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燧紧张追问:“他传了什么话?”
朱高煦却是一片茫然。
朱高燧急切地问:“怎么回事?老爷子是不是说了什么狠话?”
朱高煦突然一拍大腿,懊恼地说:“我偏偏就记不起来了!”
朱高燧气得几乎吐血,不敢相信地说:“这么关键的话你竟然记不得?”
朱高煦尴尬地回应:“那时我真是怕他一怒之下连我也斩了,哪里还顾得上听他说什么?要不,你去问问看?”
朱高燧立刻拒绝:“要问你自己去,我可不愿再冒险!”
朱高煦摊开双手,焦虑溢于言表:“咱们这样干坐着也不是办法,得弄明白老爷子的意图啊!”
朱高燧带着满脸的困惑询问:“你快问问,旁人是否听清楚了老爷子的传话?”
朱高煦一急,赶忙起身去士兵中打探,看是否有人听到樊忠的言辞。
经过一番紧张的询问,两人才恍然大悟。
朱高煦恍若有所思:“老爷子问我想干什么,这不就是暗示吗?”
朱高燧苦笑着提醒:“别傻了,老二,老爷子的话恐怕没那么简单。”
思虑再三,朱高煦豁然开朗:“老爷子一心只想击败草原联军,他肯定是暗示我们该对马哈木发起攻击。”
朱高燧仍有些迟疑:“那我们和马哈木的盟约呢?”
朱高煦决然道:“现在不是讲究盟约的时候,保命最要紧。
只要咱们能活下来,总还有希望。
老三,你速速回营,趁着蒙古人防备松懈,我们得豁出去了。
如果拿不下那两座营寨,老爷子的怒火可不是我们能承受的。“
朱高燧最终同意,他们面临的情况已经十分明朗,不拼命,只怕连命都保不住。
……
朱瞻基在御帐之中沉思,即便掌握了二叔朱高煦叛国的铁证,爷爷也定会设法为其开脱。
亲情之重,胜过毒虎之牙。
他自己的健康状况也堪忧,但朱瞻基的决心并未因此动摇。
他的一切付出,似乎总不及朱高煦的一次失误来得影响深远。
他心中默默祈愿,爷爷的日子已经不多,这场战役必须取得胜利,那是爷爷生前的遗愿。
此外,朱瞻基也有自己的动机:一旦战败,敌人绝不会允许大明军队在斡难河一带逗留,更别提挖掘成吉思汗陵中的宝藏。
此时,瓦刺部落已开始行动。
于谦手捧战书,面色严肃地呈上:“殿下,马哈木已向我们发出挑战。”
朱瞻基接过战书,毫不犹豫地投入火中,冷静回应:“他欲战,便与他战。”
于谦慎重提醒:“殿下,瓦刺与鞑靶均源自北元,是草原上最强大的两个部落。
鞑靶的阿鲁台能轻易召集十万铁骑对抗我大明,而马哈木仅率三万精兵前来,显然是经过精心挑选的精锐。
他们休养生息,正是为了这场决战。而我军最精锐的骑兵已远在三峡口之外。“
朱瞻基目光扫过帐内众将,微笑问道:“你们可曾惧怕死亡?”
铁富安挺身而出,抱拳坚定地说:“我本已是无望之人,是太孙殿下在绝境中提拔了我。我愿誓死追随太孙,即使九死一生,也在所不惜!”
吴铁城豪气干云地笑道:“太孙,我们关宁铁骑面对异族,向来无所畏惧!”
“太孙,我等愿为先锋,誓死一战!”
“正是,关宁铁骑,无惧牺牲!”
“我吴大壮生平只敬畏父母妻子,对这些草原鞑子,只有战意!”
众将纷纷请缨,豪情万丈。
朱膽基目睹此情此景,感动得眼角泛起泪光,决然下令:“好,我们就此迎敌!”
敌将马哈木率三万精兵,朱膽基亦不遑多让,领三万精锐骑兵,队列整齐地推进至最佳冲锋位置。
斡难河一役未竟全功,此次必倾力而战,以击败草原联军,占领要地,确保边疆安宁,并征服狼居胥山。
对面的瓦剌军静若寒蝉,战士们紧勒马缰,蓄势待发。
朱瞻基回首一望,自身后的骑兵队伍如旌旗之海,气势磅礴,连绵不绝,汗血宝马在阵前奔腾,彰显着他们的斗志与勇气。
吴铁城笑声中充满豪迈:“太孙,关宁铁骑面对异族,从未有过丝毫恐惧!”
“太孙,我等愿为先锋,不惜生命!”众将士气高昂,纷纷表达决战之心。
“对,关宁铁骑,无畏牺牲!”他们誓言效忠,愿与朱膽基共赴战场。
“我吴大壮敬畏天地父母,但对于这些瓦剌鞑子,只有战斗的渴望!”他志愿成为太孙的旗手,战斗至最后一刻。
朱膽基深受感动,泪光闪烁,决然发令:“大家,准备迎敌!”
朱膽基与马哈木兵力相当,皆领三万精兵,他指挥下的骑兵队伍排列整齐,等待着冲锋的命令。...
斡难河的战役未能决出胜负,如今为了战略要地,必须击败草原联军,控制关键区域,守护边疆,征服象征勇气的狼居胥山。
瓦剌大军在对峙中沉静无声,战士们紧握马缰,准备随时发起冲击。
朱瞻基回头望去,他的骑兵队伍旌旗猎猎,如同一片红色的海洋,无边无际,汗血宝马在阵前奔驰,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激战。
战胜此役,我们将缔造与霍去病比肩的辉煌成就!
铭记历史,勇往直前!
即便在21世纪,王去病的盛名依旧震古烁今。
这是我们留给子孙,最为自豪的传承!
汗血宝马,神骏非凡,承载着朱瞻基在队伍前检阅。
朱瞻基不同于爷爷朱棣那深沉刚毅的嗓音,他放开喉咙,如狮子怒吼,激发战士们的热血。
“大明军队,威武雄壮!”
“将军英勇,万夫莫敌!”
“大明军队,威武!”
“太孙英明,万寿无疆!”
“大明军队,威武!”
“万岁,万岁,万万岁!”
呼声此起彼伏,朱瞻基的目光扫过每一位战士,他的声音响彻每一个角落,仿佛在自言自语:
“三百年前,靖康之难,东京沦陷,皇族受辱,这是我们的国耻!
崖山之战,陆秀夫负帝投海,忠臣义士,以身许国,十万生灵,慷慨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