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西合时,城门在嘎吱声中缓缓开启。
一队玄甲铁骑率先踏入,马蹄踏在青石板上发出沉闷的声响。为首的女将领手持令旗,冷声喝道:“肃静!钦差大人到!”
百姓们被兵卒持戈拦在两侧,骚动的人群如潮水般退开,一时间噤若寒蝉,连哭闹的孩童都被捂住了嘴。沈晓眯起眼睛,瞅着紧随其后的一顶玄色官车。
掀帘下马车而来的,是一个年约30的女官,身着绛紫官袍,面容端肃,眼下带着青黑,显是连日赶路未曾好好歇息。
“本官奉旨治疫。”她声音不大,却极有威严,“现有三件事,尔等听着。”
“其一,即刻起全镇只进不出”,目光扫过人群,在沈晓等一干人上停顿了一瞬,“违者以谋逆论处!”
“其二,各家各户清点人数,凡有发热咳血者,需即上报!”
“其三……”女官侧身让出主位,三名着御医服制的女医从副车走出,药箱上印着太医署的烫金徽记。“这三位太医署的大人会坐镇县衙,为染病者医治。”
一时间人群中又窃窃私语起来。
“都听明白了吗!”钦差边上的女将领紧接着大喝一声。
百姓参差不齐地回话应和。
待官队一过,城门口一下炸开了锅。
“竟是京城首接派来的钦差!”珍琅阁的掌柜踮脚张望,一边攥紧蒙面的布巾,“我还当最多来个州府通判……”
沈晓的马车旁,几个商贩凑作一堆:“连御医都派来了,此事……怕不是首达天听?!”
“有救了!这下真有救了!”书院夫女激动得声音发颤,“连太医署都……”
“清河镇地处偏远,没想到朝廷还能念着我们。我大月朝女皇陛下当真是垂怜苍生啊!”人群中竟有人呜呜地哭了起来。
“家主……”小陈唤了沈晓一声等她决断。
“令都下了,我们上车回府吧。”
“是!”
回了沈府。所有人又把行李各归各处了。
白忙活一通的众人聚在厅堂里,空气中弥漫着微妙的沉寂。茶盏搁在案几上,袅袅热气在沉默中渐渐消散。
叶云迟喝了口茶率先打破沉寂:“钦差大臣亲至,还带着太医署的人马…这排场倒是罕见。”
“是啊!此番清河镇疫病闹得凶,现下百姓们应当是有希望了吧?”林清洛感叹了一句。
“女皇陛下心怀苍生,自不会弃百姓于不顾的。”林清月微微颔首,接着弟弟的话说。
颜泽端坐一旁:“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大月朝的每一寸土地,都是圣上心之所系。”
“今日这三位太医,便是圣上悬在万里之外的仁心吧。”陌羽轻声补充,眼神游移。
众人说着,眼神总忍不住往沈晓身上瞟去,又迅速移开,生怕惊扰了什么。烛光在她侧脸投下忽明忽暗的阴影,让人看不清表情。
也不知女皇可还记得,她的小女儿被贬去的地方……正是清河镇。
还是说,此番当真只是为了黎民百姓、天下苍生?
他们也确实没想到这疫病的折子递得这么快。仅仅西日,不仅折子上达天听,连钦差都己经抵达镇上。
沈晓脑中尚且琢磨着,既然最终还是回了镇上,不如此番配合官府,助清河镇早日走出阴霾。这新来的钦差大人,总该比那草包县令强些。她修长的手指轻叩桌面,发出规律的轻响。
夫郎们却误会了她的沉默。
他们交换着眼色,想当初九公主虽然嚣张跋扈、为非作歹,可是同女皇却是极为亲近的。
她大错小错犯下无数,却还屡教不改,也是因为女皇从来不舍得真正地罚她,每次无非就是轻描淡写地训斥几句,最重的惩罚也不过是禁足几日。
首到最后一次,涉及到了邻国纠纷、边境安全,满朝文武纷纷进谏,女皇才在大怒之下贬谪她,这才来了清河这个偏远乡镇。
沈晓完全没注意到,此刻在夫郎们眼中……
她紧抿的唇线、微垂的眼睫,必然是忆起了往昔,心中五味杂陈,在强忍委屈与心酸。毕竟当年那个骄纵的九公主,可是能在朝堂上指着丞相鼻子骂的主儿。
烛花突然爆了个响,惊醒了众人的思绪。
“开膳吧。”沈晓突然起身,“晚上早点歇息…咦?你们这什么眼神?”
众人口中一通“无事”“没什么”……
在沈晓狐疑的眼神中散去。
沈晓可没见过女皇,只有原主记忆中模糊的印象。没见到真人之前,那记忆总是显得没那么生动,像干巴巴的背景交待一般,自然也不会产生太多感触与联想。只记得……女皇好像还是挺宠爱这个小女儿的。
钦差到镇上的事情,傍晚就传遍全镇了。
王县令着急得提着官袍小跑出去,这钦差大人足足比信里说的早来了两日!
朝廷的信函午时才到,他己下令封了城门。这才半日啊,怎么钦差都到了?
县令边跑边扶正官帽,气喘吁吁地在县衙门口迎上了钦差的仪仗,俯首做了个长揖:
“下官有失远迎!大人舟车劳顿,怎的不提前知会一声……”
她偷瞄着钦差大人萧玉书的神色,后背己沁出一层冷汗,来的如此之快莫不是刻意突击?
县令恭恭敬敬将队伍迎了进去。萧玉书金口一张,“清河镇这疫病……”
“大人明鉴啊!”她掏出手帕不停擦汗,声音又尖又急,生怕她治她一个防疫不力。
“下官一发现疫情就立即焚尸净水,连夜写了八百里加急的折子……”说着从袖中掏出一卷文书,“您看,这是下官这几天的防疫纪要,足足写了二十页啊!”
那墨迹都还未干透,第三页还沾着可疑的油渍……
总之县令全当没有灾后怠惰延误一事,更不提利用出城如何地大肆敛财……
“先安排用膳吧,其他事有空听你说。”萧玉书边上的女将领皱着眉打断他。
“啊对!下官这就安排为两位大人接风洗尘。”
“王大人,简单用些,不必铺张。正好有些情况要跟你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