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曦是被孩子软糯的声音吵醒的。
睁开眼睛,看到原主不到两岁的孩子,正趴在自己身旁拉扯。
见玉曦睁开眼睛,瞬间露出大大的笑容,“娘,饿!”
玉曦伸手把孩子抱了过来,“我们拴住饿了?娘这就起来给你弄好吃的。”
小家伙点点小脑袋,“好吃的!”
玉曦起床,将人放在小板凳上。
“坐好了,娘给你去煮鸡蛋羹吃。”
玉曦来到后灶房,边煮饭边梳理原主的记忆。
原主名叫李玉曦,前几年经人介绍,嫁给了的隔壁杨家大队的拖拉机手杨大伟。
第二年就生下儿子杨拴住,除去一些狗屁倒灶的事,一家三口看起来也还算幸福。
可就在孩子不到两岁那年,村里来了一批知青。
杨大伟对那新来的女知青柳贺兰,一见钟情。
天天瞒着原主,送钱送粮上赶着献殷勤。
首到有次儿子半夜突然发高烧,要去看医生,这才发现家里钱都被他给霍霍完了。
原主气得丢下一句“离婚!”就抱着儿子急匆匆赶去娘家去借钱。
可没想到,杨大伟竟然丧心病狂的,趁着半夜无人将他们母子推下河,母子双亡。
原主后来才知道,原来他们两个早就暗度陈仓,肚子里己经有了野种。
因此,那杨大伟才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要了原主的命!
原主的愿望有三个,第一自然是给自己跟儿子报仇雪恨!
第二把孩子好好养大。
第三好好孝顺父母,护好家人。
原主上面两个哥哥一个姐姐。
原本都有比较幸福的家庭,可却因为那对狗男女都毁了。
原主父母得知女儿跟外孙都被淹死的这个噩耗,大病一场,身子大不如前。
大哥二哥听说杨大伟竟然让妹妹一个弱女子,半夜带孩子去寻医,这才导致掉水里的。
气得上门将杨大伟狠揍一顿,可那柳贺兰竟然故意污蔑两个哥哥耍流氓。
侮辱知青,两人双双判刑十年。
等放出来,己经家破人亡,兄弟俩的孩子跟着姑姑艰难度日。
玉曦过来的节点,那柳贺兰己经在村里当了三个月的知青。
而那杨大伟,也偷偷给她献了三个月殷勤了。
不过他十分谨慎,家里的目前还没敢动,只是拿外面赚来的补贴去。
玉曦自己下了碗鸡蛋面,特意打了两个荷包蛋。
带着孩子吃完饭,玉曦也没急着去上工,而是把家里的钱票跟细粮鸡蛋,都收进福袋。
就连粗粮都收了一大半,省得在自己不知道的情况下都变没了。
塞了颗大力丹到嘴里,这才学着原主的把水壶,两个板凳,还有孩子的两条干净裤子放在背篮里。
这才抱着孩子,背着背蓝去了队上的仓库那边。
原主没有公公,就一个婆婆也帮大儿子杨大兴带孩子去了。
杨大兴运气好,有次去市里晃悠刚好遇到市铸钢厂招临时工,后来又花了钱转了正。
娶了妻子是市棉纺厂的,因为夫妻俩都没时间带孩子。
但是又舍不得孩子送农村来带,就让原主婆婆跟着去帮忙。
后来原主生孩子,也想要她回来帮衬一把。
老太婆却怎么样也不答应,理由就是几个孙子离不开她。
也是因为这样,孩子两个月后,原主就带着去上工了。
还幸好杨大伟是拖拉机手,赚的工分够多,要不然日子更难过。
边想边走,很快就到了队上仓库那边,其他人都己经去上工了。
来这边的,都是带孩子的老人或者要生了的孕妇。
大家纷纷跟玉曦打招,玉曦把孩子放下来,让他坐在板凳上,看着自己干活。
现在正是收花生的时候,玉曦的任务就是摘花生。
两箩筐一个工分,所以他们的时间相对来说比较宽松。
一天的时间,带带孩子,听听大家的八卦倒也容易过。
到半下午的时候,玉曦赚了西个工分就打算下工了。
一起干活的婶子大娘还觉得意外,以前的原主每天最少六工分。
又有婶子问,“大伟家的,今天怎么回去这么早?”
玉曦满脸的不好意思,“家里没柴火了,我得去山里打上一些。”
那婶子叹了口气,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
“唉,你也不容易。”
“没事的,婶子。
大伟在外面奔波也是为了这个家,我多干点活,他就能够轻松一点。”
把孩子用根绑带绑在胸前,背着背篮进了山。
等没人的时候,就把背篮收进福袋,然后用福袋收了不少的干柴。
等快下山的时候,这才把背篮放满。
艰难的背着背篮,抱着孩子回家去。
看得一众大娘大婶们,又是一阵唏嘘。
“都说这老杨家是户好人家,大哥大嫂有工作,如果有什么事可以帮衬一下。
杨大伟是拖拉机手,常年都有进账,可看玉曦这日子,也不尽然!”
“是啊,有婆婆等于没有,有男人也像没有,什么都要自己做。
哎,也太难了!”
玉曦听着他们的谈话,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这样跟杨大伟翻脸的时候,虽然不会帮自己,但也应该不会帮他就是。
回到家里,煮了个南瓜高粱饭。
这样她能吃,孩子也能吃。
正喂孩子吃着饭呢,杨大伟提着行李回来了。
放下行李就径首跑去看了下锅里,这才发现并没有给自己留饭。
“媳妇,怎么没给我留饭?”
玉曦认真喂孩子饭,头都没抬。
“我不知道你会回来,要吃自己去煮。”
杨大伟一愣,这种情况可还是第一次。
“我不是说好了要出去一个礼拜的吗?”
“我忘了!”
杨大伟看着没打算起身去给自己煮饭的媳妇,心里无来由的感到委屈。
以前这媳妇不管他回来得再晚,哪怕睡在床上了,也会起来帮他弄饭的。
不过看玉曦正在认真地喂孩子饭,倒底也没说什么,自己跑去下面条吃。
结果发现,家里居然没有面条了!
顿时满脸的不高兴,大声喝问。
“李玉曦,家里面条怎么没有了?!”
玉曦头都没抬,“你都几个月没拿钱跟粮票回来了,拿什么去买?”
杨大伟皱眉,“你就不会拿粗粮去换点吗?”
玉曦这才抬头施舍了个眼神给他。
“你的意思是,咱们饱过这两天,接下来的日子就都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