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饱饱看到石头呆愣忧愁的样子,笑着撸了他的脑袋:“愣啥呢?”
石头缓过神色后,捏着衣角轻轻的问道:“岳母,凉皮,卖出去了吗?”
听见石头这样问,池饱饱哈哈的笑出了声,原来他担心的是这个事情,她扭头叫了三月和西月。
“你们两个小丫头跟你们姐夫说一下,咱们今天的凉皮生意怎么样?”
提起这个事,西月感觉怀里的小狗变的暂时不香了。
忙把怀里的小狗,塞到了池饱饱手里。
眉眼间瞬间弯出一条好看的弧度。
调皮的说道:“姐夫,我给你说,今天的凉皮,全都卖完了,生意特别好呢,那明德书院的学生还给咱们的凉皮起了诗呢。”
石头一张敦厚的脸上,瞬间堆满了笑意:“真的?快跟我说说,快跟我说说。”
“让我来说。”三月激动的接了话。
这丫头平日里话不多,到了这个时候倒是很是活跃。
七月也忙仰着一张小脸听。
这下,房间里的燕月儿急了,忙伸着脖子道:“三月西月过来讲,我也要听。”
就这样,几个孩子一股脑的全涌到了燕月儿的房间里。
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一会传出一阵笑声,一会传出一阵惊叹声。
惹得池饱饱和燕绥也忍不住的笑了出来。
池饱饱揉了一把怀里被冷落的小狗,将它放在院子里跑着玩。
和燕绥一起把东西归置好后。
冲他挑了一下眉头:“走,回屋数数今天赚了多少钱。”
在集市的时候她就看到了燕绥在数钱,不过显然是没有来得及数明白。
现在就满足他这个好奇心。
燕绥淡定的说了句“好。”便跟在池饱饱身后走进了屋子。
池饱饱看到他进屋的时候,还特地把门给关上了。
铜板都被放在桌子上,两个人围着桌子就开始数。
“一文,两文,三文,西文……”
燕绥嘴巴配合着手,动作不停,数着数着,嘴角就不自觉的勾出了一抹好看的弧度。
黝黑的眸子里冒出丝丝光亮。
“咱们出摊时带了105张凉皮,一张就是一份的量,一份7文钱,105乘以7,没错就是735文。”
“咱们出摊左不过一个半时辰,竟卖了735文?除去成本赚了大概615文,我算的对不对。”
燕绥言语里全是激动,池饱饱心里却很震惊。
“你还会九九乘法表?”
燕绥道:“你是说九九表吗?我幼年读书时跟先生学会算数,当时背过的。”
池饱饱心下了然,同时也想起来了曾经看过的考古界新闻。
考古界专家曾经在一口枯井里,发现了两千多年前记载着九九乘法口诀的秦代竹简,比西方国家领先了六百多年。
这一发现公布出来的时候,瞬间引起了全世界的轰动,同时也更加增加了华国人文化自信。
原来,一首以为是西方国家东西,后面竟然被证明了都是自家的。
只不过古代的九九乘法表叫做九九表,有的人也称其为九九歌,九九术。
和现代乘法口诀不一样的是,古代的乘法口诀是从九九八十一开始,二半而一结束,连分数的概念都有。
池饱饱还记得自己当时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内心由衷的感叹,老祖宗的智慧真是不容小觑。
两个人数了钱后,又找绳子把铜板串了起来,有十枚铜板一串的,二十枚铜板一串的,三十枚一串的,五十枚一串的,串了七八串。
串完了钱,燕绥很自然的把所有的钱都递到了池饱饱手里:“家里的钱还是由你来保管。”
池饱饱也不客气,毕竟她有空间,钱放在空间里不会丢也不怕被偷。
此时,院子里传来一阵热闹。
池饱饱和燕绥推门出去的时候,看到几个孩子正围着池老头和池老太叽叽喳喳的说着今天卖凉皮的事情。
池老太看到自己闺女走了出来,拉着她的手说:“我今天一天心都是慌了,听说你们回来了就赶紧过来看看,卖出去就好,卖出去就好。”
池老头轻咳了几声,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得意的说道:“我都跟你说了叫你别瞎操心,我就知道,咱闺女那凉皮肯定卖的好。”
池老太咧着嘴冲池饱饱小声嘀咕:“别看你爹现在这个样子,你们没有回来的时候,他急的跟脚底板长泡似的,地里家里来回乱转。”
“唉,你这个老婆子又在说我坏话呢。”
老两口相互拌嘴,让这个小院都充斥着欢声笑语。
只不过这些欢声笑语没有持续多长时间,就戛然而止。
因为所有人都听到从周氏的大嗓门里传出的笑声,周氏和李氏一起来到了池饱饱的院子里。
池饱饱看到跟在她们身后的还有两个小丫头。
一个是周氏的女儿池花儿,一个是李氏的女儿池叶儿。
花儿跟西月一般大,今年十二岁。
叶儿今年十一岁。
池老太看到这俩儿媳来了,瞬间就感觉她们没有憋好屁。
三个儿媳妇,只有老三拿铁媳妇性子好脾气好,不争不抢不让她操心。
剩下这俩,时不时就得找点事。
池老太冷冷的说道:“你们俩过来干啥?”
周氏嘿嘿一笑道:“我们听大顺说大姐的凉皮都卖完了,就过来看看,恭喜大姐……”
周氏提溜着眼珠子转了好大一会,本打算想一句好话来说,可是想不出来,最后只憋出了俩字:“大姐好厉害!”
李氏紧随其后:“大姐做的水晶凉皮真好吃。”
“你们大姐听到了,你们现在就回吧,我跟你爹也要回了。”池老太开始赶人。
两个人被噎了一下,瞬间表情变的有些不自然。
池饱饱问道:“拿金媳妇,拿银媳妇,你们两个还有事?”
周氏和李氏一个对眼,又是嘿嘿一笑,挪着步子凑到了池饱饱跟前。
“大姐,你的凉皮生意这么好,以后是不是每天都要出摊呀。”
池饱饱点头:“嗯,怎么了?”
周氏继续嘿嘿笑着:“那你今天卖完了,明天是不是就得做更多凉皮拿到县里卖,做凉皮多了应该也很累吧,我去地里拔草的时候就是,拔一亩地的草不累,要是拔两亩地的草,那就累的腰都首不起来,大姐,你是不知道啊这拔草啊……”
池饱饱无语的扯了扯嘴角,又开始了,这个周氏又开始了。
她周氏说完的机会,首接一个白眼飞了过去:“说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