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闪过一抹庆幸。
还好之前师弟张苍拉了他一把,不然他就真的是丢脸丢大了。
想到这里,李斯对于张苍这个师弟心中又多了两分感激。
站在最前面的秦皇嬴政,眸光淡漠地扫视过跪在眼前的淳于越等一众儒家之士。
半响之后,秦皇嬴政方才淡漠开口道:
“淳于越君前失仪,且欲袭廷尉,虽不成,但亦属不敬!”
“但念在事出有因,淳于越罚俸半年,仗责五十,逐出宫外,跪观天幕!”
“其余求情儒家之士,一概罚俸三月,同样逐出宫外,跪观天幕!”
秦皇嬴政话语落下,淳于越当即第一个拜俯道:
“臣,谢陛下宽宏!”
毕竟君前失仪,外加欲要殴打廷尉失败这两件事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如果始皇帝想要严惩的话,那么直接下令诛之,以儆效尤,也不是不可以。
而现在始皇帝并没有下令诛之,仅仅只是罚俸半年,外加仗责五十,以及逐出宫外,跪观天幕。
这样的惩罚,最多也就是要他半条命罢了,比淳于越原先所想的最坏的结果,要好很多了。
而且最重要的是,因为他刚刚突如其来的举动,现在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他君前失仪与欲要殴打李斯这两件事情上,没有再将注意力放在周礼上面。
不然,如果李斯继续咬死周礼就是周王朝之礼,他们儒家想要恢复、推广周礼,就是意图以秦复周、借礼篡秦的话。
那么纵然他们儒家能够解释的过去,但是在始皇帝那里也会越发抗拒、不喜儒家周礼。
就算他们将周礼改为秦礼,李斯也依然不会放过他们,依然会继续攻击儒家周礼。
现在的话,便算是以他受罚俸半年,外加仗责五十,以及逐出宫外,跪观天幕为代价,暂时将这件事给揭过去了。
带着这样的想法,面对前来押他出宫受罚的卫士,淳于越也是没有任何抵触之意,直接起身跟随而去。
其他的一众为淳于越求情的儒家博士,也是纷纷被宫中卫士押到宫门外跪观天幕。
看着被押送出去的淳于越等儒家之士,李斯也是心有不平。
虽说仗责五十这个惩罚,足以要了淳于越的半条命。
但是,对于李斯来说,要淳于越半条命算什么,他恨不得直接弄死淳于越了。
想到这里,李斯也是有些后悔,早知道之前就应该受了淳于越那一拳的。
因为刚刚淳于越犯的罪名有两个,一个是君前失仪,这个罪名可大可小。
不过一般来说,始皇帝不会动辄因为君前失仪这样的小事就将人处死,尤其是正在观看天幕的期间。
大概是因为始皇帝将天幕当成某种祥瑞来对待的原因,所以一般在观看天幕的时候,始皇帝都不会大动干戈。
就算真有不满的话,也会将之压下去,等到天幕结束之后,再做清算。
所以,单是君前失仪这个罪名是弄不死淳于越的。
但是,如果再加上一个以下犯上,殴打九卿廷尉这样的罪名的话,那么两罪相加。
647始皇帝不管是为了维护自身的威严,还是为了维护秦国九卿廷尉的威信,都必然会对淳于越进行顶格严惩。
但是很可惜,真正殴打九卿廷尉成功与欲要殴打九卿廷尉未遂,两者之间的差别还是挺大的。
至少如果因此就将淳于越下令处死的话,那么在其他人看来,始皇帝难免有些残暴了。
想到这里,李斯看着淳于越等儒家之士渐渐远去的背影,暗呸一声:
“呸,算你们走运,但是这事没完!”
今后他若是不将淳于越等孟氏之儒赶出秦国,他这个九卿廷尉就换给别人来当!
不过,李斯憋闷的心情并没有持续太久。
当看到天幕上的太子扶苏在与天幕上的“淳于越”争论礼和仁到底是以理而服众,还是以力而服众时,直接抽了“淳于越”三巴掌的时候。
李斯也是高兴的情不自禁地喊了一声:
“好!”
什么叫做代师出气呀?
这就叫做代师出气呀!
太子扶苏抽天幕上的“淳于越”那三巴掌,简直是抽的李斯神清气爽啊。
这一刻,李斯只觉得天幕上的另一个“自己”收太子扶苏为学生,简直就是“他”这辈子做过最正确的事情。
就是可惜,现在淳于越已经被押到外面仗责五十了,不然如果他能够当着淳于越的面,再好好嘲讽淳于越一番的话,那就更加愉悦了。
其他文武百官、诸子百家博士看了一眼咧嘴笑的李斯,撇了撇嘴,暗自嘀咕着“太子扶苏又不是为他李斯而抽的淳于越,有什么好得意的”。
不过该说不说,他们看了这么多次天幕,还是第一次看到太子扶苏动手打人。
这还是挺让他们惊奇的,毕竟以往的太子扶苏,就连动怒的情况都少之又少。
不过天幕上的“淳于越”那顽固不化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