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有生意上门,立马放下手中的活计拉着玉溪进了屋。
“你个小哥胆子也太大了,一个人居然敢往牙行走。
要是碰到那心狠手辣的,首接用袋子一套,就给你摁下卖身契了。
下次可千万别这么鲁莽了。”
玉溪也没想到,做人口买卖的居然还有这善心的一面。
笑着道谢,“多谢郑牙婆提醒,我是之前杜差爷推荐来的。”
郑牙婆听说过杜差爷推荐的,了然的点点头。
“哦,这就难怪了。
那小哥对房产有什么要求吗?”
“小子想要找间离书院近一点的房子。”
郑牙婆从箱子里拿出几张棉布,拿出一张给玉溪看。
上面写着房子的地址,大小以及里面的陈设。
下面还配了简易的图画,前院多大,后院多大。
“这个院子靠近青山书院,院子不大,只有两间正房,带后院两间杂屋,老板要500两银子。”
“这个院子,同样靠近青山书院,前面带两个门面,后面带几间正房。
这个就比较贵,要800两银子。”
玉溪干脆打断郑牙婆,“有没有离私塾或者学堂近一点的?”
郑牙婆看看玉溪的年纪,拍了下额头,另外拿出几张棉布。
“这间靠近李夫子的明德堂的,有两间正房,后院带厨房,茅厕。
这原本是一大户人家,特意买来给儿子在李夫子这求学的。
后后来那家公子考中秀才去青山书院去了,这个主家要400两银子。”
见玉溪没表态,又重新拿出一张。
“这个院子比较大,总共占地有差不多半亩地。
三间正房,带两个铺面,后院菜地很宽,要价八百两。”
玉溪没让再介绍其他的房子,首接就定下要去看看这栋房子。
一过去,发现这房子跟明德堂也就隔了几栋房。
而且还真是方便,前面确实不是很宽,也就大概二三十平左右,在墙角还有一口井。
后院的菜地确实挺大,一见玉溪就喜欢上了。
以后可以用来掩人耳目,从福袋里拿东西出来。
玉溪拿着新鲜出炉的户籍跟房契,看着上面就写了玉溪两个字,心里很满意。
那个顾姓,想来原主也不稀罕。
第二天,玉溪就提了拜师礼去了隔壁的明德堂。
李夫子看着就一个人来的玉溪,也没有在意,按规矩考教了一番。
对于这些原主从小就要学,因此真心难不倒他。
让他背了三百千跟论语里的一段,问了几个问题,玉溪都对答如流,李夫子摸摸胡须满意的点头。
“我这里的束脩每年五两银子,吃住另算。”
“是,夫子!”
说完掏出五两银子,恭恭敬敬放在夫子之前的拜师礼旁。
李夫子暗暗点头,是个懂礼数的,“明天正式来上课。”
一晃眼就三年过去了,今天的明德堂十分热闹,因为十三岁的玉溪考中了县案首。
瞬间很多家长带着家里小子来明德堂求学,期盼自家小子成为下一个玉溪。
李夫子看着玉溪,眼里都是星光,这可是活生生的广告招牌啊!
不停的夸奖,“好好好!”
这天,还特意找了玉溪过来,给了他一封青山书院的推荐信,让他去青山书院参加考核。
玉溪恭敬的给李父子行了一礼,“学生多谢夫子这几年的谆谆教导。”
李夫子欣慰的点点头,“起身吧!以后更要努力才是!”
玉溪又行了一礼,这才离开准备收拾行李去青山书院。
离开之前去了一趟郑牙婆那里。
“郑牙婆,我那院子想要卖掉了,请您帮我挂出去。”
郑牙婆一听玉溪要卖院子,心里挺高兴。
明德堂附近的院子不愁卖,一般只要挂出去就会有人来问。
“好好好,不知道秀才老爷要卖多少银子?”
“就按这里行情来就是,您放心不管卖出去多少,我都给您半成当报酬。”
玉溪早就打听清楚了,半成是这里的行规。
“那行,您就等老婆子的好消息吧。”
玉溪拦住要去画图纸的郑牙婆,“等等,我还想买一栋青山书院附近的屋子,您帮我找找看。”
郑牙婆一听还要买房子,更是乐得牙花子都露出来了。
这么一来,她赚得可多了。
“有有有!”
迫不及待拿出几张白棉布,“您看看,这几个小院子都是青山书院附近的。”
最后玉溪挑了个前院比较大的院子。
现在他不是之前那个总角小儿了,再怎么样也是秀才老爷,总会有这交际的。
为了以后方便行事,还在郑牙婆这里买了个十二三岁的男孩来福做书童。
这次搬家自然不能偷偷来,只得花钱租了好几辆马车才搬完。
玉溪都后悔真不应该现在就买来福,最起码也要等搬完家之后啊!
青山书院每年招生,都是在考完秀才之后的两个月后。
这是为了给其他地方的学子赶过来的时间。
玉溪早早就搬了过去,第二天就拿着李夫子的推荐信去见书院的山长。
山长见到玉溪,也是第一时间考教他的功课。
最后说了句,“虽然你有李夫子的推荐信,不过规矩不能破,还需跟其他人一起参加考核才是。”
“是,山长,学生领命!”
山长看着玉溪头上的两个双丫髻,顿了顿突然出声道。
“你现在己经是秀才了,不再是总角少年,再梳这双丫髻己然不适合。
这样吧,老夫赐你一字,以后也算是大人了。”
玉溪再次抱拳行礼,“多谢先山长,让山长费心了。”
山长摸了摸胡须,轻轻开口。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出自诗经)就叫景行吧!”
“是,学生玉景行多谢山长赐名!
接下来玉溪就在小院内深居浅出,等着正式考学的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