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祐樘道:“商税?现在有啊,盐税、酿酒税、市场摆摊税、行商过关税等等。这些税里面,除了盐税,别的都收不上来多少钱啊!”
陈青阳笑道:“城镇摊位税容易征收,毕竟有营业地,为什么收不了多少钱呢?是因为是定值税,不符合行业实际。比如卖菜的和开饭馆的交的税一样,但他们挣得却不是一样多。小摊小贩建议保持低额定税,大商铺估算其全年收入再征税。这样商税自然会增加。”
“关系百姓日常生活的商品,比如盐、粮食、油、粗布衣服等,税收暂时不变。贵重商品比如丝绸衣服、精美陶瓷、上等茶叶等征收重税,一则可以增加国家收入,二则可以一抑制社会奢靡之风。”
朱祐樘忧心忡忡:“贵重商品若刻以重税,万一他们不买了,最后不还是收不来税吗?”
“寻常商品自是如此,但那些贵重商品本来买它的都是达官贵人,普通百姓买不起。适当涨价,他们根本不在乎,反倒更能显摆他们的荣华!”陈青阳解释道。
这是现代经济学原理,奢侈品定律,朱祐樘不懂。
听说贵重商品加税不影响买卖,朱祐樘心花怒放:“这样征税不增加百姓税赋,还能解决国库收支问题,真是再好不过!”
陈青阳摇了摇头:“单靠这一项多收些税银,远不足以弥补开支缺口!臣有一个建议,更改驿站,收取邮费!”
朱祐樘听着疑惑,驿站不就是用来传递朝廷地方文书,接待官吏往来吗?
驿站开支每年得一两百万两银子,数目着实不小,别说收钱了,若能省去这笔开支,今年还能轻松些。
“驿站怎么收费?”,久坐疲累,朱祐樘踱步来到陈青阳面前问道。
陈青阳道:“臣以为,驿站只用来传递信息、招待官吏、更换马匹着实可惜。臣这次从老家来京城,观察各地驿站,里面空屋不少都生了尘土,差役还经常闲做喝茶,浪费国家俸禄。”
“大明两京一十三省,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就以京城来说,外地在京之人怎么着也有十万八万。背井离乡思念亲朋好友,少不得需要书信往来。”
朱祐樘点点头,示意陈青阳继续说下去。
“百姓有收寄需要,户部驿站理当效力。”陈青阳笑了笑,“可由户部制作票据,上书大明邮政四字,公开出售,无论贫富贵贱,皆可购买。”
“只要买了邮票贴到信封上,驿站立即扣戳认证。不管你要送往江南,还是四川,驿站都会按照信封地址一站一站传送到指定城市,再由当地驿站负责送交收信人。”
朱祐樘觉得有理,但他还是有个顾虑:“万一路上丢了怎么办?”
陈青阳胸有成竹:“此事极易!每一驿站接收书信时,都要点验签收,详细注明接收人、接收书信总量,以及发往各省府县的数量,然后送到下一个驿站即返还。路上若有丢失,核查签收册子即可发现是何人失职。凡失职之人,一律开除,所在驿站赔偿寄信人损失!”
朱祐樘听着很是那么回事,但一想到驿站的职责,脸色瞬间乌云密布:“驿站传送书信,会不会影响军国大事。”
若是影响朝廷公文或紧急军情,再能挣钱也不行!
陈青阳斩钉截铁道:“不会!驿站传送书信只准用螺马车,不准用马,朝廷政务军务不受影响。驿站可以隔开,一部继续负责朝廷政务军务,另一部负责百姓邮递!”
“或者更进一步,连房屋也隔开,留够官员来往所需房间,其余全部提供给来往百姓使用。同时可在驿站搭建棚子,让客商存放商品。这些也都能收钱,朝廷既然可以印制邮票,也可印制房票、储票。百姓商贾购买这些票,就可以在驿站享受相应待遇。”
陈青阳得意洋洋。
他说的这些在现代社会没什么新意,这不就是后世的快递物流公司嘛,无非再加上一个酒店罢了。
正因为没新意,陈青阳才相信驿站改革这事能干成。
不出陈青阳所料,听完他的长篇大论,朱祐樘高度认同。
朱祐樘道:“邮票、房票、储票,怎么个收税法?”
陈青阳哭笑不得,暗道,我说了半天,您还以为是税?
没柰何,陈青阳继续解释:“这些票算是收费,not收税!”
“啥,闹什么?”朱祐樘愣道,陈青阳刚才说的他一点不懂。
陈青阳真想抽自已一嘴巴,一着急又把英文给整出来了,现在他有点理解假洋鬼子为啥说话中英结合啦。
“微臣是说,这些票是收费。朝廷收税,强制征收,其它什么也不提供;邮票买卖,纯属自愿,爱买不买。但只要百姓买了票,驿站必须提供相应待遇。”
“邮票收费依据距离原则,起步收费两文钱,五百里之内,不管是一百还是三百里,都是收两文钱。超过五百里,每多一百里增加一文,收费上线三十文。无论多远,最多收三十文。边疆虽然人烟稀少,也是按照这样收。守边将士,不论官职大小,一律免费,以彰显朝廷关爱士兵之意!”
“至于房票、储票收费多少,可由户部商议确定,不得超过驿站当地府县客栈均价!”
陈青阳越说越兴奋:“臣料,现在推行,年底之时,当能收入几十万到百万银子!”
小小的驿站,稍加变动,竟能收获这么多钱,快赶上商税啦。
眼见财政收入增加在望,朱祐樘大是开心:“爱卿真是及时雨!朕恨不早遇到爱卿!”
陈青阳谦逊道:“臣这也是无意中思索出来,主要还是随陛下去了趟河间,深有感触。臣这提议只能救一时,救不了长远。且,即使采取商税和票证收费之策,这一千万来那个的缺口仍是补不齐!”
丑话得说在前面,这些推行起来,少不得出差错,未必如预期。
“是不是还得搞你刚才说那个国债?”
“陛下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