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不在乎。
对于已经称霸江湖千年的少林来说,他们见过太多惊才绝艳的人,太多雄霸当世的势力。上至唐代的楼观道,北宋丐帮、逍遥派,南宋五绝,元末张三丰,下至如今的日月神教,五岳联盟。少林始终屹立不倒,并且,历代都是江湖霸主。
除了在当世雄主的时代,为了避免三武一宗灭佛的故事,少林稍有收敛之外。
在绝大多数的时代,少林行事,不需要看任何人的脸色。
这就是,千年霸主的底气。
由于朝廷介入,任我行的行事,也略有收敛。
据方证跟华山介绍的情况来看,任我行只是围困了少林寺,堵死了物资进出的渠道。至于山下的百姓,则是作为人质,性命无忧,就是没有自由,以逼迫少林交出易筋经。
没错,任我行笃定了少林不能大开杀戒,加上人质的存在,只能执行斩首对策。偏偏任我行行踪成谜,无人能找到他的位置。
这一招,可谓是抓住了少林的软肋。
少林要是始终不妥协,那就会失去民心。在十年内声势大降,是可以预见的事。要是妥协,交出易筋经,只会更糟。
今日能交出易筋经,下次就能交出洗髓经。再往后,是不是就会交出七十二绝技,再往后,是不是连佛像和香火钱也要拿出。
少林深深的知道这种可能性。此时的少林,只有一条路,杀死任我行,驱散魔教教众。
往后的半月,各路人马依次到来。
对于少林的困境,却没有什么好办法。
各路人马严防死守,生怕任我行带人突袭少林。结果,任我行始终未出,想来是要耗死少林了。
这几日,四大绝顶高手和各派掌门每日都在议事,商讨对策。秦真和令狐冲等各派来救援的人手,跟着少林弟子在寺内巡逻。也对少林的组织架构和各处位置有了一定了解。当然,有些禁地,少林是不允许任何人进去的。比如藏经阁,比如后山达摩洞。
又半月过去,少林的物资快要耗尽。各路江湖人士的士气也开始衰落。方证知道,不能再等了。
少林放出消息,易筋经就在大雄宝殿。等任我行来取。
明眼人都知道,这是阳谋。
要是任我行不敢来,那就会失去威慑力。魔教之人,一向桀骜不驯,要是任我行的威望大跌,魔教众人群龙无首,少林破局会很容易。
任我行要是去了少林,那更好。少林三大绝顶,加上武当冲虚道长,左冷禅,岳不群,一共六人,两人一组,三班倒,守在大雄宝殿,等任我行前来。
三天后的深夜,少林寺内,突然四处同时起火。
少林弟子,四处奔走救火,寺内大乱。人声鼎沸之下,各路人马也开始随意行走。
此时,大雄宝殿由方证和冲虚镇守。岳不群见此,同样选择去大雄宝殿,找任我行。令狐冲去各处游走,秦真心思一转,向着藏经阁而去。
飞掠途中,秦真心思电转。他大胆猜测,任我行的吸星大法存在缺陷,去年大战之后,少林被迫给出过解决办法。任我行再次攻少林,索取易筋经,显然是隐患没有彻底解决。这才再次进攻。
那么,问题来了。
解决吸星大法的隐患,是不是必须要易筋经。其次,任我行得到消息,应该也能猜到大雄宝殿处一定危机重重。他会直取易筋经,还是调虎离山?
秦真倾向于后者。他更愿意相信,任我行会设法搅乱少林的部署。不到万不得已,不会直接去大雄宝殿强取易筋经。
赶到藏经阁之后,现场一片平静,仿佛远处的混乱不是发生在少林。
秦真心下大定,来对了。收敛气息,开始等待。
另一边,大雄宝殿,殿门大开。方证和冲虚在殿内闲聊,感知到殿外人声嘈杂,相视一笑。
来了。
片刻之后,一名僧人走进大殿。向方证汇报情况。
“启禀方丈,寺内多处无端起火。起火原因不明。各位师兄已经自主救火。请方丈指示。”
方证微微思索,开始安排事务。
“第一,请达摩院首座和菩提院首座,坐镇藏经阁。”
“第二,请嵩山左掌门和华山岳掌门来大雄宝殿会合,擒拿任我行。”
“第三,寺内武僧分两路,一路灭火,一路巡逻各堂院。”
“第四,去请各派人士。同一众武僧一起行动。”
僧人领命而去。
冲虚瞄了方证一眼,心底一叹。
这几日,方证对他们这些外援,可谓是又倚重,又防备。
三班倒坐镇大雄宝殿的排布是,冲虚和方证一组,左冷禅和达摩院首座方怀一组,华山掌门岳不群和菩提院首座方觉一组。
这种排布,可以最大程度避免有人监守自盗。同时,也会让人不舒服。
而关于应敌的安排,也是将各路江湖援手置于少林僧人的视线之下。
不得不说,方证应对及时,少林的实力强大。
火势并没有随着僧人救火而缩小,反而,又有更多的地方起火。到此,就连巡逻队也加入灭火的行列。寺内人流也逐渐开始混乱。
随着火势的扩大,人群的分散。厮杀,开始了。
僧人灭火之时,队伍混乱起来。对于僧人来说,相互之间很容易分辨。可是,僧人们对于自已身边的僧人以外的人,就很难分辨到底是不是正道之人了。
混乱之中,有些僧人救火的过程中,经过一些阴影地带,就再也没有出来。
气的管事僧人大骂这些人胆小。如此紧急的时刻,居然临阵脱逃。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个别机灵的僧人发现,救火的队伍壮大了很多。但是,僧人的数量在逐渐减少。慢慢的,僧人们也开始警惕周围不认识的人。
方证也接到了各处的汇报。他也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各处都有报告说部分僧人救火途中临阵脱逃。这一点显然不正常。作为方丈,他对于门下弟子的秉性是了解的。说少林僧人有贪生怕死的,那没错。但是这么大规模的,高频率的退缩事件,一定是哪里出了什么问题。
方证的疑惑一经说出,左冷禅和岳不群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毕竟,方证和冲虚身居高位太久了,对于斗争有些迟钝可以理解。左冷禅可是对抗日月教的先锋,老岳对于人性有深刻的了解,他们二人自然不会迷惑。
“大师,显然是任我行的人已经混进少林,将部分少林弟子劫持或杀害。并且,应该是借助来支援少林人马的名义,混在了队伍中。”
老岳发表了意见。
左冷禅点头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