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三国之赘婿崛起

第57章 :张鲁来袭(实战检验)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三国之赘婿崛起
作者:
西门一刀
本章字数:
5406
更新时间:
2025-06-03

建安十五年秋,大巴山的枫叶刚染初红,巴郡边界的烽火台便升起三柱青烟。探马飞报:"汉中张鲁遣杨昂为将,统五千精兵,号 ' 米贼军 ',正沿子午谷杀来!" 朱凯把玩着青铜算筹,目光扫过《巴郡布防图》,在 "落鹰峡" 三字上轻轻一叩,算筹与地图上的荧光标记相映成趣。

重阳次日,杨昂的前军踏入落鹰峡。但见谷中红叶铺路,却无半丝人声。副将杨任勒马迟疑:"将军,此谷曾是朱凯破李丰处,需防埋伏。" 杨昂却大笑拍鞍:"吾闻飞虎卫善用奇器,却不知五千精兵踏平巴郡,如热汤泼雪!" 言罢挥刀,五千骑兵如潮水般涌入谷口。

行至峡中窄处,杨昂忽觉战马踟蹰,低头只见落叶下泛着冷光 —— 正是朱凯新制的三棱铁蒺藜,每枚都淬着荧光粉,在秋日薄暮中隐隐发亮。"不好!" 他话音未落,峡谷两侧突然传来鸟鸣器的杜鹃啼鸣,紧接着无数碗口粗的滚木顺山势而下,巨石夹着铁蒺藜如暴雨倾盆。

"铁蒺藜雨!" 陈武在峭壁上冷笑,手中鸟鸣器连吹三声,山腰处的飞虎卫拉动藤索,藏在枯枝下的铁蒺藜匣倾斜,万千铁刺混着碎石倾泻而下。但见敌骑战马纷纷惊嘶,马蹄被刺得鲜血淋漓,铁蒺藜的荧光粉在马腿上划出诡异光痕,竟成了弩手的活靶子。

杨昂勉强勒住惊马,却见谷口火起 —— 飞虎卫早将浸油的藤甲碎片混入落叶,火借风势,瞬间封死退路。更骇人的是,每声鸟鸣后必有巨石从不同方位滚落,竟暗合《巴人战典》中的 "北斗七星落石阵"。

是夜,杨昂在中军帐怒摔酒盏:"朱凯小儿,竟敢用草木之器!" 忽闻帐外喧哗,探马报道:"谷中荧光闪烁,似有敌兵!" 杨昂提刀出帐,却见满山遍野都是荧光虎纹,忽明忽暗,竟辨不清敌踪。

陈武率百骑伏在敌营三里外,手中荧光笔在树皮上画着虎纹标记 —— 这是霜华用萤火虫粉调制的夜光涂料,专涂敌将营帐。"弟兄们,认准荧光三角标记!" 他抽出山贼王刀,刀鞘虎头纹在夜色中泛着微光,"当年咱们在大巴山摸营,靠的是耳聪目明;如今跟着大人,更要借这荧光破敌!"

百骑分作五队,每队携带改良后的 "飞虎爪"—— 铁钩嵌着荧光粉,钩住敌营鹿角时会留下标记。陈武认准杨昂帐前的三重幡旗,甩出飞虎爪攀上辕门,将荧光三角画在中军帐顶。刹那间,二十架神火弩同时齐射,带荧光尾翼的弩箭如流星般钉入帐中,帐内惨叫顿时大作。

杨任刚出帐查看,便见一道荧光刀光闪过 —— 正是刀疤伍长的藤甲在夜光中隐现。他的短刀专砍马腿,每砍必中涂有荧光粉的关节处,敌军战马只要受伤,便成了活靶子。至五更时分,敌营中但凡有荧光标记的将官营帐,皆被飞虎卫洗劫一空,杨昂的副将杨任被斩于马下,首级系着荧光虎纹飘带悬于辕门。

黎明时分,杨昂望着辕门上的荧光虎纹,手按剑柄的虎口发颤。更让他心惊的是,被俘的伤兵皆称:"飞虎卫能夜视如昼,山壁上的白虎图腾会吞人!" 却不知所谓 "夜视",不过是朱凯将荧光粉涂在甲胄缝隙,借月光反光罢了。

"将军,后军粮车遇伏!" 探马再次来报,"车上粮草皆被铁蒺藜污染,战马啃食后腹痛不止!" 杨昂这才想起,昨日谷中滚木上竟缠着带荧光的藤蔓 —— 那是朱凯用巴郡特产的毒藤泡制,专门污染粮草。

正慌乱间,谷口忽然传来清越的玉笛声,竟与鸟鸣器的传讯声相合。霜华率女兵营在高处张弓,箭镞皆涂荧光,每三箭组成虎纹图案,在晨雾中时隐时现。杨昂望着满山遍野的荧光虎纹,仿佛置身于白虎的巨口之中,终于长叹一声:"朱凯善用妖法,吾军不可轻进!" 遂下令退兵三十里。

巴郡帅府内,朱凯对着缴获的敌军甲胄轻笑,指腹划过上面的荧光粉痕迹:"张鲁若知,这荧光粉不过是山萤火虫的粉末,不知作何感想?" 霜华展开《夜战纪要》,上面详细记载着荧光标记的使用心得:"三息内连闪三次,为弩手标记;长亮不息,为伏兵信号。"

陈武带着满身征尘入帐,腰间多了两柄缴获的青铜剑:"末将夜袭时,发现敌军战马畏荧光如虎。" 他忽然取出从杨任尸身搜出的密信,"张鲁竟想联合刘璋,分巴郡三县为质。"

朱凯扫过信末的朱砂印,算筹敲在《巴郡铁矿图》上:"张鲁缺铁矿,才会眼馋咱们的铁蒺藜。" 他指向兵器阁内新铸的 "连环蒺藜炮","明日起,在边界驿站广布荧光标记,每五里设鸟鸣站,让张鲁的探子,永远分不清哪是真兵,哪是荧光幻影。"

三日后,张鲁的使者跪在巴郡辕门前,捧着刻有飞虎纹的求和金箔。朱凯抚掌笑道:"回去告诉贵主,巴郡的铁蒺藜,只赠盟友,不遗敌寇。" 他将改良后的 "虎纹信符" 递给使者,符身刻着可食用荧光粉绘制的巴郡地图,"若愿以战马换蒺藜,每五十匹换十枚 —— 但需贵主亲书 ' 巴郡子民 ' 西字于旗。"

使者退去后,霜华望着辕门上未褪的荧光虎纹:"夫君为何不趁势进军汉中?" 朱凯望向远处正在收割的屯田,农兵们的甲胄上也绣着迷你虎纹:"张鲁虽退,刘璋必起疑心。咱们的荧光虎纹,既要让敌胆寒,更要让百姓心安。"

是夜,落鹰峡的峭壁上,飞虎卫用荧光粉新绘了巨型白虎图腾,虎目处正是当年李丰私通的隘口。当张鲁的败军路过时,竟见虎目在夜色中忽明忽暗,仿佛活物般凝视着退兵的方向 —— 从此,汉中兵将但见荧光虎纹,便知是飞虎卫地界,再不敢轻易犯境。

立冬之日,巴郡百姓抬着 "虎威镇边" 的金匾涌入帅府。老商正摸着匾上的荧光漆,对围观的山民道:"看见没?这虎纹夜里会发光,比当年山贼的火把亮堂百倍!" 刀疤伍长的妻子抱着绣好的荧光虎纹旗,旗角处绣着 "耕战一体" 西字,正是霜华亲自设计的军民徽记。

朱凯站在点将台上,望着台下混编的飞虎卫 —— 山贼出身的 "山林向导" 与正规军互相擦拭甲胄,女兵们在教民妇辨识荧光信号。他忽然想起讲武堂的测绘课上,刀疤伍长用三角法算出的伏击点,与剑鞘战图分毫不差。

"夫人可知,为何张鲁见荧光而退?" 朱凯轻抚霜华腰间的山贼王刀,刀鞘虎头与帅府门前的荧光虎纹遥相呼应。

"因他不知,这荧光照见的,不是妖法,是民心。" 霜华望向远处正在修建的荧光烽火台,每座台顶都立着白虎木雕,"当每个巴郡子民都成了荧光虎纹的眼睛,张鲁面对的,便是千万双在暗处凝视的眼睛。"

山风掠过,帅府门前的荧光虎纹旗猎猎作响,将 "巴郡子民" 西字映得雪亮。朱凯知道,此战的胜利,不在铁蒺藜的锋利,不在荧光粉的奇幻,而在飞虎卫早己与百姓连成一体 —— 那些绣在甲胄上的虎纹,刻在峭壁上的图腾,早己不是简单的标记,而是千万人共同守护家园的信念。

赤壁的战火仍在长江燃烧,而巴郡的边界却因荧光虎纹的闪耀,成了乱世中一座牢不可破的堡垒。当张鲁的使者将飞虎卫的战报呈给主公,羊皮纸上 "荧光破夜,铁蒺藜封喉" 八字旁,不知何时多了一行小字:"非器之利,民之固也。"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