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滢是太傅之女,有这一层关系在,裴知叙看她,与看其他贵女,终究不太一样。
“多谢陛下夸赞。”
说罢,褚滢转眸望向宁晚棠,神态有些许羞涩和紧张,“不知宁姐姐可喜欢这首曲子?”
宁晚棠怔了一下。
先不说她对音律了解不多,不能像陛下那般文雅点评;就说褚滢看她的眼神……
若她没记错的话,这应该是她们第一次见面吧。
“甚好,我很喜欢。”她答。
褚滢双肩微松,眉眼含笑。
裴知叙的视线在二人之间转了转,眼底闪过一抹晦色,而后将修长手指间夹弄的白玉酒杯放下。
酒杯落桌的声音也不大,可那细微的声音像是击在褚滢心上,她回眸看向承景帝,不知是哪儿惹了陛下不痛快。
褚滢心怀忐忑,行了个礼,回到席位坐下。
贵女们都自备了才艺,褚滢下场,另一位贵女紧跟着登场。
只见那贵女一袭红衣,身姿如松,手执长剑,琴声起时,开始舞剑。
亭台中央,那红色身影如雏燕般轻盈,伴着幽幽琴声和鼓点声,出剑利落,骤如闪电,吸引了在座所有人的目光。
睿王妃看着起舞的红衣贵女,下颌微抬,冷哼一声,眼里满是不屑。
要说红衣、长剑,当年的宁晚棠可比这花架子厉害多了。
思及此处,睿王妃转眸看向宁晚棠,却见她面带笑容,神色如常,似乎对这支剑舞很是欣赏的模样。
睿王妃撇了撇嘴,颇觉无趣。收回视线时,恰好扫过主位上的承景帝。
裴知叙神色淡漠,没什么反应。
幽若深潭的目光,好似在打量红衣贵女,又好似没在看她。
舞毕。
明明处在初冬的寒冷天气里,红衣贵女却香汗淋漓。
在众人的掌声中,她提步往帝王走去。离得越近,心里越慌张。
等她走到主位前,裴知叙虚置的目光凝落在她身上。
只一个眼神,差些叫她方寸尽乱,腿软到跌坐在地。
她执起酒壶,想替承景帝斟杯酒水。
但承景帝却将酒杯一放,慢条斯理地拿起帕子,擦了擦沾上酒水的手指,冷冷开口:“朕还有政务要处理,诸位自便。”
撂下这句话,他也不管宋太后是何态度,径首往外走。
在场所有人全都怔住。
没能及时献艺的贵女神色懊恼,千载难逢的机会,就这么溜走了;也有人私语,是红衣贵女的剑舞,惹得陛下不快,这才突然离场。
“哼。”
红衣贵女闻声抬头,正好对上睿王妃嘲弄的眼神,似在讽她‘东施效颦’。
“……”
她好歹是锦衣玉食,自小被人捧着伺候的贵女。脸颊顿时如火烧一般滚烫,羞愤离场。
宋太后本想安慰几句,可人一溜烟没了影,她只好作罢。
“皇帝也真是的,什么政务那么要紧,非得这会儿去处理!”宋太后扶额苦恼。
宁晚棠抿了口茶水,眼角余光扫到亭台外,刘公公正探头探脑往这边瞧。
她眸光半阖,忖度一下。
“太后娘娘,民女想去更衣,失陪。”
刚走上亭台外的石道,刘公公便迫不及待地凑上来。
“宁姑娘,陛下请您走一趟。”
宁晚棠眉头微拧,心里纵有疑惑,却没有多问,“带路吧。”
…
与此同时,裴青衍与安长风隐秘出城,一路往临州的方向去。
临州与西京相隔不过百里,快马加鞭,不过半日就能到。
及至正午,途中经过一茶摊,二人停下歇了口气。
安长风灌了一碗茶水下肚,用袖子擦了擦嘴,低声道:“主子,依属下之见,那人身份不简单,他的话不可轻信。”
裴青衍睨了他一眼,没有说话。
“主子,您和宁姑娘就快完婚了,若是让旁人知晓您与反贼旧部有联系,对您和宁姑娘都不好。”安长风劝道。
“我只想知道当年的真相。”裴青衍语气平静。
安长风内心长叹。
这些年,未能见到惠妃娘娘最后一面,始终是王爷心头的一根刺。
特别是知道惠妃娘娘离世的事另有隐情后,王爷做了许多违背本心的事,他担心……
正思索着,安长风瞥见茶摊又来了一位远行客,应该是从西京来的,体型较圆润,衣着不似普通百姓般朴素,牵着一匹马,买了碗茶水。
察觉安长风在看他,那人举着茶杯遥遥敬了安长风,然后扭过头去。
赵秉喝完茶水,心里不可谓不忐忑。
跟了一上午,实在渴得不行了。这两个人快马加鞭,也不知去临州干嘛,若非他早年在军营待过,还真跟不上。
只歇了一刻钟,裴青衍便再度出发,赵秉随后跟上。
据那都尉所说,琼华宫的掌事宫女就住在春回镇下属,十里外的村子里。庄子常年有护卫把守,寻常人很难接近。
裴青衍将马匹拴在林间,步行去庄子。
时值正午,村子里的人都回家吃饭了,田野间的人比较少。
裴青衍和安长风来到高处,眺望庄子,庭院里人影攒动,门口还有两人佩刀驻守,看来那都尉说得不全是假话。
“王爷,咱们何时进去?”安长风问。
“等晚上吧。”裴青衍若有所思。
赶了一上午的路,二人就地休整,燃起火堆取暖。
赵秉怕被发现,不敢靠太近,不过看他俩观察的方位,应当是那座庄子,便向当地的人家打听了一下,顺便蹭饭。
“那庄子得有西五年了吧,出入的人一看就知身份不简单,又常年闭门不见客,我们这些平头百姓可不敢招惹。”
说话的中年男子是住在附近的猎户。
“可不嘛,前几天才来了一波人,个个身强体壮,身上还佩了刀。”妇人将手里的芡实粥放到桌上。
赵秉闻了闻热腾腾的饭菜,满眼欣喜,饿了一上午,终于能吃口热的了。
囫囵吞下半碗粥,才缓过那阵饿劲儿。
“这么说,连你们都没见过里面住的人咯?”他问。
妇人道:“有一老媪常出入采买东西,不过她从不跟我们村里人说话,防贼似的。”