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吃饭的时候,老爷子把李家上门来的事情说了。
玉溪点点头,“那孩子确实不错。”
不过最大的话语权在爱党身上,于是转过头看向爱党。
“爱党,你自己觉得怎么样?”
爱党倒是没什么愿不愿意的,毕竟铁蛋从小跟爱国长大,对她从小就很照顾。
“可是爷爷,铁蛋户口都去了村里,您难道让我嫁村里去啊?”
“那不会!你放心,那姓李的老小子的鬼精鬼精的,怎么可能让他大孙子在农村待一辈子?
我估计,真等你们俩成亲,他就应该把那小子弄回来了。”
爱党点头,“既然这样,那爷爷您跟爹做主吧。”
李家人得到老爷子确切消息后,立马请了李家德高望重的长辈上门提亲。
“老伙计,你放心,三转一响,两百八十块彩礼,绝对一分不少!”
这次老爷子接受了李家的东西。
当天下班之后,李刚子就提了一刀肉带着媳妇去了兴旺大队。
把这个好消息告诉铁蛋,铁蛋高兴得恨不得马上回家一趟。
爱国却看他横看竖看都看不顺眼,嫌弃的对自己媳妇嘀咕。
“爷爷也不知道怎么的,选来选去选了这么一个,他哪里配得上我妹妹了?”
郑为民哭笑不得,也不知道是谁,左一个铁蛋哥,右一个铁蛋哥,对人家崇拜的不得了。
第二天,李家就请人开始清理地方建房子。
果然如老爷子所料,房子还没建好,李刚子就找上玉溪。
“我想把我的工作让给铁蛋,让他回城,你觉得怎么样?”
玉溪抬头看了眼日历上77年,几个醒目的红色字。
如果他记得没错,再有几个月就要宣布高考恢复了。
那如果现在让李刚子内退顶职的话,不管对哪一方面都没什么好处。
可他也是为了儿子儿媳能够住在一块,因此玉溪也不好明着说不行。
“你有没有问过铁蛋是怎么打算的?”
“没有,这种好事我想他也不会拒绝的吧。”
“那还是去问问他,说不定他还不乐意回来呢。
至于说两地分居什么,勤快点的,骑个自行车,每天就能走个来回。”
玉溪之所以这么笃定,是因为之前经常会遇到过那几个臭小子,会弄一些山货去黑市,那样来钱可比上班快多了。
第二天晚上,李刚子不好意思的对玉溪道。
“那混小子说先不回来,等我到年纪退休再来顶职。”
玉溪点头,“那也可以。”
李刚子愧疚的看了眼爱党,“就是对不起我们爱党的。”
爱党倒没觉得有什么,不是有句话叫距离产生美吗?
这样还可以小别胜新婚呢!
等老李家的房子建成,李家就迫不及待的,给爱党跟铁蛋举办结婚事宜。
这次两人在村里弄了两桌,李老头做主又在家里弄了几桌,招待左邻右舍。
结婚之后,铁蛋也没有天天回来,不过会三不五时的总会回来一趟。
而爱党,除非铁蛋回来,要不然她都是住在自己家。
老李家人也信守承诺,随她自己高兴,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等上面宣布高考恢复的时候,所有人都欢天喜地。
铁蛋跟新兵,还有现在己经不胖了的胖墩三个,都感激的看向爱国。
这些年爱国不只自己学习,还会压着他们仨学。
他们也是凭着那股学好知识,以后好考工作回程的信念才没有放弃。
功夫不怕有心人,这不机会就来了?
就在大家决定去请假,专心高考的时候,可郑为民却犹豫了,她如今刚好都有了三个月的身孕。
犹豫不决的两人,立刻回了一趟家里问主意。
“爹,为民这个情况到底是去考还是不去考啊?”
玉溪说的很首接,
“这要看你们怎么想的了。
反正当爹的跟你们保证,你们要考,那以后生完孩子,就首接扔家里我给你们带。”
玉溪这话一出来,瞬间让小两口吃了颗定心丸。
郑为不好意思的继续问,“那爹,要是真考上了,我挺着个大肚子去上学,是不是有点不好啊?”
“怎么不好呢?我想间隔这么多年才恢复高考,肯定不止你们两个有追梦的想法。”
既然这样两人就首接拍板,明天就去报名。
至于爱党,根本就没这些顾虑。
首接对玉溪道,“爹,我要去报名,到时候您跟妈妈替我照顾孩子。”
“好,只要孩子爷爷奶奶不下来争抢,我一定好好照顾!”
接下来的日子,村里爱国几个都不再上工,而是干脆请了假回来一心温习功课。
爱党有工作,不能随意请假。
于是跟玉溪商量过之后,打算卖掉工作孤注一掷!
玉溪没有过多干涉,只问她有没有信心,得到肯定答复就同意了。
还是老爷子提醒她,“你要卖工作还是应该先回去跟你公婆商量一番。
毕竟你还有个小姑子在外面没回来。
如果她那边没有信心通过高考回城的话,倒是可以趁着这个机会把她给弄回来了。”
爱党跟小姑子也是从小一块长大的,只不过她后来下乡没跟铁蛋分一个地方。
后来李刚子想办法,将她弄去了隔壁村她小姨那。
爱党听老爷子的话,回去跟李刚子夫妻提起这事。
可没想到,公婆居然不答应。
“不行,你那工作要卖也要等考试完拿了录取通知书,再来做其他打算。
至于你妹那里不用担心,如果你没意见的话,我明天就去她小姨家里一趟。
问问她是什么章程。
如果不考的话,那就把我的工作让给她回城。”
夫妻俩也是一番好意,毕竟考大学对于他们来说实在太过虚无缥缈。
因此没拿到录取通知书之前,还是稳打稳扎的好。
爱党也就没再说什么了,只不过接下来的学习时间,要好好调整一下才行。
接下来的日子,三个老爷子养得鸡也都跟着遭了殃。
三人商量着轮流杀,隔一天就杀一只熬汤,给几个孩子补补身子。
至于爱党跟郑为民月子里的鸡,现在养也还来得及。
这让李大山都不好意思了,毕竟他家又没养鸡。
后来特意回了趟老家,花钱买了几只鸡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