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缔造日不落,铸造神话帝国

第93章 这大明的太孙,难道将会成为蒙古的新一任大汗

加入书架
书名:
大明:缔造日不落,铸造神话帝国
作者:
邩鸟神豪
本章字数:
4276
更新时间:
2025-02-27

“你四叔幼年夭折,你爹多病体弱,若不添丁进口,这皇位或许便要传于你的叔父们。”

“爷爷,孙儿遵命!”朱瞻基轻声应允,心中焦虑,不过数日,胡须便已斑白。

于谦肃然行至,躬身禀告:“陛下,祭天之文已准备妥当。”

朱棣微微颔首,于谦遂至悬崖之畔,祭台之上,面向苍穹,朗声诵读。

“永乐二十二年,岁在甲辰,六月丁亥朔,癸巳之辰,天恩浩荡,臣何敢当?谨以玉帛,拜寿无疆。陛下圣明,孙儿职责,恐难尽述:愿以表文,展敬崇仰。”

北风如怒,雪舞狂沙,似箭镞般刺骨,在这风雪交加之际,朱棣终是不支,倒入朱瞻基的怀抱。

“爷爷!”朱瞻基眼含泪水,悲痛难当。

朱棣艰难地伸手,似欲抚慰孙子,气息微弱地说道:“你二叔、三叔提及部族生乱,此事非我本意,切莫怪罪于我。”

朱瞻基泪眼朦胧,只能强忍悲痛,点头应承。

朱棣试图挤出一个笑容,语气中带着感慨:“告诉太子,我对他有愧疚。他毕竟是我最孝顺、最诚实、最才干出众的儿子,这些我都清楚。”

“爷爷!”朱膽基心中挂念着远在都城的太子,话语中流露出了不安。

朱棣拍了拍自己的胸口:“我这里有一份折子,你拿出来看看。”

那是姚广孝师父的遗折。

朱膽基小心翼翼地展开,上面是姚广孝留给皇爷爷的遗言。

上面预言,明朝百年间将遭遇三次巨变,首次便是靖难之役。

“龙腾九天,太子速速陨落,江山易主于陛下!”

朱膽基读后明白,这显然是指皇爷爷朱棣发动的靖难之役,那是朱标最受朱元璋宠爱的时刻,而建文帝朱允炆作为朱标的子嗣,因削藩之举触怒了众藩王,皇爷爷朱棣为求自保,起兵靖难,终成大明之主。

“龙野争霸,血染玄黄,兄弟阋墙于内,禁中溅血!”

这是关于明朝国运的第二次预言,朱膽基深知,它预示的是土木堡之变。

在正统十四年,朱棣之子朱祁镇因宦官的挑唆,亲征北伐瓦刺,却在土木堡遭遇溃败,不幸被俘。

朱祁镇被俘之后,宫廷之内又生变故。

朱祁钰承接了皇权,成为了一代宗室,即明代宗。

瓦刺军队原想以朱祁镇为筹码,操控朝局,却未料到大明迅速拥立新主,计谋落空。

他们不愿与明朝彻底翻脸,只得将朱祁镇释放。

“白龙鱼服,九年一梦,龙困浅滩,禁宫溅血,仇隙难填,此乃姚广孝之第三预言。”

这预示着朱祁镇自瓦刺归来,虽贵为太上皇,实则被弟弟朱祁钰幽禁,长达九年。

直至朱祁钰病笃,石亨、徐有贞及宦官曹吉祥等助朱祁镇发起夺门之变,终得恢复帝位。

预言精准至极!

然而,这一切的推测都在我穿越时空之前。

也先已死,朱瞻基绝不允许历史重演!

朱棣气息奄奄:

“切莫怀恨,我近日夜不能寐,身心俱疲。我激起你二叔的野心,你须答应爷爷,不可让亲人鲜血染手。我虽篡位,但遗训子孙,不可忘却。”

朱瞻基泪如雨下,声音哽咽:“爷爷,让我们回家吧!”

朱棣气息微弱,却字句坚定:“我自知晓天命,已无法回头。孩子,不必哭泣,人生如我,能跃马扬鞭、安邦定国,古往今来,有几人能及?就算后世议论我篡位之事,也必先敬我三分。”

朱瞻基悲痛欲绝,誓言般地说:“我一定会带你回家的!”

朱棣眼神迷离,却仍旧执着:“铭记,大明永不屈服于外敌,不和亲、不割地、不赔款、不称臣、不纳贡,天子守国门,此志不渝。”

朱瞻基泪如泉涌,紧紧拥抱着爷爷,悲痛得无法言语。

终于,永乐大帝朱棣,走完了他传奇的一生。

朱瞻基悲痛欲绝,脑海中回忆着与爷爷的点点滴滴。

于谦念完悼词,回头瞬间愣住,泪水夺眶而出,悲痛地呼喊:“陛下,该您敬酒了!”

那些靖难老将纷纷跪地,悲声呼唤,有人高声呼喊着朱棣的名字,希望能唤回他们的君王。

突然,系统提示音打破沉默:

“宿主触发特殊任务‘封狼居胥’!”

“任务要求:即刻将悼词刻于祭坛之上,向天地昭告!”

“任务达成:珍贵宝箱*1,神秘卡片*1,声望值+2000,帝王威严*1已收入囊中!”

朱瞻基轻轻拭去泪水,对于谦命令道:“在祭坛上刻下我们的祭文。”

于谦心慌意乱,环顾四周,焦急地说:“太孙,这里无处可刻!”

朱瞻基目光落在祭台下的巨石上,小心翼翼地将爷爷交由于谦,走到那块传说中的圣石前。

“那是我们的圣石,太孙,万万不可轻举妄动!”

脱脱不花和各部落首领神色紧张,这块巨石自蒙古族先祖时代便存在,相传它能决定族长的归属,成吉思汗的统一大业也与它息息相关。

有一则传说,成吉思汗的手下仅是推动了巨石一小步,便赢得了众人的敬畏。

在场所有人都心中一动,这大明的太孙,难道将会成为蒙古的新一任大汗?

朱瞻基双手握紧巨石的凸起部分,运用深不可测的龙象波若功,轻而易举地将巨石抱起。

龙象功的第十三层威力相当于十三条龙、十三条象之力,虽是夸张的说法,但对他来说,举起这块圣石却是轻而易举。

目睹此景,蒙古的各路大汗小汗目瞪口呆,一些小部落的首领不断磕头,口呼天神。

脱脱不花目瞪口呆,眼前的景象让他难以置信,朱瞻基竟轻而易举地将圣石举起,稳稳地放置在祭台上。

于谦对朱瞻基的力大无穷感到敬佩,却对自己冗长的祭文不太满意,自嘲道:“这祭文,是不是该重写一篇?”

朱瞻基手握湛卢剑,气势如虹,一剑将巨石劈成两半,展现出内部晶莹剔透的玉质,让于谦惊叹不已。

“这样,足够了吗?”朱瞻基问道。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