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荒年,我带空间囤满粮

第180章 产量惊人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荒年,我带空间囤满粮
作者:
元外家
本章字数:
4220
更新时间:
2025-05-01

她看着这群满心欢喜却对玉米产量没有准确概念的村民,无奈地摇了摇头。

她清楚地记得,之前在现代社会时看过一则新闻,报道里提到那些现代化的玉米示范田,科学种植、精心培育,亩产竟然己经达到了1600多公斤。

就算是最普通的玉米品种,只要种植过程中管理得当,合理施肥、灌溉,亩产起码也有五百公斤以上。

相比之下,大家刚才的估算至少少了一倍。

苏南星思索片刻后,觉得还是应该把实际情况告诉大家。

于是,她清了清嗓子,提高音量说道:“大家别忘了,我们之前己经吃过一波玉米了呀,而且今年是咱们第一年种玉米,很多方面都还缺乏经验呢。要是明年咱们积累了经验,改进种植方法,产量估计还能翻一番。”

听到这话,在场的众人先是一愣,随即目光都聚焦在了苏南星身上。

就连一向沉稳的村长,也不禁瞪大了眼睛,满脸震惊地问道:“你是说,一亩地能产千斤?”

那眼神中既有难以置信,又隐隐带着一丝期待。

苏南星神色沉着,坚定地点了点头,肯定地说道:“不是没可能。只要咱们用心种,掌握好方法,丰收是有希望的。”

这一句话,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瞬间激起千层浪。

在场的众人顿时喜不自胜,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激动与喜悦。

大家仿佛己经看到了来年玉米大丰收的景象,有人甚至兴奋地搓着手,恨不得立刻就把下一轮的玉米给种上。

可是,冷静下来后,大家才意识到现实的限制。

一位年长的村民叹了口气,无奈地说道:“只可惜呀,咱们这儿的气候条件有限,一年就只能种一回玉米。”

众人听了,也都纷纷露出惋惜的神情。

不过,这并没有影响大家对未来的信心。

得知玉米有着如此可观的增产潜力后,村长第一个站出来提议:“依我看呐,这些玉米干脆全部留作种子了,咋样?大家说说想法。”

他目光扫视着众人,眼神中透着对未来丰收的憧憬和决心。

村长关于留玉米种子的提议一出,人群中顿时热闹起来,不少人情绪高涨,摩拳擦掌,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他们脑海中己然勾勒出一幅宏伟的画面——明年把整片大山都开垦出来,种上密密麻麻的玉米。

想象着漫山遍野都是沉甸甸的玉米棒子,那将是多么壮观的丰收场景啊!

就在大家沉浸在美好幻想中时,苏南星却默默来了一句:“一颗棒子上那么多籽,一颗籽就是一颗禾苗,且不说咱们能不能种得完,就算种出来了,咱们也吃不完呐。”

她的声音不大,却如同一盆冷水,让大家瞬间冷静了下来。

众人面面相觑,很快意识到了现实的问题。

玉米确实是个好东西,产量高又营养丰富。

但开荒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那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而且,就算把山开出来了,除了玉米,还有土豆、红薯等等很多重要的农作物要种呢。

毕竟,大家的生活需要多样化的食物来源,不能只盯着玉米。

“一口气吃不成胖子”,这句老话说得没错,凡事还是得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来吧!

这时,人群中有不少人开始好奇起来,这玉米磨成的面粉吃起来究竟是什么味道呢?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猜测着,不知不觉间,目光都投向了苏南星。

毕竟在很多新事物上,苏南星总是有着独到的见解和想法。

苏南星感受到大家的目光,略作思考后,便主动提议道:“种子够用就好,剩下的咱们还是磨成玉米面吧。大家想想,眼下咱们从山下带来的面粉应该也不多了,这玉米面正好可以解燃眉之急。”

经苏南星这么一提醒,大家瞬间恍然大悟,纷纷拍着脑袋想了起来。

是啊,秋收过后,过冬的大米倒是不用发愁了,稻田的收成还算不错。

但是由于错过了一季小麦的种植,面粉的储备确实所剩无几。

在这个物资相对匮乏的时期,每一份粮食都显得尤为珍贵。

眼下有了这么多玉米,磨成玉米面,正好可以和剩下的面粉搭配着,用来做面条、饼子和窝窝头,解决大家的吃饭问题。

村长听了苏南星的提议,满意地点点头,最后发了话:“还是南星考虑得周到,咱们就这么办吧。大家都别光站着,赶紧行动起来,把该留的种子选出来,剩下的准备磨面。”

众人听了,纷纷应和,各自忙碌起来。

收完玉米之后,田间的劳作还未停歇,接下来还有黄豆、豌豆和花生等着大家去收获。

黄豆和豌豆大家都己经很熟悉了,它们在这片土地上己经生长了好些年头。

成熟的豆荚挂满枝头,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催促着人们快来采摘。

村民们熟练地将它们割回来,整齐地码放在晒谷场里晾晒,等待着脱粒的时机。

可是这头一回种植的花生,又实实在在地给了众人一个大大的惊喜。

谁也想不到,这么平平无奇的一棵小秧苗,看起来毫不起眼,下面竟然能长出那么多的花生。

拨开泥土,一串串花生如同宝藏般显露出来,颗颗圆润,让人忍不住心生欢喜。

花生摘下来后,需要进行晾晒。

晒谷场此时己经被黄豆、豌豆占据了不少空间,于是大家便把花生搬到大院里的空地上晾晒。

那一片片红彤彤的花生,在阳光下闪耀着的光泽,仿佛在诉说着丰收的喜悦,也为这个宁静的大院增添了一抹别样的色彩。

秋收的繁忙阶段,大部分粮食都己顺利收归家中,满满当当的仓廪见证了大家这段时间的辛勤付出。不过,地里的红薯还需要再等上一段时间才能成熟,它们正默默地在土壤里积蓄着养分,等待最佳的收获时刻。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