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出将入相,开创中兴

第30章 弹劾不轨?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大明:出将入相,开创中兴
作者:
陆海横流
本章字数:
4388
更新时间:
2024-11-25

乾清宫,皇帝朱祐樘看着弹劾陈青阳的奏折,陷入了沉思。

他已经听小太监汇报过陈青阳这半个多月教书的事情。

讨厌读书的儿子朱厚照竟然喜欢上了读书?!听说陈青阳教授了什么汉语拼音识字法,儿子都能主动的用它来读字啦。

正当朱祐樘准备奖赏陈青阳的时候,上书弹劾陈青阳的奏章像雪片一样飘了过来。弹劾的主要罪名是,陈青阳离经叛道,教导太子读书不合常理。

汉语拼音识字法这种新奇东西,大臣们从未听说过,肯定会觉得不可思议。

“李爱卿,陈青阳的教学方法,你觉得如何啊?”,朱祐樘对着站在下面的内阁次辅李东阳说道。

这些奏章是李东阳拿过来的,他既然没有票拟,说明应该有意见想当面向自已讲明。

“启奏陛下,陈青阳的教书方法独树一帜,确实与众不同。臣听说,太子殿下很喜欢。若真能用此方法,增长学问,未尝不可。”

朱祐樘道:“弹劾陈青阳的奏折,可不止指责汉语拼音识字法。他们还弹劾陈青阳‘学乐结合’的教学理念是异端邪说,可能会误导太子。”

李东阳寻思:陛下你那个淘气儿子,如果不能开心玩乐,恐怕什么都不愿意学。陈青阳说劳逸结合,还不是为了尽力保证太子的学业!

“殿下身为储君,有社稷之责,是故学业繁重。然殿下年纪尚幼,爱玩乃是天性。寻常百姓家,如殿下一般年龄,学业也是劳逸结合。”

看着皇上表情没变化,李东阳拿不准他什么态度,继续说道:“陛下不如宣召陈青阳,听其解释,再做计较。”

朱祐樘道:“好吧。何建,着人宣召陈青阳!”

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陈青阳老老实实上班,教导太子朱厚照读书。刚刚有了成效,还没来得及去皇帝那里邀功请赏,就收到要他即刻觐见的口谕。

好在陈青阳早有准备,御使来之前,恩师李东阳已经偷偷派心腹告知他让人弹劾之事。

如今陛下宣见,陈青阳拿着“打造”好的秘密武器奔赴大内,他相信凭借手中利器,可以扳回这一局。

“微臣陈青阳叩见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爱卿平身,”,皇帝朱祐樘说道,“可知召你来何事?”

“臣连日来忙于公务,请陛下明示!”,这会陈青阳要说早已知道弹劾之事,今天肯定就没有好果子吃啦。官不大,就敢勾连内阁,那还了得!

朱祐樘道:“朝中有人弹劾你离经叛道,误导太子读书。卿以为何如?”

“臣以为,鞋子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太子读书成效如何,陛下可召太子询问,也可召詹事府属官、东宫太监查问!至于说,离经叛道,臣不曾教过或说过什么道理、高论,何来此言?!”,陈青阳分辩的同时,反问朱祐樘道。

“卿将太子读书时间更改,朝臣甚是不平!”

自太祖朱元璋定下皇太子出阁读书的祖制以来,历朝太子都需按照规定接受教育。

天顺二年,“大明战神”朱祁镇对皇太子出阁读书做出了正式规定,皇太子年满八岁出阁读书。

皇太子每天的学习安排为:上午学习《四书五经》、经典史籍,下午自由活动时间,晚上诵读上午所学文章。每三天复习一次三天所学内容。

皇太子出阁读书期间没有假期,只有在每月的初一、十五、雷雨天和深冬时期停讲。也就是说,朱厚照一个月大概只有两三天休息时间。

陈青阳把皇太子朱厚照读书时间大作更改:每七天一个周期,学习五天休息两天,每天读书两个半时辰,其余时间尽可玩乐。

朝臣觉得学习时间太少。更让他们难以忍受的是,讲学半个多月了,陈青阳都还没讲过《四书五经》。这就是他们认为陈青阳离经叛道的主要原因。

陈青阳道:“太子天资聪慧,但仍年幼。按照朝臣课程安排,纵是也难以做到。微臣所定之学习时间,张弛有度,学习成效不亚于天天苦学。”

“太子,国之储君。学习乃为治国理政,又不是要当什么大学问家、大文豪!殿下但能观其大略、增强本领,何须执着于记忆背诵?!”

皇帝朱祐樘微微颔首,提起御笔,把陈青阳刚才说的话,朱批到了弹劾奏折上面。

朱祐樘心疼宝贝儿子,今天叫陈青阳过来,不是为了问罪,而是想借陈青阳之口,堵塞弹劾之人的口舌。

陈青阳见陛下认同自已,赶紧锦上添花:“微臣花了半月功夫,编成了一本简明汉语字典,共计收录常见汉字三千六百多个。太子殿下,可凭此字典,自主阅读简单的文章。”

陈青阳躬身递上自已精心准备的小册子——简明汉语字典。

皇帝朱祐樘虽然看不懂汉语拼音,但看到厚厚的册子里每个字都有注音和简单解释,明白陈青阳为了编写这个小册子,耗费了不少心血。

朱祐樘不禁涌起了一阵感动:“爱卿用心良苦,朕心甚慰。来人,赐陈爱卿黄金百两,端砚十方。”

陈青阳大喜道:“谢陛下隆恩!”

陈青阳房子租金加上日常开销,手头已经没什么余钱。现在皇帝赏赐百两黄金,久旱逢甘霖,简直太及时啦。

陈青阳上前又把汉语拼音识字的原理,详细向皇上朱祐樘解说了一遍。

朱祐樘大加赞赏:“爱卿之才,世所罕见。”他又向旁边李东阳说道:“李爱卿,你这伯乐相出的非千里马,真乃万里驹也!”

李东阳笑道:“全凭陛下拔擢,陈青阳方有今日。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朱祐樘高兴,大手一挥:“爱卿但讲无妨!”

“以臣愚见,汉语拼音识字法远胜流传的《说文解字》等字典,不若以礼部名义刊行全国,使天下孩童读书方便,沐浴文化天恩。未审尊意可否?”

流传到明代的字典大概有三本,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南北朝顾野王的《玉篇》、北宋司马光的《类篇》。

这三本严谨性皆胜于陈青阳“编写”的简明汉语字典,但门槛高,一般儿童看不懂。

陈青阳的《简明汉语字典》,主打一个通俗易懂,只要学会了汉语拼音,就能使用字典,查字、拼读、释义。

朱祐樘哈哈大笑:“如此甚好,只不过这字典乃是陈爱卿用心编写,是否当以他的名字刊行出版?”,说完,看了陈青阳一眼。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