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

第14章 浴血真定,山河同仇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
作者:
我心依然1326
本章字数:
8188
更新时间:
2025-01-13

滚滚烟尘如乌云压境,金兵的先锋部队如恶狼般朝着真定府急速逼近。城楼上,赵翊迎风而立,战袍猎猎作响,他目光冷峻地凝视着远方,手中紧紧握着剑柄,指节因用力而泛白。身旁的宗晴琳同样面色凝重,她紧了紧手中长枪,枪尖寒光闪烁,似在诉说着即将开启的残酷厮杀。

“将军,金兵来势汹汹,人数众多,此番必定是一场恶战。”一位副将忧心忡忡地说道。

赵翊微微点头,沉声道:“我等既已立下誓言,守护大宋河山,护百姓周全,哪怕敌众我寡,亦唯有死战到底。”他的声音低沉却坚定,如洪钟般响彻在将士们耳畔,驱散了些许众人心中的阴霾。

随着金兵越逼越近,城墙上的弓弩手们纷纷弯弓搭箭,箭镞在阳光下闪烁着冰冷的光芒,蓄势待发。城门后,刀斧手们整齐排列,紧握兵器,沉重的呼吸声交织在一起,他们眼神中透着决然,准备随时冲出去与敌军近身肉搏。

当金兵先锋踏入射程范围,赵翊猛地一挥手,大声吼道:“放箭!”刹那间,弓弦齐鸣,箭如雨下,带着宋军将士们的满腔怒火射向金兵。金兵先锋队伍顿时一阵大乱,惨叫声此起彼伏,许多人纷纷中箭倒地,但后面的金兵迅速反应过来,举起盾牌,使组成盾墙,继续向前推进。

宗晴琳见状,柳眉倒竖,高呼:“姐妹们,随我出城迎敌!”说罢,她一马当先,率领娘子军如疾风般从城门杀出。娘子军们个个英姿飒爽,挥舞着长枪短剑,直扑金兵。宗晴琳长枪一抖,犹如蛟龙出海,瞬间刺倒一名金兵,随后枪身横扫,又将几个妄图靠近的敌人逼退。

赵翊在城楼上密切注视着战场局势,见娘子军出城,他担心宗晴琳安危,立刻传令:“主力部队,出城支援!”随即,他也亲自率领一队精锐骑兵,如猛虎下山般冲向敌阵。

战场上,喊杀声震耳欲聋,宋军与金兵短兵相接,杀得难解难分。金兵仗着人多势众,不断发起猛烈冲锋,试图冲破宋军防线;宋军则凭借着对家园的守护之情和顽强斗志,拼死抵抗。宗晴琳所率娘子军在敌阵中左冲右突,她们身形矫健,战术灵活,专挑金兵的薄弱环节攻击,令金兵防不胜防。

混战中,宗晴琳遭遇了金兵的一员猛将。此人身材魁梧,手持一柄大刀,力大无穷,他见宗晴琳作战勇猛,便盯上了,挥舞着大刀朝着宗晴琳劈来。宗晴琳毫不畏惧,侧身一闪,避开了这凌厉一击,随即长枪直刺对方咽喉。那猛将反应也快,用刀身一挡,反手又是一刀横斩。宗晴琳轻盈一跃,在空中一个翻身,躲开攻击的同时,顺势用枪尾狠狠砸向对方脑袋,只听“砰”的一声,那猛将头晕目眩,脚步踉跄。宗晴琳抓住机会,一枪刺中其胸膛,将他挑落马下。

赵翊这边,他冲入敌阵后,手中长剑舞得密不透不风,所到之处金兵死伤无数。他一边杀敌,一边关注着宗晴琳的方位,见她陷入苦战,便奋力杀开一条血路,朝她靠近。“大小姐将军,我来助你!”赵翊大喊一声,人到剑到,帮宗晴琳挡下了几名金兵的围攻。

宗晴琳喘息着说道:“多谢将军,今日之战,定要让金兵有来无回!”

“好,你我并肩作战,共御外敌!”赵翊回应道,眼神中透着坚毅与决绝。

然而,金兵源源不断地涌来,宋军渐渐有些吃力。战场上尸横遍野,鲜血染红了大地,宋军将士们虽然英勇,但伤亡数字也在不断攀升。

关键时刻,真定府的百姓们纷纷涌上城头。老人们虽手无缚鸡之力,但他们帮忙搬运石块、箭矢,为将士们送水送饭;年轻力壮的百姓们,看到宋军苦战,自发组织起来,在城墙上呐喊助威,有的甚至拿起简陋的武器,加入到守城队伍中。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颤颤巍巍地走到赵翊面前,递给他一碗水,说道:“将军,喝口水吧,你们为了我们百姓拼死作战,我们也不能闲着。”

赵翊眼眶,接过水一饮而尽,大声道:“多谢乡亲们,有你们在,大宋何愁不胜!”

百姓们的支持如同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注入到宋军将士们体内。他们士气大振,再次发起猛烈反击。赵翊与宗晴琳趁机调整战术,将宋军分成几个小队,互相配合,对金兵进行分割包围。

城墙上,弓弩手们发挥出精准射击的优势,专射金兵将领和旗手,一时间,金兵指挥系统大乱。战场上,宋军各小队如狼群般穿梭在敌阵中,或突袭,或迂回,打得金兵晕头转向。

激战持续了整整一天,金兵终于支撑不住,开始全线溃败。他们丢盔弃甲,四散逃窜,宋军则乘胜追击,斩杀无数金兵。

当夕阳西下,余晖洒在真定府的大地上,战场上一片死寂,只有浓浓的血腥味弥漫在空中。宋军将士们疲惫不堪地回到城中,他们身上沾满了鲜血与尘土,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胜利的喜悦。

赵翊与宗晴琳并肩走在城中街道上,看着百姓们夹道欢迎,心中感慨万千。这场胜利,来之不易,是将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也是百姓们全力支持的结果。

“将军,今日之战,多亏了您的指挥若定,还有百姓们的齐心协力。”宗晴琳轻声说道,言语间满是钦佩,她侧头望向赵翊,目光在他坚毅的侧脸停留片刻,又迅速移头,脸颊微微泛起红晕。想起初次见面时,赵翊在演武场上的飒爽英姿,那矫健的身姿、利落的招式,就深深印在了她的心底。那时的她,便暗自期许,若能与这样的英雄并肩作战,该是何等幸事。

赵翊微微摇头:“不,若不是大小姐将军和将士们的英勇无畏,若不是百姓们的同仇敌忾,我们今日难以取胜。这是大家共同的功劳。”说着,他的目光也不自觉地扫向宗晴琳,见她发丝凌乱,脸上溅着几滴血迹,却别样动人,心中涌起一股别样的情愫,忙又垂下眼帘。脑海中浮现出宗晴琳平日里训练女家军的场景,她的专注、她的飒爽,都让他忍不住侧目。

回到营地后,赵翊立即安排救治伤员,统计伤亡情况。这场大战,宋军虽胜,但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许多将士永远地倒下了,他们的家人再也等不到他们回家。看着一份份伤亡名单,赵翊的心情无比沉重,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尽快将金兵彻底赶出大宋,让百姓过上安宁的日子。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真定府进入了重建阶段。百姓们在宋军的帮助下,修缮房屋、开垦荒地,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生机。赵翊和宗晴琳也没有闲着,他们一方面加强城防建设,训练新兵,另一方面派出探子,密切关注金兵的动向。

探子回报,金兵在此次大败后,内部出现了分歧。一部分将领主张再次集结大军,强攻真定府,以雪前耻;另一部分则认为应该暂时退兵,休养整顿,等待时机。得知这个消息后,赵翊召集将领们商议对策。

“依我看,金兵即便退兵,也不会善罢甘休。我们必须抓紧时间壮大自已,趁他们内乱之际,主动出击,各个击破。”一位将领提议道。

赵翊沉思片刻,点头道:“此计可行,但我们也要小心谨慎,不可中了金兵的圈套。”

宗晴琳站起身来,说道:“将军,我愿再次娘子家军先行探路,摸清金兵虚实。”

赵翊看向她,眼中满是犹豫:“大小姐将军,你刚经历大战,身上还有伤,此番探路太过危险,还是让别人去吧。”

宗晴琳却执意要去:“将军,我熟悉周边地形,且娘子军行动敏捷,不易被察觉,由我去最为合适。再说,这点小伤算什么,不碍事的。”

见她态度坚决,赵翊无奈答应:“那好吧,大小姐将军千万小心,若有险,即刻返回。”

宗晴琳率领娘子军出发后,赵翊的心一直悬着。他每日在营地踱步,等待着她的消息。几天后,宗晴琳终于回来了,还带回了重要情报。

“将军,金兵主力目前驻扎在百里外的山谷中,他们内部确实矛盾重重,士气低落。而且,我发现了一条通往山谷的小路,若我们能悄悄摸进去,打他们个措手不及,定能大获全胜。”宗晴琳兴奋地说道,眼中闪烁着光芒,既有发现情报的欣喜,又带着一丝邀功似的期待,望向赵翊的眼光里满是灵动与俏皮。想起之前两人一同探讨战术,赵翊的独到见解、沉稳风范,让她越发倾慕,而这次,她也渴望能在他面前证明自已。

赵翊听后,大喜过望:“大小姐将军,此次真是辛苦你了,你立下大功!”他的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几分,眼中满是对宗晴琳的赞赏与感激,四目相对,那一瞬间,时间仿佛静止,一种微妙而温馨的气息在两人之间弥漫开来。

有了这份情报,赵翊立刻制定作战计划。他挑选了精锐部队,准备沿着宗晴琳发现的小路,突袭金兵山谷营地。出征前,他再次鼓舞士气:“将士们,此次出征,关乎大宋命运,我们要为死去的兄弟报仇,为百姓谋安宁。大家有没有信心?”

“有信心!”将士们齐声高呼,声音响彻云霄。

趁着夜色,宋军悄然出发。他们沿着小路,小心翼翼地前进,尽量不发出一点声响。当接近金兵营地时,赵翊透过夜色,看到金兵营帐中灯火通明,却毫无防备。他心中暗喜,时机成熟了。

随着一声令下,宋军如鬼魅般冲入敌营。一时间,喊杀声、惨叫声打破了夜晚的宁静。金兵从睡梦中惊醒,慌乱中不知所措,根本组织不起有效的抵抗。宋军在敌营中大开杀戒,放火焚烧营帐,将金兵杀得片甲不留。

这场突袭战,宋军大获全胜,缴获了大量物资和兵器,还斩杀了数名金兵重要将领。金兵经此一役,元气大伤,短期内再也无力对真定府发动大规模进攻。

真定府迎来了一段相对安宁的时光。赵翊和宗晴琳在这段时间里,感情也悄然发生了变化。他们一起训练新兵,一起商讨军情,在朝夕相处中,彼此的欣赏逐渐升华为一种特殊的情愫。

一天,赵翊在城墙上巡视完城防后,与宗晴琳一同漫步在城墙上。夕阳的余晖洒在他们身上,勾勒出一幅美好的画面。

“宗姑娘,这段日子多亏有你,若不是你,真定府不知还要历经多少磨难。”赵翊轻声说道,语气中带着几分温柔,他停下脚步,侧身面向宗晴琳,目光深情地凝视着她。想起过往并肩作战的点点滴滴,那些生死与共的瞬间,他心中的情感愈发炽热。

宗晴琳脸颊微微泛红,低下头说道:“将军说哪里话,这都是我分内之事,能与将军并肩作战,我此生无悔。”她的声音轻柔,带着少女的娇羞,手指不自觉地绕着衣角打转,不敢直视赵翊的眼睛。

两人目光交汇,一时间,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微妙的气息。赵翊情不自禁地伸出手,想要替宗晴琳捋一捋被风吹乱的发丝,却在即将触碰到她的瞬间,又猛地收回手,他深知,此时大宋尚未完全光复,还有很多艰难险阻等待着他们,儿女私情只能暂时深埋心底。

不久后,探子又带来了新的消息,金兵在其他地区蠢蠢欲动,大宋的其他城池面临着新的危机。赵翊和宗晴琳听闻,立刻收起心中的柔情,再次投入到紧张的备战中。他们整顿军队,准备开赴新的战场,继续为大宋的光复之路而努力拼搏。

在真定府百姓的期盼目光中,赵翊和宗晴琳率领着宋军,迈着坚定的步伐,向着未知的战场进发。他们的身影在夕阳下渐行渐远,只留下一路尘土飞扬,而他们的故事,将在大宋的历史长河中,续写新的篇章。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