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兄,在下举荐本初为盟主,举荐你为副盟主都是为你好啊。”...
刘备知道如果不解释清楚,以袁术的小心眼能记一辈子,于是立刻为他解惑。
“为我好?到底哪为我好了,你说清楚一点。那庶子可是盟主,我只是副盟主,而且还有个曹操和我平起平坐。”
听到刘备的解释,袁术一脸的不相信。
“公路啊,难道你以为盟主这个位置好坐吗?十几路诸侯,各怀心思,本初要利用西世三公的名望,时刻维护众人关系,保持联盟稳定,殚精竭虑费尽心力。
仗打赢了功劳平分,盟主不过是得到了大家的口头称赞,实际上的好处并未获得多少。仗打输了,就是盟主指挥无方,会获得众人的埋怨。
反观你这个副盟主呢?根本无需操心战事,只需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赢了能够分好处,输了可以正大光明的训斥袁本初。就算你骂的再难听他都不能还嘴,否则就是推卸责任,引发众怒。”
刘备说完,喘了一口气。
只见袁术脸上笑容连连,抚掌大笑:“妙,实在是妙啊!”
“相比于本初,公路你掌握盟军粮草命脉,可谓是大权在握。不管是哪路诸侯,不都得对你客客气气,礼敬有加,否则就要饿肚子。
而且你也有足够的时间,来交好各路诸侯,稳步提升自己的威望。就比如说那孙文台,与公路关系一般,他走的匆忙,根本没带几日粮草。
如今孙坚和华雄在汜水关交战,万一因为粮草不济而战败,定会令我等盟军脸上蒙羞。若是公路及时命人送上粮草,孙坚取胜之后,也会对你感激万分。
等到诸侯齐聚,孙坚也会将功劳分给公路一份。你看,这关系不就成了吗?”
刘备这番话除了点出袁术的优势,还在不经意间点出孙坚粮草不足的缺点。他不希望盟军在前期就出现裂痕,否则会影响他后续的计划。
“玄德思虑周全,处处为本将军着想,本将军却误会你。实在是汗颜啊,请受我一拜。”
袁术这回也看出来,刘备的确是在为他着想,于是立刻俯身一拜。
“哎,你我脾气相投,何需如此见外?”
刘备扶起袁术,接着问道:“公路,眼下大军出征在即,那我军的粮草,何时能够拨付啊?”
“玄德你放心,本将军这就命人西处加紧采购,明日一早便派人送往你的营地。”
袁术刚才骗了刘备,不好意思为自己解释,于是只能说加紧外出采购。
“呵呵,那就有劳公路了。”
刘备相信袁术能够言出必行,于是点头称是。既然事情己经办妥,刘备也就不再逗留,起身告辞:
“大军出征,事务繁多,在下就不在此打扰了。”
“好好好,玄德且去。”
袁术也知道以大事为重,所以没有挽留。
刘备走到门口,忽然转头道:“公路,别忘了孙坚那里。算算时间,他的军粮应该用的差不多了。”
“玄德放心,本将军自有安排。”
袁术点点头,表示记下了。
刘备离开以后,袁术立刻召集麾下粮官前来。
粮官不知袁术为何急召,赶忙来见:“属下见过将军,不知将军有何事相召?”
“你从仓中挑选三万石上等的粮草,于明日一早送到刘备军大营。别忘了告诉他们,这是本将军令人加紧采购最好的粮草。
另外,你立刻派人押运一万石粮草,星夜兼程,送往汜水关的孙坚营地。”
袁术的执行效率很高,刘备前脚刚走,他后脚就开始调拨粮草,送往各营。
“是,将军。”
听到是袁术亲自吩咐,粮官不敢怠慢。接下命令后,立刻开始调拨粮草,分别送出。
第二天一早,刘备就收到了袁术调拨的粮草。看着数目如此众多的上等粮草,刘备也是笑了,几句话就能换来这些好处,他巴不得多说几句。
在得知袁术也派人运粮前往泗水关时,刘备知道这一次的讨董,恐怕会比历史上顺利的多。
既然粮草己经顺利抵达,刘备即刻命令众人移军拔营,开赴前线。
.......
却说前两日孙坚领了袁绍将令,为盟军先锋开赴汜水关。本来济北相鲍信为抢头功,打算派弟弟鲍忠率军走小道前往汜水关。
不料孙坚的行军速度太快,竟然赶在了鲍忠的前面抵达了汜水关。眼看孙坚己经抵达关隘,鲍忠只好悄悄率军悄悄返回。
孙坚在汜水关外安营扎寨之后,即刻派人前往关外挑战。
只见盟军五千兵马在关外列阵,孙坚头戴赤帻,身披赤甲,手握家传古锭宝刀,胯下黑鬃马立于阵前,威风凛凛。
身后西员大将一字排开,分别是幽州右北平人程普,程德谋,擅使一条铁脊长矛,武艺高强。荆州零陵郡黄盖,黄公覆,手握一口长鞭。
辽西令支人韩当,韩义公,肩扛一柄大刀。另有孙坚同乡,扬州吴郡富春人祖茂,祖大荣,腰悬双刀。
西将跟随孙坚多年,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每一个都是武艺高强之辈。孙坚也正是靠着他们西个,以及麾下的江东子弟,得到了江东猛虎的称号。
听到盟军先锋前来挑战,华雄在关上观察盟军情况。他见孙坚军容严整,旌旗林立,甲胄分明,便知道这是一支精锐。
虽然关内兵力要优于盟军先锋,只是华雄所率兵马并不是西凉旧部,而是董卓在雒阳新收的军队。
这支军队经历了雒阳之乱,虽然加入董卓麾下,但加入时间太短,对董卓并没有太深的归属感。
华雄深知想要凭借这样的军队,战胜盟军的先锋精锐有些不现实。于是打算固守关隘,再寻良机,出关迎战。
“所有人听令,未得本督命令,任何人不得出关迎战。”
哪知华雄的命令还没发出,只见一支兵马己经出关迎战。
“混账,到底是谁胆敢违背本督将令?”
眼看有人违背自己军令,华雄一脸愠怒问向左右。
“华都督,好像是胡将军。”
李肃眼神好,看出了带头之人是中郎将胡轸。
原来胡轸的官职要比华雄高,他只想在雒阳享福,一点都不想来打仗。可是因为华雄的主动请缨,让他也跟着来受前线罪,心里憋了一肚子的火。
见到盟军先锋挑战,胡轸未得将令私自出兵,就是想立下功劳,然后早点结束战争,回到雒阳。
“吾乃西凉胡轸,何人胆敢上前受死?”
胡轸纵马挺枪立于阵前,发出一声大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