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债是个什么东西?爱卿解释解释。”
借债放债,朱祐樘听说过,高利贷不就是放债嘛,但国债这个东西,朱祐樘第一次听说,故而不解的问道。
陈青阳道:“放债您知道吧,老百姓俗称印子钱。”
“这个朕知道。”,朱祐樘笑道,“有钱人家把手里的钱借给需要之人,到期收回本钱和息钱。”
皇帝有点借贷常识,这就好说啦。
陈青阳道:“国债就是把国家当做借钱人,有钱人家当做放印子钱的,国家向其借款,到期支付本钱和息钱。”
“这不好吧。朝廷向百姓借钱,体统纲常何在?”,朱祐樘怒道。
你陈青阳不要脸,朕还要脸,让这腆着脸去借钱,不可能!
“陛下恕罪!臣没有说清楚。臣之意,并不是让朝廷向百姓借钱。”,陈青阳话惶恐道,“微臣的意思是,像发行邮票一样发行国债,约定息钱和偿还日期,到期连本带息偿还。”
听说和邮票差不多,朱祐樘脸色缓和了下来。
今天陈青阳这几项建议,皆是开风气之所无,听着有道理,但总感觉还是有点忐忑,不行,得再叫几个臣工合计合计。
“既是这样,朕听着倒也可行。爱卿,这么大的事,不是一个人能干的,朕意把相关朝臣叫来,集思广益更稳妥。”朱祐樘以商量的语气说道。
皇上客气,陈青阳当然得知进退:“该当如此!”
“传朕口谕,着内阁辅臣刘健、李东阳、谢迁,户部尚书周经、左侍郎佀(sì)钟,即刻入宫,共议国政!”
“何建,取纸笔,”朱祐樘笑道,“陈爱卿,请你把咱们君臣刚才计议的法子写下来,一会儿让他们看看。”
陈青阳恭敬应命,略加思索,泼墨挥毫,不多时即写好折子,名为《开源三策》。
就在陈青阳停笔不久,刘健、李东阳等五人陆续赶到乾清宫。
朱祐樘吩咐,令诸臣轮流阅览《开源三策》。
几人皆是饱学之士,约莫一盏茶时分,诸人看毕。
朱祐樘道:“诸位爱卿说说,这个折子是否可行?”
别人涵养功夫好,尚可以好整以暇,户部左侍郎佀(sì)钟忍不了,第一个开言:“微臣以为,此三策乍看似乎有理,但实际皆不可行!”
果然是条汉子,连皇帝面子都不给,陈青阳暗赞。
陈青阳不认识佀(sì)钟,但知道这个人,因为《明史》上有佀钟的记载。
佀钟,字大器,号独山。佀钟的性格如同他的号一般,刚正粹然。
当年,汪直为了军功诬陷马文升,佀钟闻之,直闯宫门,打算直谏成化皇帝朱见深。朱见深一怒之下,将其交给了汪直处置。
佀钟大骂汪直,一直受刑一直骂,皮开肉绽依然骂声不绝,蹲了三年昭狱硬是没说一句软话,铁骨铮铮之名朝野无不佩服!
佀钟上来就扔个雷,其余几人面露尴尬之色,尤其是户部尚书周经内心埋怨道,三策皆为户部国库之事,何必如此让人难堪。
佀钟可不管这些,他觉得不对,皇上既然问政,自已焉能闭口!
“臣斗胆问一句,折子是陈翰林上的吧?”佀钟躬身问道。
“正是下官所奏!”陈青阳大声回道。
殿里除了后来的五人,就自已在,不用猜也知道是自已所写。
佀钟拱手道:“翰林郎状元之才,佀某万分感佩!可惜足下年齿不足,民生国政尚不纯熟,所以才会提出这样看似有理,实则难行的策略。”
陈青阳不服:“请赐教!”
“咱们先说这第一策吧,增加商税。”佀钟指着折子道,“城镇摊位税按你说的,行业不同,税额也不同,卖菜的不能和开饭馆交的税一样多,这道理很对。卖菜的挣得也不一样,税额如何定?饭馆也分旺盛的,冷清的,难道都教一样多的税吗?”
殿内几人听了这话,暗暗点了头,连弘治皇帝也觉得有道理。
“还有,你这上面说的贵重商品课以重税,这好像不大好执行吧。假若有人把丝绸衣服冒做普通棉布衣服怎么办,上等茶叶冒做普通茶叶又当如何,瓷器也是这个道理。足下可有万全之策?!”
佀钟咄咄逼人,但不得不承认他说的这些话有道理。
陈青阳终究还是年轻,有些事情道理对,干起来难,知易行难。
但这难不倒陈青阳。
陈青阳笑道:“佀侍郎不愧是户部堂官,民生国政之利弊,看得分明算得清楚,下官佩服之至。我陈某可以坦率相告,没有万全之策!”
不顾他人诧异神情,陈青阳继续道:“自古以来,没有哪件事可以十全十美,周到完全,但教能计十而得九,已是罕见事。”
“卖菜摊位只要大小相差不大,税额可确定,若其经营不善,久之必然关门,何谈税赋重也?!我知道您怕加重他们负担,可按照比如京城内不红火市场菜摊,观察其十天之内售卖情况,取其平均收入之一成为定额税。如此,不增加其税赋,亦可增加税收。以前很多市场,府县收不上税,但摊贩主钱并没少交,这些钱都进了差役等衙门吏员钱包。”
“其它市场行当,也可以参照处置。市场定额税明确,再从严处置市场吃拿卡要,勉励百姓积极举报不法行为。小吏不能讹诈勒索,朝廷税收增加,百姓安居乐业,难道这不是好事吗?”
“同样道理,饭馆征税也可以采取此种思路。商业行业皆可按此征税,并不增加百姓负担。”
“再来说你所言的贵重商品重税问题。是的,冒称其他物品这是难免的,但我们可以尽力减少这种情况发生!”
“丝绸衣服制造多在南直隶、江浙等东南诸省。可在当地监管丝绸作坊,掌控其买卖数量、去向。丝绸买卖征高税,自然印制特别交易票证,商人凭票证方可买卖转运。”
“各地关卡严格责任,若发现丝绸冒充行为,一律没收相关商品,没收作坊或铺面,当事商人或流放或杖责,依丝绸数量多寡处置。有的商人流放杀头不怕,但若是抄家,恐怕有胆子干的不多。”
“上等茶叶、精美瓷器酌情参照处置。除此之外,还可以开拓海外贸易,四夷有钱又想买天朝这些商品的富人有的是!”
“他们会喜欢这些商品?”佀钟不信的问道。
“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