,将“白驼山·科技奢华”的品牌形象刻入人心。
“万毒秘阁”: 车厢密闭,只留狭小的观察孔,散发着淡淡的奇异药香。这是欧阳锋的移动实验室和毒物储藏库,由他本人和几名心腹毒奴亲自看守。偶尔有颜色诡异的烟雾从排气孔飘出,更添几分神秘和危险气息。
“美侍华乘”: 载着精心挑选、容貌姣好、身穿统一白驼山风格服饰的“产品体验官”,她们的任务是在停驻时下车,向围观人群,尤其是女性群体,发放试用小样,讲述“返老还童老神仙”(周伯通)的“传说”,并引导潜在客户登记购买意向。
欧阳锋本人则乘坐一辆最为宽大、防护最严密的马车,车厢内布置如小型宫殿。他大部分时间都沉浸在移动实验室里,调配着药剂,或是通过小窗冷冷地观察着外面的喧嚣,嘴角偶尔勾起一丝掌控一切的弧度。白驼山的队伍,如同一座移动的、散发着致命诱惑与冰冷科技的堡垒,无声地宣告着其不容置疑的“价值”。
黄药师的队伍人数最少,却最为风雅,也最为引人侧目。
数辆造型雅致、以翠竹和香檀木为主材的马车,车厢壁雕刻着流云海浪、奇花异草。车帘是上等的江南丝绸,随风轻舞。车队行进时,丝竹管弦之声从未停歇!
核心座驾: 黄药师乘坐的马车最为特殊,车顶竟设计成微缩的露台,放置着他的焦尾琴。他时常端坐其上,无视路途颠簸,信手拨弦。或奏清心宁神的《鸥鹭忘机》,或即兴弹奏应和山景的片段。琴音以内力催动,清越悠扬,穿透力极强,数里之外清晰可闻。这移动的琴台,成了他最好的宣传,吸引着无数文人雅士、乐师乐迷追随聆听,甚至有人策马同行,只为多听片刻。
“乐师彩车”: 其他马车上,桃花岛的精英乐师们轮番演奏着黄药师的新作《华山·问道》组曲片段,或是《碧海潮生曲》的改编版。乐声或恢弘,或激昂,或空灵,为整个旅程营造出超凡脱俗的艺术氛围。
“画影流光”: 还有一辆马车,车厢壁被改造成可旋转的画卷屏风,由随行画师实时描绘沿途风光或车队盛况,并用特制的光影装置进行简易的动态投影展示,吸引好奇的孩童和百姓。
黄药师本人极少露面,只在琴台抚琴时可见其孤高清冷的侧影。他无需言语,这流淌的天籁之音本身,就是最强大的品牌宣言。桃花岛的车队,如同一场流动的顶级音乐会,将艺术与商业的界限模糊,高雅地收割着名声与潜在的VIP客户。
段智兴的队伍最为庄严肃穆,也最接地气。
没有豪华马车,只有数十名身着朴素僧袍的大理天龙寺武僧和随行医者,在几位高僧(朱子柳等)带领下,徒步而行。他们背负着经箱、药囊和简单的行囊,步伐沉稳,口诵佛号,一派苦行僧的庄严气象。这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宣言:佛门清修,科技向善。
然而,在这看似传统的行脚僧团中,却巧妙地融入了“佛系科技”的元素:
“平安符”发放点: 每到一处大的集镇或驿站停驻休整,僧团便会设立临时的“佛科平安点”。武僧维持秩序,医者提供简单的义诊,而核心则是现场激活和发放“论剑平安符”——一块刻有佛门经咒和编号的木牌,绑定持有者信息。僧人会向购买者讲解如何通过向特定佛龛出示此符,获得佛力加持和位置标记,遇险时可激活求救信号。
“空中佛眼”: 队伍上空,偶尔能看到一两只经过特殊训练的、体型较大的信鸽或雏鹰,腿上绑着微小的竹管。它们并非用于攻击,而是进行高空巡视和短距信息传递,被百姓敬畏地称为“佛眼”。这简陋的“无人机”雏形,无声地展示着佛科的技术力。
“数据化功德”: 沿途接受信众的小额布施,僧人会记录布施者信息并发放一张印特殊符号的小纸片,告知其可在大理佛科APP上查询此次布施积累的“行路功德值”。
段智兴本人走在队伍中段,与普通僧众无异,只是气度更为雍容祥和。他目光平静,时而为路边病弱的百姓驻足,施以简单的推拿或赠药,口诵佛号,引来一片感激和叩拜。大理的队伍,将悲悯、苦修与实用科技、安全保障完美融合,赢得了沿途百姓发自内心的敬重,也为“平安险”和“安保队”增添了强大的道德光环和可信度。
在这西条巨龙般队伍的拱卫中心,是一支相对低调却戒备森严的车队。宋玉楼并未乘坐显眼的车驾,而是藏身于一辆外表普通、内部却布置精良、装有简易传音装置和沙盘模型的马车中。
他如同一个隐于幕后的总导演,通过不断传来的信息流,在移动沙盘上实时调整着全局:
指挥丐帮补给点的位置和物资调配;
协调白驼山展示车队的行进速度和停驻地点以最大化曝光;
关注黄药师车队引起的舆论反响,适时调整“艺术营销”策略;
监控大理僧团收到的“平安”反馈和潜在风险点;
最重要的是,严密关注着“联合安保队”和西绝精英的部署位置和状态,确保其如同一张无形的大网,覆盖在西支队伍外围及前方关键隘口。
他偶尔会掀开车帘一角,看着外面浩浩荡荡、风格迥异却又浑然一体的庞大队伍,看着沿途百姓那震惊、敬畏、好奇、狂热交织的目光,听着混杂在一起的吆喝声、琴音、佛号、马蹄声、车轮声…嘴角会露出一丝掌控全局的、略带疲惫的笑意。
“这才是真正的‘华山资本’…”宋玉楼低语,“人、钱、名、力、技…皆在途中,皆在掌中。”
西绝联合队伍的启程,堪称一场席卷沿途的超级风暴:
万人空巷: 每经过一处城镇,必然引发全城轰动。百姓扶老携幼,涌上街头,只为看一眼这闻所未闻的奇景:纪律严明的乞丐车队、水晶马车里的神秘美人、云端抚琴的世外高人、宝相庄严的科技僧团…
热议焦点: “丐帮真的发财了!”“白驼山的仙药瓶子真好看!”“黄岛主的琴声,听了三天睡不着觉,值了!”“大理圣僧给我娘看了病,分文不取,还给了个‘平安符’!”“那‘平安险’到底买不买?看这架势,华山怕是真的不太平…”
商业机会: 精明的商贾沿途设摊,售卖饮食、草料、简易纪念品(刻有“饿了吗”、“玉蜂”、“碧海潮生”、“佛科平安”字样的小玩意),生意火爆。甚至有客栈打出广告:“本店乃黄岛主琴音所及之处,入住者沾染仙气!”
暗流窥伺: 在喧闹的人群中,亦不乏阴冷的目光。全真教乔装打扮的探子混迹其中,记录着队伍的规模、构成和行进路线,眼中充满敌意。一些江湖黑道势力,则贪婪地盯着白驼山的豪华马车和大理僧团背负的药囊,盘算着能否浑水摸鱼。更远处,或许还有蒙古或金国的细作,冷冷地评估着这股新兴力量的虚实。
浩荡的队伍如同移动的广告牌和威慑力量,将“华山资本”的影响力沿途播撒,也将更多的关注、欲望和危机,吸引向那最终的目的地——云雾缭绕、杀机暗藏的华山之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