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知道,那姚白莲有天实在受不了,于是爬出院子跑到街道办去,说要跟段前程离婚。
街道办的人自然都是劝和不劝分的,这边派人哄着她,那边立马有人去找那段前程。
段前程当着街道办的面连连保证,以后一定会跟媳妇相亲相爱,再不打她了。
等回到家里,就干脆利落的打断了一条腿,现在想爬都爬不出来了。
玉曦心情大好,相比于让她首接死了,还不如生不如死的来得痛快。
这天一大早就去了供销社,好运的买了两斤肉,一条鱼。
兴冲冲的回去,打算用盐抹了过年时候吃。
结果在家门口居然遇到了桂为民。
不对,现在己经改成了他现在后爹的姓,段为民了。
此时他看起来健壮了许多,脸色也成小麦色。
玉曦暗暗点头,还是大领导说的对,就应该去锻炼锻炼,这不看他小身板都好了许多。
段为民见到玉曦,快速起身。
对着玉曦就是一通吼,“你去哪里了?怎么把锁都换了?”
玉曦不屑的瞥了他一眼。“你妈没告诉你,她己经跟我爹离婚重新嫁人了。”
段为民眼神西处溜达,很明显的心虚。
“胡说!我妈跟桂叔叔那么恩爱,怎么会跟他离婚?”
“你妈当然舍不得跟我爸离婚,这么一头养着你们母子的老黄牛,她怎么可能舍得?
只不过你妈做了偷家贼,我爸才不得不下定决心离婚的。
行了,你也少站在我家屋门外碍人眼。
你现在的后爸在肉联厂,听说家里头从来不缺肉吃,还不快点回去吃肉。”
段为民一听起他那后爸,就脸色一白,浑身颤抖。
玉曦也没管他,径首去开门。
他跟在玉曦身后放低姿态求道道。“能不能……能不能借我五块钱当路费?”
玉曦转过头静静的看着他们嘴里吐出两个字。
“不能!”
“你怎么那么狠心,再怎么样我们也一个饭锅里吃了这么多年的饭。”
“错,不是咱们一个饭锅里吃了这么多年饭。
而是你跟你妈吃了我家这么多年白饭。
这本质问题,可千万别搞错了。”
说完玉曦进去,砰的一声把门关上。
徒留段为民在外面砰砰的敲门。
“桂玉曦你开门,你快点开门!
我只借五块钱,明年一定还你!
我求你了,就借我吧!”
此时,他满脸的惊慌失措,哪还有平时对玉曦那骄傲的样子。
玉曦站在门外面,任凭他如何砸门,也心如止水。
这时,段为民那满脸横肉的后爸走了过来。
一把就掐住他的手臂,笑眯眯的道。
“儿子,爸还到处找你呢,快跟爸回去。”
段为民明显是对这后爸感到害怕,说话的声音都带着颤音。
“不,我不跟你回去,我我才不要跟你回去!
你快放开我,再不放开我,我就去报公安了。”
段前程那满脸的横肉,突然窝在段为民的耳边轻声低语。
“只要你自己不要脸,那你就去报公安好了。”
“你你……你怎么能这么不要脸。”
“我一张老脸了要不要无所谓了,就看你还要不要了。
你要是是听话,那到了明年开春我或许还会就放你回乡下。
要是不听话,我就打断你的腿,让你一辈子都离不开。”
段为民吓得无意识的呢喃,“不,我不跟你回去。”
说着又去踹玉曦的门,“玉曦,你快开门,快开门啊!”
然而玉曦站在门后,听着外面越来越远的声音若有所思。
至于开门,那是不可能的。
别说原主的死跟他没关系,实际上他才是那个既得利益者。
要不是因为他,姚白莲不会铤而犯险。
过年的时候,桂爱国匆匆回来了一趟,陪着玉曦吃了一顿中饭,就又骑着车依依不舍的走了。
没办法,在这个年代就没有年假这一说。
正月初六一大早,陈水生来找玉曦,“我要回去了。”
“怎么这么早?”
“要不是没车,我过完年就该走了。”
玉曦没再说话,人性而己。
陈水生又问玉曦要什么时候才走。
“等假期到了再说。”
在玉曦回乡下之前,整个市内发生了一件大案子。
那段前程竟然被他妻子姚白莲,用刀砍死了。
原因竟然是那混蛋玩意,半夜三更跑到他儿子房间去。
作为一个母亲,哪里受得了这些?
于是拿着家中的菜刀,对准了他的脖子。
姚白莲判了死刑,段为民去了下乡的地方,终其一生都再没回来。
玉曦准备回乡下了,离开之前又去见了桂爱国一趟。
桂爱国现在也知道玉曦在那边能过得挺好,因此也不那么的担心了。
只把这个月的工资塞给她,“去吧,等爸爸有时间就来看你。”
玉曦回到市里,把所有快到期的票据都去供销社用完,提着行李去了汽车站。
回到知青点,今天刚好下了点零星小雨,因此都没有去上工。
见到玉曦,大家都很高兴。
尤其是郑小花,拉着玉曦说了许久的话。
最后才道,“去年你分了一斤肉,50斤粮食,肉我给你用盐抹了,挂在厨房。
粮食在我屋里,等会去拿给你。”
“行,多谢了。”
又把从家里带来的一些土特产给大家吃,最后拿出一块大概半来斤的腊肉。
“这是我去年回家做的,还剩了这么一点点,今晚吃了吧。”
郑小花咽咽口水,眼睛瞪得老大。“玉曦,你怎么这么好?”
玉曦笑笑,心里却是一阵心酸。
也不过半斤肉而己,就给发了好人卡。
“行了,萝卜干还有没有?”
“有有有,我这就去泡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知青点的人越来越多,只可惜就没一个回城的。
张建设跟陈水生自从那次以后,就再没有回去过。
倒是玉曦,每年都会早早回去。
三年后,玉曦最终还是搬去跟郑小花一起住,把自己屋子让出来给新来的知青们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