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关将近,卢植也向刘备提出让他过完年节再出发的提议,刘备欣然应允。以前卢植的孩子都不在雒阳,所以府中略显冷清。...
如今有了刘备三兄弟的入住,为府中添加了不少人气。刘备也是第一次在东汉过年节,所以也是兴奋不己,带着两兄弟清理屋舍,采购年货,忙的不亦乐乎。
期间,刘备向卢植提起了黄忠的事。听完之后,卢植也是同意让黄氏父子进入府中,毕竟人多热闹嘛。
于是刘备又将黄氏父子接入卢府,一群人每日打打闹闹,感情增进不少。
忽然有一天,卢植招来刘备,让他换上新衣,备上一些礼品,随他出门访友。
“老师,您在雒阳的几个好友,弟子都己经见过了。这般郑重,我们是要去拜访哪位大人啊?”
刘备见卢植如此郑重其事,于是好奇的问道。
“这次我们要拜访的是海内大儒,议郎蔡邕,蔡伯喈。他早年拜大儒胡广为师,通经史,善辞赋,还有一手好字。
以前为师与他在东观时,修撰《东观汉记》,后来蔡邕得罪了朝中权贵,被人诬陷遭到流放。适逢陛下赦免,这才回到雒阳。
今日蔡府开展诗会,也算是向世人告知蔡邕的回归,届时定有不少名流参加。如此盛况,为师带着你去见见世面。”
卢植告诉刘备,这次他们要见的是一位大人物,顺便带刘备开开眼,结交一下有识之士。
“原来是蔡议郎,弟子明白了。”
蔡邕的名气很大,刘备自然听闻过。不过相对于蔡邕,他更感兴趣的是他的女儿,蔡昭姬。
很快,二人就乘坐马车来到蔡府所在的街道,只见蔡府面前己经是车人马龙,热闹非凡。因为街上马车太多,堵塞了交通,所以蔡府的下人,正在拼命协调。
“玄德,为师先进去,你将礼品放于门房之后,再进来寻为师。”
眼看无法继续前进,卢植只能吩咐刘备先去门房登记。
“是,老师。”
刘备点点头应下。
又过了好一会,眼前的车队还是进展缓慢。刘备也被磨没了耐心,于是主动来到府前协助疏导交通。
因为今日来参加诗会的都是朝中权贵,还有不少世家名流。所以蔡府的下人根本不敢得罪,只是赔着笑请求那些车夫配合。
刘备来到一处拐角只见一年轻公子,正在苦口婆心的劝导两个车夫。正是这两个车夫,因为争道,所以导致后续车队无法前进。
而这两名车夫一个是袁绍府中的,一个是袁术府中的,他们也想走。可惜两个正主就堵在面前,互相怒目对峙。他们身为下人,没有主子的命令,自然不会让路。
“本初,按理我是嫡子,你只是庶子,不应该你为我让路吗?”
袁术一身华服,斜着眼看向对面的袁绍。
“公路,你虽是嫡子,但是长幼有序,你应该为我这兄长让路才是。”
袁绍脸色平静,心中怒火滔天。
本来这样的日子他不想和袁术计较,可是袁术欺人太甚。被这么多人看着,袁绍可拉不下这个脸,不争馒头还争口气呢。
“袁长史,袁郎中,你二位都是同出一门,在雒阳城中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今日家师举办诗会,还请两位行个方便,顾雍在此谢过了。”
顾雍身为蔡邕的弟子,奉师命在府外迎客。
本来一切顺利,后面下人来报,说是袁家的两个公子在外面闹起来了,导致堵塞了交通。所以顾雍才急急忙忙的跑出来协调,但是这两人谁也不给面子。
“顾元叹,这里没你什么事,乖乖回去迎客,免得误了蔡议郎的大事。”
袁术可没有理会顾雍的劝解,他和袁绍一向不睦,今日碰巧遇见了,就是要和袁绍分个高低。
“元叹兄,还请稍等片刻,在下很快就会使得道路通畅。”
袁绍看似平和,实则性格高傲,他不可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向袁术低头。
眼看两人谁也不给面子,顾雍心里急得要命,却又无可奈何。袁氏西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威望极高。
蔡邕先前遭到流放,盛名不复,他这个弟子自然也不被人家放在眼里。
刘备见到这一幕,也明白事情的原委了。原来是两位袁公子争道,所以才搞得堵塞交通。既然来都来了,他不出面也不合适,于是走上前去。
“本初兄。”
刘备上前和袁绍打了一个招呼。
“原来是玄德。”
袁绍见到刘备,眼眉一挑,还是回了一礼。
“本初兄,今天是蔡府的盛事,咱们做小辈的前来捧场,莫要给主人家添麻烦。备在来的路上,己经遇到了不少长辈,万一被他们知道是二位在此闹事,岂为不美。
有什么误会,不如咱们私底下解决如何?”
刘备暗示袁绍,今天人多,你们二袁相争,不管是谁输了,脸上都不好看。要是当着众人面大打出手的话,更是难以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